樊文胜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耳颞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明确额部各供血血管系统之间的吻合情况,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头面部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口径、走行和吻合状况等;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上距眶上缘(4.9±0.4)cm,下为眶上缘水平,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1.4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2.3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
- 杨彪炳朱希山樊文胜唐胜建
- 关键词:皮瓣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颞浅动脉
- 电子吸脂技术临床应用及体会
- 2005年
- 目的介绍电子吸脂技术矫正局部脂肪堆积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我科过去几年进行手术的上下腹部吸脂病例,肿胀麻醉,使用意大利L.E.M电子去脂机吸脂后,加压包扎1-3月。结果随访3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电子吸脂技术,对腹壁深浅两层进行抽吸,术后恢复快,无反弹,皮肤回缩较好,特别适用于肥胖伴有“松肚皮”患者,值得推广。
- 樊文胜鞠晓燕唐胜建王琴
- 关键词:肿胀麻醉
- 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耳颞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 杨彪炳朱希山樊文胜唐胜建
- 关键词:额部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颞浅动脉额支皮瓣
- 逆行性额部耳颞区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解剖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明确额部常见皮瓣间供血血管系统之间的吻合情况,为额部皮瓣特别是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 朱希山杨彪炳樊文胜赵春华
- 关键词:额部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颞浅动脉额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