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
-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错误僵化现象探究
- 2010年
- 通过对英语专业三个年级的699份同一作文题目下的语言错误的统计分析和师生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发现:(1)书面语错误僵化的原因之一与特殊的"一年级现象"有关;(2)三年大学教学难以改变的僵化错误主要分布在第二类语言项目(ILI2)和第三类语言项目(ILI3);(3)化解僵化错误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和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创新安排,保证足够多的各种渠道L2语言材料的输入、大量的巩固练习和正确的纠错意识以达到学生对英语语言参数的自动设置和重置。
- 杨楠
- 关键词:僵化英语教学
- 多模态视角下教师话语输入对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多模态的教师话语输入需要建立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文化知识的意义建构之上,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任课教师亟需开展自然状态下的多模态教师话语实证研究,不断反思教师话语的语言模态、行为模态、视觉模态和情感传递模态等对学生动机的影响,及时调整多模态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外语人才培养质量。
- 杨楠
- 关键词:多模态外语学习学习动机教师话语
- 注意假说理论下的课堂语言博弈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注意假说理论认为"注意"是二语习得的核心,是将输入转化为吸收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在教师,学生,资源,方法,策略,环境,态度等各种因素交织的语言环境中,教师希望学生注意的和学生实际注意到的总是有差距,每一次要求注意和没有注意,自发注意和抗拒注意的语言活动都是一场语言博弈。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博弈的形式和特点可以为二语习得注意假说的有效运用提供哲学理据。学习者对目标语语言材料,语言特征,目标语和母语差异的注意程度是局中人师生之间语言博弈的结果,学习者只有在具体的场景下注意语言特点,参与语言博弈,才能把显性的语言知识内化为隐性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杨楠
- 关键词:二语习得
-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生态平衡发展观及其认知基础被引量:17
- 2010年
- 针对我国双语教学中关于母语和外语使用比例的争议问题,本文根据教育部双语教学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双语教学生态平衡发展的新观念。心理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以及卡明斯提出的CALP跨语言依存假设为双语生态平衡发展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认知基础,国内外研究发现也证明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方面均能达到动态平衡发展的可行性。
- 杨楠
- 关键词:双语教学
- 电影《未竟一生》中人物角色的语言功能分析
- 2022年
- 美国好莱坞著名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的电影《未竟一生》自上映以来,一直热度不减,引起观影者的心灵共鸣。影片围绕着熊和墓碑两条主线,讲述了一场意外事故以后人物关系的创伤、破裂、原谅和宽恕,其中主要人物角色的对白语言对心理伤痕修复、人物关系重建、情节发展和主题渲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别具特色的语言叙事方式把普通人的生活中暗流涌动的微妙感情和情感复苏温暖而又忧伤地呈现了出来,留下了许多经典片段令人回味无穷,温暖人生。
- 杨楠
- 关键词:语域语言功能人物角色
- 中英两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综述被引量:8
- 2012年
- 通过对有关中英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英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学术体系和支持体系,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和理论层面,实质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创业教育项目实践还有待发展,能够承担创业教育的专任师资也极为匮乏,因此探求实现通识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途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对商业的隐形歧视,以课程改革和项目实践为载体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型人才势在必行。
- 杨楠
-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
- 国外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地方高校的本土化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文献梳理发现,地方高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浸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应该在如何促进英语与学科间教学的融合、如何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完善双语教学工作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出本土化的对策。研究发现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互动探索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情景教学法之间灵活变通是国外双语教学理论在我国地方高校本土化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 杨楠张颖
- 关键词:双语教学
- 汉英通感认知结构与意象呈现的比较研究
- 2012年
- 通感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通过和语言的结合会呈现出不同的通感意象。研究发现汉英通感的认知结构共性多于差异,语言选择条件的限制是由本体喻体各自拥有的语义特征和人类的认知经验所决定的。作为隐喻性认知的通感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能将生理、心理、情感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生成多维感知和立体审美的语言意象。
- 杨楠
- 化身博士“双重人格”的心理解读
- 2010年
- 本文通过文本解读分析化身博士由欲念萌动开始经历了矛盾、挣扎、喜悦、恐惧到无助绝望的心理过程,发现在隐秘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并存和转化中,放纵隐秘自我游走在道德的两岸只能有一个人格分裂自取灭亡的悲剧,善恶终究不能化身为一体的孪生兄弟,进而揭示双重人格形成的主体原因以及双重人格存在的普适性对当今社会某些腐败现象的启示意义。
- 杨楠
- 关键词:双重人格现实自我
- 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0年
- 目前语言学习策略领域中的元认知策略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对词汇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开展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词汇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实证研究起步较晚,如何利用注意认知心理机制突显词汇特点进而摸索出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培训模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惠长征杨楠
-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词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