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舒
- 作品数:36 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新产业区产业生态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12
- 2009年
- 文章指出,新产业区的形成和成长是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和整合的重要趋势,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全面构建新产业区良好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机制,对新产业区更有效地集聚有限产业资源,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握新产业区这一特定的产业共生环境中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从而实现产业区的集约和绿色发展。
- 李天舒宋帅官
- 关键词:新产业区产业生态化资源共享
-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理论演进与现实应用被引量:13
- 2008年
- "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是产业组织应用问题研究的经典范式和规范分析框架。SCP范式的理论承继性和生命力在于随着市场条件及企业行为的现实性变化,对市场结构选择、企业内部和外部组织方式选择等问题作出修正或全新阐释,从而推进了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深入。
- 李天舒
- 关键词:SCP范式理论演进
- 辽宁资源优势衰减与地区经济比较优势下降的分析
- 2001年
- 辽宁是国内外罕见的矿产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其域内的鞍山、无顺、本溪、阜新、盘锦等均属以贫源开发为主的城市。矿业经济一直是辽宁的重要产业,为辽宁经济发展,特别是重要原材料工业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工业结构。纵观辽宁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如何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过程。
- 李天舒
- 关键词:矿产资源资源利用
- 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李天舒
- 关键词:职工工资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工资性收入
- 地区性工业节能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评价——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3
- 2007年
- 坚持节约发展,降低产业能耗,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行动目标。近年在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方面,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规划、政策,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
- 李天舒
- 关键词:节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分析——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辽宁装备制造业区域集中度较高,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十年来,装备制造业作为辽宁的优势产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但2015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发展困难比较突出,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效益大幅下降等严峻形势,也表明装备制造业处于增长动力重构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按照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着力发展体现辽宁优势和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高端成套装备等,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 李天舒
-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
- 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以来,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人才紧缺等制约因素。作为辽宁三大区域中最薄弱的地区,继续深入实施突破战略,对于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 王敏洁李天舒
- 关键词:辽西北生态环境
- 辽宁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动态变迁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 2005年
- 产权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本源与起点,而以产权结构为核心的组织模式的不断创新,对民营企业成长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成为民营企业保持不断向前发展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辽宁民营企业产权结构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在不断变迁,并且这种动态的变迁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 李天舒张兴元
-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产权结构企业制度创新市场绩效
- “七五”以来辽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评析
- 1996年
- 大中型企业是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全面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变革中,切实提高大中型企业的资源运营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一、“七五”以采辽宁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点 工业经济效益指工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经营成果与生产经营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变化,也就是投入与产出、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判定企业经营健康与否的衡量器。沿循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变动轨迹,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 李天舒
- 关键词:资金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
-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思路被引量:3
- 2014年
- 公共就业服务是国家实施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由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实现全社会更加充分就业和较高质量的稳定就业的必然要求。应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责任,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均等化配置,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创新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方式,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 李天舒
- 关键词:公共就业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