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太
- 作品数:48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兰州市蝇类带菌调查
- 目的:调查兰州市区蝇类带菌状况,给科学控制蝇类提供依据。方法:蝇类采集,标本制备和带菌检测。结果:共检测不同环境蝇类32组,阳性29组,带菌率平均为90.63%。检测出细菌31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28株,沙门氏菌2株,志...
- 王芸李国太杨素声金俊城
- 关键词:蝇类带菌率
- 文献传递
- 甘肃省嘉陵江流域首次发现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
- 2006年首次在甘肃省嘉陵江流域的徽县采集到多只伊蚊雌蚊,经实验室分类鉴定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为了证实甘肃省确实存在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我们又于2007年对徽县城关镇唐庄村废旧轮胎收购站建站时间、轮胎来源进行调查,并对...
- 李国太傅鸿赵光军
-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
- 文献传递
- 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蚊虫及其携带病毒调查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蚊虫分布特点及所携带病毒情况,为当地防治虫媒病毒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电动吸蚊器、捕虫网捕捉成蚊,并进行分类。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毒鉴定。结果 2006-2009年共捕获蚊虫10528只,包括5属30种,其中三带喙库蚊5981只,占捕蚊总数的56.81%;骚扰阿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分别占33.36%、4.95%、3.29%和0.95%,待定种占0.64%。从蚊虫中分离到1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1株版纳病毒(BAV)和15株未知RNA病毒。结论三带喙库蚊是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的优势蚊种,蚊虫携带JEV和BAV等虫媒病毒,应在该地区加强相关蚊虫及虫媒病毒的调查及防治工作。
- 李国太付鸿付士红申明星丁小全
- 关键词:虫媒病毒蚊虫长江流域
- 兰州市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调查了解兰州市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蝇类防制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捕法和诱蝇笼法。结果获得兰州市蝇类4科21属44种,即蝇科7属17种,花蝇科1属2种,丽蝇科7属13种,麻蝇科6属12种。生态观察点调查共捕获蝇类1 009只,家蝇为优势种群,占68.19%;平均密度为3.60只/笼,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为5.50只/笼。蝇密度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6月和8月,密度分别为6.23只/笼和5.53只/笼。结论掌握蝇类种群与季节消长规律是防制蝇类关键,今后应加强对蝇类调查研究,从而有效的控制蝇类密度。
- 王芸李国太火照宏
- 关键词:种群
- 不同生境鼠类侵害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掌握华亭县不同生境鼠类侵害状况。方法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及鼠种调查。结果不同生境平均鼠密度3.06%,其中以居民区最高,为3.40%;特殊行业次之,为3.10%;农村自然村最低,为2.12%。居民区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褐家鼠,偶尔可见黑线姬鼠;特殊行业以褐家鼠占明显优势;农村自然村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结论城区内鼠密度较高,应加强灭鼠及鼠传疾病的监测工作。
- 贾玉新李国太阎峻朱等候马继民关金玉
- 关键词:不同生境
- 甘肃省蚊类四新记录被引量:5
- 2002年
- 平凉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3省交汇处,东接陕西,北靠宁夏,全区总面积11 169.67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5°1′~107°5′,北纬34°34′~35°46′之间.
- 李国太于德山张有良付鸿赵德寿
- 关键词:蚊类孳生场所
- 甘肃省蟑螂种群组成与区系调查研究
- 目的:了解甘肃省蜚蠊种群组成与区系,为蜚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目测法或药激法。
结果:通过对甘肃省5年多的调查,共发现蜚蠊2科2属5种;地理分布除甘南、临夏、金昌外,其余11个市及部分区(县)均...
- 李国太阎峻王芸贾玉新许海魁刘旭红申明星
- 关键词:蟑螂种群组成区系分析
- 文献传递
- 华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监测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华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情况及鼠类种群密度和带病毒情况。方法采用夹夜法捕鼠,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1990-2007年华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鼠总带毒率为1.47%,室内以褐家鼠为主,为1.20%。野外以社鼠最高,为7.14%,黑线姬鼠为5.71%。室内鼠种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分别占65.93%、31.85%,平均鼠密度为3.93%;野外以黑线姬鼠、灰仓鼠、大仓鼠、褐家鼠为优势种群,分别占24.14%、23.79%、17.24%、16.90%,平均鼠密度为6.48%。华亭县1990年首次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1991和1994年发病率分别达35.18/10万和98.86/10万,流行强度为高发水平。1995年发病率陡然下降为5.32/10万,之后连年处于低发水平。结论华亭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因素仍广泛存在,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媒介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 党清辉关金玉朱等候马继明闫峻李国太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 甘肃省分离的版纳病毒具有显著地域特征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对2007年在甘肃省平凉地区农村人房、猪舍和牛棚采集的蚊虫中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鉴定并对病毒基因组第12片段进行测序和分析。方法2007年8月在平凉市采集蚊虫标本,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测定分离到的版纳病毒第12片段序列,以软件进行病毒的序列比对、同源性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蚊虫标本2926只,从中分离到11株致C6/36细胞产生规律病变的分离物,其中3株能引起BHK-21细胞病变。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版纳病毒。RNA-PAGE结果显示9株版纳病毒基因组带型与对照株BJ95-75的一致,但第6片段与对照相比稍小。新分离版纳病毒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5%~100%之间,与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8.6%~97.6%(核苷酸)和85.5%~97.1%(氨基酸)。基于版纳病毒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甘肃省分离株处于中国株进化支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与其它地区分离株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再次从甘肃省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和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甘肃省分离株在进化上相对独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能属于版纳病毒中的一个新亚型。
- 翟友刚王焕琴于德山李国太蒋建祥贾玉新阎峻何英付士红梁国栋
- 关键词:版纳病毒
- 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白纹伊蚊地理分布调查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地理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人诱法,用口吸吸蚊管、电动吸蚊器捕捉停落在人体上吸血的雌蚊,采用捕虫网捕捉雄蚊。结果在甘肃省长江流域调查两当县、徽县、成县、西和县、礼县、康县和武都区,其中两当县、徽县、成县、康县发现有白纹伊蚊孳生,其他县未发现。调查各类孳生生境49个,有白纹伊蚊孳生的8个,占16.33%,孳生生境以废旧轮胎收购加工厂为主。结论对甘肃省长江流域地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地理分布调查,为我国白纹伊蚊西北界限的重新划分提供了依据。
- 李国太付鸿郭玉红申明星任小明李海林丁小全
- 关键词:长江流域白纹伊蚊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