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侠
- 作品数:54 被引量:28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性骨病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肾性骨病(ROD)的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观察病例分为补肾活血组(30例)和单纯治疗组(30例)。补肾活血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颗粒剂+综合治疗方案,单纯治疗组给予单纯综合治疗方案。服药观察周期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每组病例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并采用积分方法评价中医证候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活血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治疗组;补肾活血组全段PTH、BAP均明显下降,而单纯治疗组未见明显改善。结论补肾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ROD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缓解ROD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状态,有效改善骨代谢异常。
- 石玥张宁刘世巍李同侠姜春生任可
- 关键词:肾性骨病补肾活血法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回顾性研究
- 目的:回顾糖尿病肾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时中医证侯分布及特点。方法:搜集以往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病历304例,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对患者症状表现等信息进行采集,按合并不同心血管疾病分组,按中医辨证标准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辨证,将采...
- 李同侠张宁刘世巍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
- 文献传递
- 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 肾脏是参与机体骨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肾性骨病(ROD)指发生于慢性肾衰(CRF)的骨代谢性疾病,以骨质疏松、骨软化、骨性佝偻病、纤维性骨炎、骨硬化、软组织钙化、骨滑脱、骨畸形、骨再生障碍和病理性骨折为临床特征,其可发生在...
- 张宁宋军刘世巍陈忠英任可李同侠
- 关键词:肾性骨病单因素分析慢性肾衰
- 文献传递
- 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诱导CKD-MBD大鼠模型的探讨
- 2024年
- 目的:观察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方法诱导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大鼠模型。方法:3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7只。实验第1~4周,每日予250 mg/kg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2%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灌胃改为隔日。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高纯水。共给药8周。8周后杀检取材,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肾脏病理,茜素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结节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形态,显微CT(Micro-CT)与CT-AN软件对股骨进行三维分析,检测皮质骨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钙(Ca)、血磷(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Scr、BUN、P和iPT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Ca2+水平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肾小球结构紊乱,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扩张,管腔内有积水、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棕褐色结晶沉积,肾脏血管明显减少,肾脏间质纤维化,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主动脉中膜明显的呈连续性线性分布的钙化结节,局部血管破裂;模型组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表达明显降低,骨形态蛋白-2(BMP-2)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胫骨近端干骺端的小梁骨网络之间的断开和分离增加,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增加,骨小梁周围出现大量间质纤维化,模型组皮质骨组织密度显著降低(P<0.01)、皮质孔隙度显著增加(P<0.01),皮质骨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嘌呤灌胃联合高磷饮食是制备CKD-MBD大鼠模型较为快速、可行、准确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郭星云杨荣禄任秋月袁丽莎石凯峰孟祥飞刘世巍李同侠张宁柳诗意
- 关键词:腺嘌呤
- 从传化之腑论治慢性肾衰竭被引量:2
- 2023年
-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潴留和尿毒症毒素蓄积,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传化之腑包含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人体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泻而不藏,以通为顺。结合中医古籍,笔者认为五脏藏精,传化之腑受浊,故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湿浊毒瘀之实邪留于腑道,难以排出,此为“不通”;脏腑互为表里,腑道不通则扰乱五脏气血运行。基于此,本篇提出应从通调传化之腑、腑通脏自安论治慢性肾衰竭。
- 张倩张宁李同侠黄雪莹李翔宇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通腑泄浊
-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与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 hUT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 creatinine ratio,ACR)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管损伤与肾小球损伤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及病房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有蛋白尿的患者118例,同时检测患者24 hUTP、ACR、血肌酐、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肾损伤因子1,采用CKD-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研究近端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与24 hUTP和ACR的相关关系。结果 118例24 hUTP在0.5~3.5 g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肾损伤因子1、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均与24 hUTP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调整R^(2))分别是0.192、0.079、0.054、0.040,近端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与24 hUTP的相关性更高。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肾损伤因子1、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分别与ACR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调整R^(2))分别是0.367、0.058、0.077、0.076,近端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与ACR的相关性更好。结论 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中,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与24 hUTP、ACR成线性相关,其中近端肾小管损伤标志物与24 hUTP和ACR的相关性更好,肾小管损伤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关系密切。
- 闫璞张宁李同侠刘世巍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小管蛋白尿
- 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的研究
- 本文采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传统的方法系统观察了一年中肾性骨病中医证候学动态演变情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同时,又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肾性骨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药治疗肾性骨病提供辨证依据。
1...
- 李同侠
- 关键词:肾性骨病肾性骨营养不良中医证候骨代谢
- 文献传递
- 益气养阴活血法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改善DN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方+综合治疗措施,疗程2月,半年后...
- 张宁李同侠刘世巍
-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法糖尿病肾病
- 文献传递
-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中医证候的初步探讨
- 目的:探讨因子分析法在研究肾性骨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总结归纳。肾性骨病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结果:脾肾阳虚证:纳呆、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腰酸、尿频、少尿或无尿、便溏、舌淡红或舌淡胖,脉弱: 肝肾阴虚证...
- 李同侠张宁宋军刘世巍任可
- 关键词:肾性骨病证候特征
- 文献传递
-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采集并筛选2008年纳入观察周期6个月的DN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95例患者基线数据。试验组47例,长期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为主的中西医综合干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长期采用单纯西医综合干预方案进行治疗。分别于2011、2012、2013、2014年进行4次随访,比较2组患者肾功能进展/死亡等终点事件的远期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死亡5例,其中1例为肾功能衰竭引起死亡;对照组死亡8例,其中5例因肾功能衰竭引发多脏器衰竭死亡。试验组进入终末期肾脏病、肾功能进展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益气养阴活血方为主的中西医综合干预方案具有良好的保护肾功能作用,可以延缓DN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进程,改善DN的预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综合干预方案。
- 李同侠张宁陈菲菲刘世巍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益气养阴活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