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东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龈
  • 5篇细胞
  • 3篇面部
  • 3篇口腔
  • 2篇牙龈炎
  • 2篇置管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少儿
  • 2篇全面部骨折
  • 2篇颌面
  • 2篇颌下
  • 2篇龈炎
  • 2篇细胞肉芽肿
  • 2篇面部骨折
  • 2篇口腔颌
  • 2篇口腔颌面
  • 2篇浆细胞
  • 2篇浆细胞肉芽肿
  • 2篇骨折

机构

  • 17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枣庄市薛城区...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濮阳医学高等...

作者

  • 17篇李亚东
  • 5篇王永功
  • 5篇闫德民
  • 4篇彭利伟
  • 4篇吴东红
  • 3篇郑翔
  • 2篇王买全
  • 2篇管泽民
  • 2篇候明
  • 1篇韩耀伦
  • 1篇王丽珍
  • 1篇张陈平
  • 1篇曲行舟
  • 1篇赵瑞红
  • 1篇刘利娟
  • 1篇钟来平
  • 1篇马欣
  • 1篇王璐
  • 1篇王守儒
  • 1篇许东亮

传媒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4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龈浆细胞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牙龈浆细胞肉芽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9例牙龈浆细胞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发生在20~40岁(77.8%);多表现为上颌双尖牙和磨牙区的牙龈乳头红肿、易出血和相应牙齿松动、脱落。3例切除牙龈病灶、牙周刮治并中药治疗,保留牙齿;6例牙齿松动并x线片见牙周垂直吸收,手术切除病灶、拔除牙齿,其中2例术后配合激素、放疗。所有病例均治愈,随诊0.5~2.0年未见复发。结论早期病灶切除、牙周刮治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可有效控制本病发展,已造成牙周破坏,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王永功王守儒闫德民郑翔李亚东刘利娟
关键词:牙龈肉芽肿浆细胞
Hp感染对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NF-κB和p5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发生情况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3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44例OLP、59例OSCC患者口腔黏膜病理组织标本及40例患者正常标本,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感染及NF-κB、p53蛋白表达;分析Hp感染对NF-κB、p53蛋白表达影响;探究NF-κB、p53蛋白表达相关性;对比Hp阳性者抗Hp感染后NF-κB、p5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OLP组、OSCC组Hp阳性率45.45%、54.24%,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的2.50%(P<0.05)。OLP组NF-κB、p53蛋白表达阳性率52.27%、34.09%,OSCC组86.44%、83.05%,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的12.50%、5.00%(P<0.05),且OSCC组高于OLP组(P<0.05);OLP组、OSCC组NF-κB、p53蛋白表达灰度值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且OSCC组高于OLP组(P<0.05)。OLP患者Hp阳性组NF-κB、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0.00%、55.00%,高于Hp阴性组的37.50%、16.67%(P<0.05);OLP患者Hp阳性组NF-κB、p53蛋白表达灰度值均高于Hp阴性组(P<0.05)。OLP、OSCC患者NF-κB、p53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816,0.602,P<0.05)。抗Hp治疗后,OLP组NF-κB、p53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OSCC组NF-κB蛋白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Hp感染、NF-κB、p53蛋白表达与OLP、OSCC有相关性,其中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OLP患者NF-κB、p53信号通路而对OLP发生产生影响。
杨静赵瑞红李亚东刘娜杨海新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鳞状细胞癌核转录因子-ΚBP53
两类修复重建方法对口腔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口腔癌切除术后颏下岛状瓣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的不同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估术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医院32例口腔癌患者术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以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第四版(UW-QOL)进行评估分别应用颏下岛状皮瓣及带血管吻合的游离皮瓣进行颌面部缺损重建的口腔癌术后患者,经过测评得分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中,采用颏下岛状瓣患者与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颏下岛状瓣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项评分之间存在差异。结论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总体生活质量差异不大,临床中应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皮瓣修复方案。
柏舒科彭利伟刘磐李亚东
关键词:口腔癌口腔颌面缺损
以牙髓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牙本质牙髓复合体修复牙髓损伤
2017年
背景:研究证明,牙髓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的干细胞特征,体外实验证明其在一定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目前,利用牙髓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移植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有望成为可能。目的:观察牙髓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移植对大鼠牙体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建立去髓牙齿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牙髓复合体移植组。建模后,复合体移植组于模型大鼠髓腔中植入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模型组大鼠不作处理。移植后3,5,7周采集标本,对大鼠牙齿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荧光染色,采用图像软件系统测量大鼠牙本质厚度。结果与结论:(1)牙髓细胞形态:牙髓细胞贴壁生长,大多数呈成长梭形、椭圆形,部分呈多角形;第3代细胞长梭形,呈纤维样生长,形态均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细胞核呈现为深蓝色,卵圆形,呈梭形着色深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波形丝蛋白染色呈现为阳性;(2)大鼠牙齿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模型组大鼠牙齿牙本质细胞出现空泡状变性,髓腔内可见被破坏牙髓组织和碎屑,残留不规则的组织条梭,髓腔出现大量红细胞聚集和炎细胞,血管明显扩张。移植后7周,牙本质基质样组织层内可见成牙本质细胞成束装排列,原发性牙本质与再生牙本质界限明显;(3)免疫荧光染色:移植后3周,复合体移植组髓腔内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移植后5周,髓腔内细胞数量明显大量增加,并分布于髓壁;(4)测定牙本质厚度:与模型组相比,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移植组在相同时间点大鼠牙本质厚度均明显较大(P<0.05),复合体移植组不同时间点牙本质厚度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证实,牙本质牙髓复合体能促进牙本质的再生和修复。
王璐马欣韩耀伦李亚东骆书文
关键词:干细胞牙髓干细胞牙本质牙髓复合体SD大鼠牙本质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57例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和71例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检测患者临床指标。结果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性别、病因差异不显著,但年龄差异显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患者感染的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厌氧菌、肠杆菌属及其他病原菌分别为9、7、12、5、4和2株,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7、10、7、6、2和1株;糖尿病组感染患者血糖水平(12.37±3.85)mmol/L,非糖尿病组为(5.51±0.4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40,P=0.000);白细胞计数水平糖尿病组为(16 674.64±2 239.84)mm3,非糖尿病组为(16 378.54±837.47)m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8,P=0.47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糖尿病组为(79.98±10.50)%,非糖尿病组为(78.08±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9,P=0.494)。糖尿病组患者呼吸道梗阻、纵膈炎、脓毒症、肺炎、颅内感染、中毒性休克、皮肤缺损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3%、5.26%、3.51%、3.51%、3.51%、5.26%和5.26%;非糖尿病组分别为7.04%、2.82%、2.82%、4.23%、2.82%、0和0。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非糖尿病组以链球菌属为主。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为呼吸道梗阻。患者发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升高,对临床诊断有指导价值。
王磊李亚东李庆福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发症
快速进行的多病灶牙龈浆细胞肉芽肿1例被引量:2
2008年
王永功王守儒闫德民郑翔李亚东刘利娟
关键词:牙龈浆细胞肉芽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托牙性口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吴东红李亚东
关键词:中药口炎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治疗少儿牙龈炎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复方茶多酚含漱液对少儿牙龈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 180例 8~ 10岁少儿牙龈炎患者 ,分成三组 ,分别使用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洗必泰含漱液、空白含漱液含漱 ,每日 3次 ,每次 3min ,7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牙龈指数 (GI) ,菌斑指数 (PLI)和龈沟出血指数 (SBI)。 结果 试验组、洗必泰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6 67%、91 67% ,5 0 %。 结论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是治疗和预防少儿牙龈炎较为理想的药品。
吴东红管泽民李亚东
关键词:复方茶多酚含漱液牙龈炎儿童
腮腺区包块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提高对腮腺区包块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5年间296例腮腺区包块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疾病构成、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男、女之比约1.19∶1,年龄最小1岁,最大83岁;多形性腺瘤80例,占腮腺区包块的27%,占腮腺区良性肿瘤的50%;Warthin瘤50例,占腮腺区包块的16.9%,占腮腺区良性肿瘤的31.3%;炎性包块27例,占腮腺区包块的9.1%。黏液表皮样癌14例,占腮腺区包块的4.7%,占腮腺区恶性肿瘤的29.2%;腺样囊性癌7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7例,均占腮腺区包块的2.4%、腮腺区恶性肿瘤的14.6%;鳃裂囊肿6例,占腮腺区包块的2.0%;多形性腺瘤以40~49岁年龄组及50~59岁年龄组最多见(χ2检验,P<0.005),Warthin瘤以50~59岁年龄组、60~69岁年龄组、70~79岁年龄组最多见,且40岁以前其发病率为0(χ2检验,P<0.005);炎性包块可见于任一年龄组,且以60~69岁年龄组最多见(χ2检验,P<0.005)。结论:腮腺区包块涵盖的疾病复杂,表现多样,应结合其临床表现、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或手术方案。
彭利伟刘静左春然李亚东
关键词:腮腺包块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治疗少儿牙龈炎的研究
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是最新研制成的一种天然植物口腔含漱液,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甘草甜素、DP300、甘油、维生素E等。它能抑制和杀灭口腔中的致病菌,杀灭口腔变形链球菌和病毒,抑制真菌的生长。能清新口腔,无刺激。我们应用该药含...
吴东红管泽民李亚东
关键词:复方茶多酚含漱液牙龈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