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凤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植物
  • 5篇蕨类
  • 5篇蕨类植物
  • 3篇饮料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植物学
  • 2篇区系
  • 2篇民族植物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营养
  • 1篇地理分布
  • 1篇豆浆
  • 1篇新记录种
  • 1篇饮料质量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植物类
  • 1篇植物类群

机构

  • 9篇安徽农业大学
  • 6篇上海辰山植物...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10篇朱晓凤
  • 4篇凌铁军
  • 4篇严岳鸿
  • 3篇冯巩
  • 3篇刘政权
  • 2篇周喜乐
  • 2篇张正竹
  • 1篇梁进
  • 1篇张锐
  • 1篇王薇
  • 1篇商辉
  • 1篇赵国华
  • 1篇王莹
  • 1篇金冬梅
  • 1篇黄潇
  • 1篇王敬涵
  • 1篇张洪涛
  • 1篇张惠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2013年中...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食用蕨类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
中国历来有食用野菜的传统,食用蕨类植物在我国的应用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我国野生蕨类植物资源丰富.本研究明确了中国常用食用蕨类植物种类并对其进行民族植物学编目(Ethnobotanical catalog)和定量研究.首先...
朱晓凤凌铁军张锐严岳鸿
关键词:民族植物学
中国几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与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中国历来有食用野菜的传统,食用蕨类植物在我国的应用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我国野生蕨类植物资源丰富,但在开发食用蕨类资源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开发种类少、采收时间集中、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营养价值不明等,影响了消费者的...
朱晓凤
关键词:孢子繁殖氨基酸蛋白质营养价值
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报道广西蕨类植物新纪录6种:包括鳞毛蕨科的半岛鳞毛蕨Dryopteris peninsulae、同形鳞毛蕨D.uniformis和观光鳞毛蕨D.tsoongii,中国蕨科的黑足金粉蕨Onychium contiguum、金星蕨科的星毛紫柄蕨Pseudophegopteris levingei以及叉蕨科的截头肋毛蕨Ctenitis truncata。引用的标本均存放于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标本馆(CSH)。
朱晓凤韦宏金顾钰峰凌铁军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植物植物类群植物区系
广东蕨类植物新记录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报道广东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9种和1变种:双沟卷柏、楔基莲座蕨、广南蹄盖蕨、大叶双盖蕨、疏裂双盖蕨、单叉对囊蕨、南亚鳞毛蕨、陈氏耳蕨、华北耳蕨、红秆凤尾蕨、紫杆凤了蕨、无毛凤了蕨、金粉背蕨、阔叶鳞盖蕨、林下凸轴蕨、翠绿针毛蕨、滇越金星蕨、羽叶新月蕨、小叶茯蕨和星鳞瓦韦。本文对这些类群的生境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地理分布区进行了补充。引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韦宏金周喜乐金冬梅王莹朱晓凤商辉赵国华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植物地理分布
安徽蕨类植物新记录种——过山蕨(Asplenium ruprechtii)被引量:3
2015年
报道了安徽蕨类植物新纪录——过山蕨(Asplenium ruprechtii),并对该种的孢子囊形态、鳞片特征等进行了解剖学观察。过山蕨类是铁角蕨属中唯一的东亚和北美东部间断分布的单系类群,对研究物种的起源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过山蕨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该种在安徽的发现有利于深入理解安徽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本土资源开发利用都有重要的作用。
朱晓凤周喜乐顾钰峰凌铁军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植物过山蕨
一种无糖黄大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糖黄大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取黄大茶原料,粉碎后,进行提香处理;(2)浸提:将经过预处理的黄大茶原料加入到水中进行浸提处理,得到提取混合液;(3)过滤:对提取混合液进行过滤处...
刘政权张正竹冯巩张洪涛王敬涵朱晓凤黄潇
文献传递
中国蕨类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对中国蕨类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民族植物学于1896 年诞生于美国,1982 年被引人中国。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民族植物学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理论体系,而蕨类植物的民族植物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近年来也...
朱晓凤凌铁军严岳鸿
关键词:民族植物学蕨类植物
市售主流果茶饮料质量评价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对市售58个果茶饮料样品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糖度及总酸6种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从汤色、香气和滋味3个方面进行感官审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市售果茶饮料的内含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分类。结果表明,82.8%的样品感官得分在85分以上,说明市售大部分果茶饮料能被消费者接受。理化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样品中只有3个产品的茶多酚或咖啡碱含量略低于国家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的果茶饮料产品内含营养成分丰富,感官品质优异,属优质产品。
冯巩王鑫蕊朱晓凤张惠王会芳许静静刘政权
关键词:果茶饮料感官审评主成分分析
豆浆抹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被引量:4
2018年
以抹茶、豆浆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具有抹茶风味的植物蛋白饮料。通过感官审评确定产品的基础配方,并以离心沉淀率、离心悬浮比、Zeta电位和黏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合适的稳定剂。最佳配方为:抹茶0.6%、豆浆70%、白砂糖6%和盐0.03%;稳定剂复配结果为:黄原胶0.03%,羧甲基纤维素钠0.04%,单硬脂酸甘油酯0.1%(以上均为质量分数)。按此配比生产的豆浆抹茶饮料,体系均一稳定,色泽奶绿,茶香清新,豆香浓郁,醇厚爽滑。
王薇刘政权冯巩朱晓凤梁进张正竹
关键词:抹茶豆浆稳定性
广西蕨类植物新纪录
本文报道了采自广西桂林的7 种新纪录蕨类植物。包括鳞毛蕨科的半岛鳞毛蕨(Dryopteris peninsulae)、同形鳞毛蕨(Dryopteris uniformis)和观光鳞毛蕨(Dryopteris tsoong...
朱晓凤韦宏金顾钰峰凌铁军严岳鸿
关键词:蕨类植物植物区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