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斌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动静脉内瘘术的血管缝合技术改进及术式改良临床研究
- 李光昭杨卫民张克斌李星洪许哲王乐浩林建群曾斌郑会丰
- 1、成果来源及背景:成果来源为二00九年度汕头市科技成果计划项目,汕府科[2009]69号。慢性肾衰竭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占居第五至第九位,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需在患者上肢建立动静脉血管内瘘,以供血管穿...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透析治疗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4例MH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以1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分析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的关系.结果 MHD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18 ±0.31) nmol/L与(2.95±0.27)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61±0.62) pmol/L与(7.12±0.94) pmol/L]、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 [(100.00±19.96) nmol/L与(136.25±19.68) nmol/L]、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8.56±0.85) pmol/L与(8.89±0.56) pmol/L],均较对照组下降(P均<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变化不明显(P=0.058).按照白蛋白标准营养分级:MHD组营养不良患者39例,占75% (39/54).MIS营养分级:54例MHD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其中轻度营养不良16例(轻度组),占29.63%(16/54);中度营养不良20例(中度组),占37.04% (20/54);重度营养不良18例(重度组),占33.33%(18/54).MHD患者轻度、中度、重度组MIS、血清白、血清肌酐、血红蛋白、血清铁、上臂围、体质量指数(BMI)、三角肌皮褶、hs-CRP、T3、FT3、T4、FT4、TS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4例MHD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者32例,占59.26% (32/54).FT3与白蛋白正相关,T3与血肌酐正相关(P<0.01,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与hs-CRP、MIS负相关(P均<0.01);营养指标与hs-CRP、MIS负相关(P均<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MHD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均与微炎症相关;而MIS也是评判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状态的一种较好的指标.
- 曾斌蔡伟李爱霞周震林奕丽王巧玲吴声恺
- 关键词:维持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营养不良
-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细胞形态变化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改变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观察88例血肌酐尚未明显升高的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标准差(PDW-SD)等,并对血细胞形态、血生化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体重指数(BM I)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正常对照30例。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 I)、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收缩压(SBP)增高,血清白蛋白(A lb)降低(P<0.01),外周血细胞形态有显著改变(P≤0.01)。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血细胞形态变化、收缩压等相关,而收缩压与血细胞形态、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等也有一定相关性。
- 曾斌郑会丰林奕丽周震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细胞形态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桡动脉病理变化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桡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与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本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140例,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2019年6月。根据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取的桡动脉血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血管内膜轻中度增厚组(66例)和血管内膜重度增厚组(74例),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血管内膜厚度的因素,采用Cox生存函数分析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血管内膜重度增厚组的三酰甘油、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较血管内膜轻中度增厚组高(P<0.05);血管内膜重度增厚组的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均较血管内膜轻中度增厚组明显增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血管内膜轻中度增厚组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磷、三酰甘油、甲状旁腺素和左室射血分数是血管内膜厚度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左室射血分数是保护因素(P<0.05);术后血管内膜重度增厚组的生存时间较血管内膜轻中度增厚组明显降低(χ^(2)=4.355,P=0.037);两组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结论与血管内膜轻中度增厚患者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内膜重度增厚患者的钙、磷及脂代谢紊乱较明显,全因死亡率明显增高。
- 周震曾斌王佳玲郑则钦
-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桡动脉
- 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的肾血管介入性诊治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07年
- 目的:认识介入性诊治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经介入性诊治的肾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对疑诊肾大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综合征患者进行介入性诊治,效果满意,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肾血管介入性诊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对于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均有一定的适应性。
- 曾斌郑会丰傅华年周震林奕丽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 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在尿毒症透析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APACT2型血小板聚集仪用ADP为诱聚剂,检测6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60例尿毒症患者(观察组)透析前、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前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32.4±8.2)%,透析后为(36.2±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7±16.1)%(P<0.01);而透析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试验简便、实用,可作为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筛试验。血液透析不能改善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
- 邓敏茹曾斌卢建沛侯存月陈佩莹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试验尿毒症
- HA型血液灌流患者外周血细胞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HA型血液灌流对血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对急性中毒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皮肤搔痒症状突出者和一般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三组病例,分别进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细胞成分的变化。结果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RBC、WBC、PLT、HGB及HCT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血液透析组治疗后则有明显上升(P<0.05),但后二者升高值无显著差异。结论HA型血液灌流器治疗对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无明显影响。
- 朱文平曾斌郑会丰
- 关键词:HA型血液灌流器血液灌流血细胞血液灌流器外周血红细胞血细胞成分血液透析治疗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风险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肾病患者营养风险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30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护理质量、营养知识掌握率,尿蛋白水平以及家属满意度,判断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肾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合格率、正确服药合格率和营养状况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P<0.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营养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 丁水平潘群峰江文英曾斌周震李锦墁
-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慢性肾脏病营养风险
- 综合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抢救急性中毒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对急性毒物、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急性毒物或药物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即行血液灌流(HP)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D),每例治疗1~4次。结果治愈41例,死亡3例,治愈率93%;神志恢复时间平均为15.6±7.4小时,合并呼吸衰竭的存活者,呼吸抑制解除时间平均为10.4±3.7小时;肺水肿行血液透析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未行血液透析者(P<0.01);3例合并海洛因成瘾者戒除了毒瘾。结论血液净化是抢救急性中毒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 朱文平曾斌郑会丰
- 关键词:血液净化抢救措施急性中毒血液灌流
- 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期心脏结构功能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8例血清肌酐〈445μmol/L、未行血液净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血生化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浆甲状旁腺素和胰岛素等进行检测,描记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并对LVMI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8例中有左心室肥厚(LVH)者占58.3%,其中向心性肥厚占37.5%;无LVH而有向心性重构者占16.7%;20.8%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有LVH组和无LVH组的血红蛋白、收缩压、血清白蛋白、血脂、血浆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均存在明显差异;LVMI与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0.45,P值分别为P〈0.05、P〈0.01),与血浆全段PTH(iPT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4,0.35、0.48,P值分别为0.01、〈0.05、〈0.01)。结论处于透析前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尤其向心性肥厚发生率比较高,收缩压、贫血、高脂血症、营养不良、肾损害程度、代谢性酸中毒、继发性.甲旁亢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期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及早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曾斌林奕丽陈史薇郑会丰周震纪静敏陈伟珍郑朝芳林炳钦张逸仲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