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学
  • 2篇变质
  • 2篇超高压
  • 1篇岩石成因
  • 1篇正片麻岩
  • 1篇中铬
  • 1篇片麻岩
  • 1篇绿辉石
  • 1篇矿物
  • 1篇矿物组合
  • 1篇辉石
  • 1篇辉岩
  • 1篇变质岩
  • 1篇变质演化
  • 1篇变质作用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刘晓春
  • 4篇曲玮
  • 2篇王明再
  • 1篇龚国洪
  • 1篇张月明
  • 1篇徐惠刚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3篇1995
  • 1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区域变质带形成方式初探
1994年
一般认为,区域变质带是进化变质作用的产物.但大别山杂岩中榴辉岩变质历史及其与围岩变质作用关系研究表明,该区的区域变质带是高压榴辉岩相岩石经退化变质作用形成的。根据区域变质带的形成方式将其划分为峰期前递增变质带、峰期速增变质带和峰期后退化变质带三个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构造含义。作者认为,退化变质作用的地位与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以强调。
刘晓春曲玮
关键词:变质作用变质岩
大别山毛屋方辉岩中铬绿辉石的发现与意义
1995年
大别山毛屋方辉岩中铬绿辉石的发现与意义刘晓春,曲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铬绿辉石,大别山铬透辉石是超基性岩和金伯利岩中的常见矿物,而钠铬辉石只发现于铁陨石中。80年代初,OnYang[1]报道了缅甸玉中的钠铬辉石.是目前...
刘晓春曲玮
大别山超高压正片麻岩:岩石学及变质演化被引量:14
1995年
大别山超高压片麻岩与正常(中低压)片麻岩呈互层状产生,原岩相当于安山质火山岩。超高压片麻岩的特征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斜黝帘石+石英/柯石英+金红石±蓝晶石±纳云母,高压矿物包体、冠状反应结构、假象结构和局部不平衡结构可作为其岩相学鉴别标志。它们经历了与含柯石英榴辉岩可对比的超高压变质(>2.7GPa、672~725℃)和中低压绿帘角闪岩相退变质(0.3~0.7GPa、450~520℃)两个主要演化阶段,其退变质作用与围岩区域变质作用的一致性有可能说明二者自始至终经历了同一演化过程。
刘晓春王明再曲玮
关键词:片麻岩超高压岩石学变质演化
大别地区不同类型岩石的超高压结晶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被引量:4
1995年
在3.SGPa、1200℃条件下对取自大别地区的不同类型岩石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并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粒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对实验产物的结晶特点、矿物组成及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石榴橄榄岩的岩石成因与共生的榴辉岩相同;②榴辉岩的重结晶经历了从单斜辉石岩、石榴辉石岩到榴辉岩的过程;③超高压片麻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柯石英组成,不含斜长石、黑云母和绿帘石等常规矿物;④柯石英和文石是超高压岩石的两个基本矿物相。本次实验澄清了一些长期争论的岩石学和矿物学问题。
刘晓春曲玮王明再龚国洪张月明徐惠刚
关键词:矿物组合岩石成因岩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