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华
- 作品数:24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中的预后价值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患者再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92例,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按介入治疗后72 h内是否出现碎裂QRS波,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心肌损伤指标以及MACE发生率,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总共92例患者中非fQRS组44例(47.8%),fQRS组48例(52.2%).与非fQRS组比较,fQRS组术前缺血时间长、术后白细胞计数增多(P =0.016,0.026).两组峰值cTNI、峰值CK-MB中位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03,0.048),住院期间MACE比较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前壁和下壁均出现fQRS患者峰值cTNI和峰值CK-MB中位数均较单纯下壁、前壁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VEF较低,MACE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中,总共19例发生MACE,fQRS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fQRS组(31.3% vs.9.1%,P=0.018).生存分析显示,与非fQRS组比较,fQRS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明显减低(P=0.004).COX风险分析显示,fQRS是AMI患者PCI术后再发MACE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HR:2.19,95%CI:1.38~3.50,P=0.023).采用ROC曲线判定两种方法预测发生MACE敏感度和特异度,fQRS分组与ST段回落分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和0.62,但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P=0.225).结论 fQRS波可能判别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再发MACE的一种独立预测指标.
- 王学忠王岳松邵旭武汪韶君樊琴方永华夏金发张先林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碎裂QRS波预后
- 冠脉内心电图ST段的改变在PCI相关心肌损伤的早期识别中临床价值探讨
-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冠脉内心电图)在PCI术中早期识别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入选86例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冠脉远端心电图。测定基础水平、术后8 h以及24 h的cT...
- 王学忠王岳松章萍方永华李吾支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将157例老年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组81例和对照组76例,负荷组PCI术前12h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1周每天服用40mg,对照组常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两组术前、术后8、12和24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等;随访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负荷组CK-MB和cTnI升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7.9%︰50.5%,P=0.002;5.4%︰22.6%,P=0.041);负荷组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2.6%︰33.4%,P=0.035;4.3%︰11.8%,P=0.03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降低67%的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和再血管化事件,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前应用80mg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减少老年NSTEACS患者PCI术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且安全有效。
- 王学忠王岳松汪韶君樊琴邵旭武方永华董学滨夏金发张先林杨志健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肥厚型心肌病起搏治疗超反应一例
-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8岁,主诉:活动后胸闷10年,加重2月。曾多次住院,确诊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长期口服美托洛尔,维拉帕米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近2月开始出现腹胀,嗳气,呃逆等伴随症状。体检:BP110/70m...
- 王岳松邵旭武方永华章萍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压力阶差左心室流出道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消融疗效及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疗效及空白期房性心律失常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进行双侧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术后长期观察和随访,对比观察空白早期(术后1个月)、空白晚期(术后2~3个月)和空白期后(>3个月)房性心律失常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环肺静脉隔离,仅1例术中发生迷走反射。空白早期复发房颤20例,空白期后有13例未再发作;空白晚期复发房颤17例,空白期后有16例仍发作。空白晚期复发预测术后复发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较空白早期高(88.9%vs 38.9%、97.6%vs 69.0%、94.1%vs 35.0%、95.3%vs72.5%和95.0%vs 60.0%)。18例复发患者中,发作时症状明显患者较术前减少(33.3%vs 88.9%),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患者较术前增加(66.7%vs 16.7%),房颤发作频度下降,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空白晚期复发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 杨达王岳松董学滨王学忠邵旭武方永华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ST段的改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损伤早期识别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早期识别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冠脉远端心电图。测定基础水平、术后8和24 h的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水平(术后以cTnT上升超过正常上限考虑存在心肌损伤),并对患者术中、术后心脏事件进行随访。结果 86例术前cTnT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治疗,术中30例(35%)表现为有意义的冠状动脉内心电图改变(变化组),其余56例(65%)未见有意义的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变化及体表心电图改变(对照组)。术后变化组患者中cTnT和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有意义的冠状动脉内心电图改变对预测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94%,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和86%,平均诊断价值为87%。术后4周变化组患者中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心电图ST段的改变能够准确预测PCI术中心肌损伤,可能为即刻识别心肌损害的一种有效手段。
- 王学忠杨志健王岳松章萍方永华李吾枝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直接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和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1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依据ROC曲线确定诊断术中无复流的PLR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高PLR组和低PLR组,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结果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81例患者术前PLR和术后TIMI血流之间的关系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162.72预测发生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2%和85.5%(AUC=0.835,95%CI为0.776~0.883,Z=6.611,P<0.001)。根据术前PLR=162.72将所有患者分为高PLR组(PLR≥162.72,n=48)和低PLR组(PLR<162.72,n=133),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术后CK-MB峰值浓度升高(313.55±212.76 U/L比216.64±152.41 U/L,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48.58%±7.30%比51.66%±6.82%,P=0.009)和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升高[20.83%(10/48)比9.77%(13/133),P=0.049]。术后随访6~72(25.57±18.7)个月,共发生MACCE 28例,包括不同原因死亡10例。其中,高PLR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PLR组(27.08%比11.28%,P=0.009)。生存分析显示,高PLR组全因死亡率和无MACCE生存率显著高于低PLR组(P<0.05或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高PLR为预测心肌梗死发生术后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06,95%CI为1.794~5.586,P=0.035)。结论 PLR为一种预测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而有价值的指标。
- 王学忠王岳松邵旭武汪韶君樊琴夏金发张先林方永华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
- 房颤患者华法林抗栓治疗的护理被引量:7
- 2010年
- 总结了115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华法林抗栓治疗的护理管理方法。针对华法林治疗中过量易导致出血,不足易引发栓塞,且影响药物效果因素多,监测INR的不便致使临床应用受限的现状,采用全面细致的用药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华法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确保抗栓治疗的效果,减少房颤患者栓塞事件的发生。
- 李吾枝方永华常玉霞
- 关键词:房颤华法林护理管理
- EnSite-NavX三维标测指导射频消融房颤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5例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按照房颤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程序对5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3例阵发性房颤术后即刻均达到了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1例持续性房颤术毕出现窦性静止,行心脏临时起搏,于术后17小时恢复窦性心律;1例持续性房颤术毕行电复律成功,但于术后3天复发。结论合理、有效、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与成功率。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有针对性的观察及有预见性的护理配合是高质量护理的保证。
- 鄂丽丽方永华
- 关键词:房颤射频消融三维标测系统围手术期护理
-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ST段改变对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冠脉)内导丝记录冠脉远端单极心电图,探讨冠脉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脉成形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单支病变择期PCI治疗,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冠脉介入(PCI)术前及最后一次球囊扩张后2min的冠脉远端单极心电图。冠脉内心电图ST段改变≥1mm认为有意义。测定基础水平和术后8h和24h肌钙蛋白T含量。结果:冠脉内心电图ST段改变预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9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4%,准确度为86%。通过(32±4)个月的中期随访发现,冠脉内心电图异常患者术后胸痛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增高,再住院率增加。结论:成功的单支血管PCI术后冠脉内心电图改变,可以为PCI术中发生的心肌损伤提供快速而廉价的识别手段。
- 王岳松王学忠方永华董学滨邵旭武章萍
- 关键词: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