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志勇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5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日政府间专项方式技术合作项目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沿黄地区麦茬粳稻穗型划分及其高产栽培要点被引量:8
- 2000年
- 唐保军房志勇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程泽强
- 关键词:粳稻栽培技术
-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被引量:39
- 2011年
- 为了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2009年利用48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了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层形成(达到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在25%~35%,果穗苞叶完全变干,彻底松散,可作为收获期标准。个别品种稍有差异。籽粒乳线位置品种间变化较大,如10月10日,2个品种籽粒乳线消失,6个品种乳线位置在70%~80%,10个品种在80%~90%,30个品种在90%~100%,乳线消失不能作为收获期的标准。在河南省一年两熟制地区,10月上旬为夏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 刘京宝房志勇赵霞黄璐夏来坤冯保荣刘麦囤
- 关键词:夏玉米苞叶最佳收获期
- 黄灌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效应研究初报被引量:3
- 1997年
- 用黄河水和井水分期灌溉的方式,研究了沿黄稻区麦茬稻合理的灌溉方式及效果。初步认为中期黄灌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建议发展井渠配套,实行中期黄灌,前后期井灌等方式,稳定和提高稻作生产。
- 房志勇唐保军王越涛尹海庆王生轩帖奇
- 关键词:水稻引黄灌溉
- 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
- 堵纯信张发林王多成房志勇曹青温春东孙世贤廖琴周进宝李龙凤王定林赵博张慎璞董战鲲
- 该项目历时18年,在玉米种质材料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1.创制出繁殖、制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繁殖产量450-500公斤/亩,制种产量500公斤/亩左右,显著高于其它主栽品种。2.培育...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品种选育
- 麦茬中晚粳稻栽插模式优化研究初报被引量:1
- 1994年
- 采用株距、行距和本数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中晚粳类型品种的栽插方式进行了建模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栽插技术规范。
- 房志勇唐保军帖奇奈良正雄
- 关键词:麦茬稻水稻栽培最佳化
- 麦茬水稻穗型模式化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房志勇唐保军尹海庆黄绍敏董家胜王生轩赵全志李保全王越涛程泽强秦付太张勇杨胜利毛守民陈美玲
- 该项目对“穗型栽培”理论、水稻黄灌增产机理、“排水法”生育诊断以及三种穗型品种不同的施肥运筹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丰富了水稻栽培学的理论和方法,整体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穗型栽培”理论,解决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麦茬水稻栽培
- 水稻穗型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房志勇唐保军尹海庆王越涛王生轩程泽强
- 关键词:水稻穗型模式化栽培技术
- 河南省水稻的生产潜力被引量:6
- 1992年
- 水稻是我省主要秋粮作物之一,全省128个县(市)中有116个种植水稻。主要产地分属豫南稻区(包括信阳、南阳、驻马店地区)及北中部稻区(主要在郑州及黄河两岸)。常年稻田面积700—800万亩。全省年平均气温13—15℃。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6——28℃,4月份均温大于12℃,7—8月份均温大于22℃,有利于水稻播种及安全齐穗,无霜期200—230天,年均降水600—900mm,南部可达1000mm以上。
- 柯象寅房志勇
- 关键词:水稻栽培气象条件
- 麦茬中晚粳水稻施氮技术的建模优化研究初报被引量:7
- 1994年
- 采用施氮量、分蘖肥比率和栽插肥比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河南省沿黄稻区麦茬稻中晚粳类型品种的施氮技术进行了建模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的施氮技术规范及“三保施肥法”。
- 房志勇唐保军奈良正雄冯虎林
- 关键词:麦茬粳稻水稻氮肥
- 麦茬旱种水稻苗期施氮效应的研究被引量:9
- 1990年
- 1985~1986年,在田间和盆栽试验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技术,对麦茬旱种水稻苗期施氮(三叶一心期前)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及苗期需氮规律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苗期植株氮主要来源于土壤,追肥氮所占比重只有1/4~1/5.研究还表明,麦茬旱种水稻苗期对氮肥的利用率较低,认为培肥土壤对麦茬旱种水稻幼苗生长很重要.因而,从经济观点分析,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苗期不宜施氮.
- 房志勇柯象寅
- 关键词:水稻旱种苗期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