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弹性模量
  • 2篇牙周
  • 2篇牙周膜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布
  • 1篇三维有限元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北碚区...

作者

  • 3篇徐超
  • 3篇门庆林
  • 3篇陈新民
  • 1篇张晓南
  • 1篇彭燕
  • 1篇赵曦
  • 1篇任世鹏
  • 1篇邱俊贤
  • 1篇王年斌

传媒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鲜牛牙周膜宽度和纤维容量比与弹性模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牛牙周膜宽度和胶原纤维容量比与弹性模量的相关性及其定量关系。通过实验测定新鲜成牛牙周膜标准试件中牙周膜的长度、宽度以及弹性模量。用1%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剂使试件断面胶原纤维染色,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采图,借助Image 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纤维容量比。结果表明,成牛牙周膜宽度与弹性模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021,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为y=71.681-0.021x(宽度);纤维容量比与牙周膜弹性模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1.583,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为y=-34.944+1.583x(百分比)。所以,成牛牙周膜的弹性模量随着牙周膜的宽度增加而减小,随着纤维容量比的增加而增大。
徐超陈新民门庆林彭燕任世鹏
关键词:牙周膜弹性模量
人体上颌第二双尖牙的结构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牙髓腔内径改变对牙及牙周组织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方法建立6种不同髓腔内径的上颌第二双尖牙模型进行比较。分别是①髓腔钙化,无髓腔;②髓腔大部钙化,正常牙髓腔向内缩减0.5 mm;③髓腔小部钙化,正常牙髓腔向内缩减0.25 mm;④正常牙髓腔;⑤髓腔小部吸收,正常牙髓腔向外扩展0.25 mm;⑥髓腔大部吸收,正常牙髓腔向外扩展0.5 mm。分别加载垂直和斜向力160 N,计算牙和牙周的应力分布及牙的位移。结果在牙齿中央窝垂直加载与斜向加载的情况下,从没有髓腔到髓腔逐渐增大,牙周应力分布与牙齿最大初始位移均增大。结论髓腔内径的改变对上颌第二双尖牙牙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改变有明显影响,随着髓腔内径的扩大其牙体牙周组织应力及位移均相应增大。
邱俊贤赵曦陈新民张晓南门庆林徐超
关键词:应力分布三维有限元
新鲜牛牙周膜不同部位与弹性模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牛牙周膜不同部位对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牛磨牙制成标准牛牙周膜试件。通过万能材料测试系统测定同一磨牙不同部位试件中牙周膜的弹性模量。结果:牛牙周膜弹性模量并不是均匀一致的,根中部牙周膜的弹性模量值最高,牙颈部次之,牙根处牙周膜的弹性模量最小。结论:牛牙周膜弹性模量从牙颈部到根中部呈增大趋势,到根中部呈最大值,向根尖部层递减趋势。
王年斌徐超陈新民门庆林
关键词:牙周膜弹性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