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成康

作品数:74 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子宫
  • 12篇内膜
  • 11篇卵巢
  • 11篇腹腔
  • 10篇子宫内膜
  • 10篇宫颈
  • 10篇宫内
  • 10篇宫内膜
  • 10篇腹腔镜
  • 8篇肿瘤
  • 7篇异位症
  • 7篇细胞
  • 7篇内膜异位症
  • 6篇妊娠
  • 6篇子宫内膜异位
  • 6篇子宫内膜异位...
  • 6篇不孕
  • 5篇手术
  • 5篇疗效
  • 4篇阴道

机构

  • 41篇中山大学附属...
  • 22篇中山医科大学...
  • 9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学院附...
  • 2篇厦门市第二医...
  • 2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 1篇广州市公安局
  • 1篇湖南省益阳市...
  • 1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8篇徐成康
  • 11篇梅卓贤
  • 10篇杨国奋
  • 8篇黄建昭
  • 6篇赵云荷
  • 5篇姚书忠
  • 5篇冯丽萍
  • 4篇谢洪哲
  • 4篇陈玉清
  • 4篇何勉
  • 4篇王宁宁
  • 3篇王晓红
  • 3篇张诗军
  • 3篇庄广伦
  • 3篇林汇斯
  • 2篇刘超
  • 2篇吴文清
  • 2篇吴紫玉
  • 2篇唐双柏
  • 2篇陈淑琴

传媒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新医学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健康博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nRH-a联合炔诺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 a)与炔诺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 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A组采用GnRH a加炔诺酮治疗 ;B组单独应用GnRH a。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肾功能、血脂代谢、腰椎骨密度 (BMD)变化 ,统计停药后妊娠率。结果 :两组总主观症状评分及子宫体积于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血甘油三脂 (TG)、载脂蛋白A(ApoA)、血钙、磷、碱性磷酸酶、BMD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A组发生低雌激素症状较B组明显少。A、B组治疗后妊娠率分别为 4 6 7%、4 1 4 % (P <0 0 5 )。结论 :GnRH a联合炔诺酮可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 ,提高妊娠率 ,并能减轻低雌激素症状 ,降低出血率 ,减缓骨转换。
吴文清忻剑元刘丽华徐成康杨国奋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炔诺酮子宫腺肌病
积水输卵管液对精子运动及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积水输卵管液对精子运动及形态学的影响,探讨输卵管积水引起不孕的原因,并为单侧输卵管积水(对侧输卵管通畅)患者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优化处理后的高质量的精子体外与输卵管积水患者的输卵管液(积水组n=18)及正常输卵管液(对照组n=18)孵育2h、7h和24h后,精子分析仪(CASA)测量精子的各项运动参数,应用精子Diff-Quick涂片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结果:①培养2h、7h和24h后,各时间点积水组精子的前向性运动百分率、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快速直线运动精子活率(MOT)、直线性(LIN)、摆动性(WOB)及前向性(STR)各项精子运动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输卵管积水加快精子的运动速度参数(VCL、VSL、VAP)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速度(P<0.05)。②培养2h、7h和24h后,积水组与对照组精子的正常形态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且不随时间延长而改变(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在体外能降低精子的前向性运动百分率、精子运动速度参数(VSL、VCL、VAP)及精子运动方式参数(MOT、LIN、WOB、STR)各项运动指标,并提示输卵管积水不仅干扰了精子活动力,并可能对精子的获能产生不良影响,推测体内输卵管积水对精子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从而影响受孕,但对精子正常形态精子率未有明显影响。
徐成康陈小燕赵云荷王晓红林汇斯
关键词:输卵管积水精子运动精子形态不孕
女性生殖道湿疣患者电灼治疗后免疫状态的变化
1999年
目的:比较电灼治疗前后女性生殖道湿疣的免疫状态变化,了解患者其免疫功能在湿疣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及比浊法对45 例生殖道湿疣及30 例正常妇女的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进行检测。结果:湿疣者 C D3 、 C D4 、 C D4/ C D8 及 Ig A、 C3 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无复发者12 例的5 项指标比治疗前升高,而复发者33例则无变化。结论:免疫功能在湿疣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电灼等治疗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
徐成康梅卓贤
关键词:尖锐湿疣阴道疾病电凝法免疫功能
保妇康栓联合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与治疗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LEEP治疗,治疗组采用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阴道排液、术后出血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阴道排液量、术后出血时间、出血例数及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92.7%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4%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优于单独LEEP治疗。
彭跃辉刘青云徐成康
关键词:LEEP宫颈糜烂
宫腔操作致子宫穿孔的原因及防治
2002年
周闽徐成康
关键词:宫腔操作子宫穿孔
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25例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患者分为3组,研究组(25例)将1%普鲁卡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各5~10mL先后注入病灶内,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普鲁卡因对照组(15例)予1%普鲁卡因局部注射,剂量和疗程与研究组相同;空白对照组(10例)不予任何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12例(48%),好转8例(32%),总有效率80%。普鲁卡因对照组无治愈者,好转3例(20%),总有效率20%。空白对照组无治愈及好转者。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加1%普鲁卡因局部注射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疗效较好,可作为该病常规治疗方法的补充。
徐成康冯丽萍黄建昭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
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
盆腔粘连发生原因妇科炎症及阑尾炎:比较疏松结核:比较广泛,甚至形成茧腹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致密,分离时易出血既往盆腔手术:有时解剖分界不清盆腔粘连的危害慢性腹痛不孕盆腔脏器手术困难
徐成康
腹腔镜下卵巢创面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创面两种止血方法所引起的术后卵巢功能改变,探讨镜下卵巢囊肿手术时卵巢功能保护措施。方法:选择卵巢囊肿病例246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双极电凝止血组(Ⅰ组),142例;一组为缝合止血组(Ⅱ组),104例。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在术后1、3、6个月观察月经改变,检测激素水平,B超监测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改变、卵巢面积变化、排卵情况。结果:①手术前后两组激素水平变化,术前术后5种激素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均出现E2水平降低,FSH及LH水平升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E2水平均上升,FSH、LH水平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T)、孕酮(P)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无明显变化(P>0.05)。②术后月经情况,出现月经异常的Ⅰ组有27例(占19%),Ⅱ组有17例(占1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Ⅰ组月经异常的有10例(7.0%),Ⅱ组有6例(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两组排卵情况,术后3个月,在Ⅰ组随访到的56例患者中,监测有排卵者24例(42.9%),Ⅱ组随访到的51例患者中,监测有排卵者17例(33.3%);术后6个月在Ⅰ组随访到的44例患者中,有排卵的31例(70.5%),Ⅱ组随访到的34例患者中,有排卵的28例(82.4%)。因失访率高,无法比较此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④手术前后B超监测患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显示,Ⅰ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与术前对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与术前对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手术前后卵巢截面积变化,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对侧卵巢截面积
徐成康陶莹林汇斯赵云荷王晓红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囊肿止血方法卵巢功能
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55例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探讨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近期和远期止痛效应及对血液流变学、前列腺素E2(PGF2)、前列腺素2α(PGF2α)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完成随访的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研究分为导入期(第1个月经周期,D1)、治疗期(第2,3,4个月经周期,D2~4)和随访期(第5,6个月经周期,D5,D6)3个阶段.在导入期和随访期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泡腾片,0.5 g/次,必要时服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在治疗期,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泡腾片,0.5g/次,3次/d,月经前3d开始服用,直到月经来潮后1d;观察组采用①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1剂/d,每月行经前5d开始服药,服至月经来潮后1d;②灸法,行经前3d开始,至月经来潮后2d.记录D1 ~ D6的痛经程度(VAS)、痛经持续时间及痛经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GE2和PGF2α水平.结果:两组D2时点,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均较D1时点下降(P<0.01),两组D3,D4时点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D5,D6时点两组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反弹,高于D4时点(P<0.01);观察组D2 ~ D6时点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及痛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PGE2高于对照组,PGF2α和PGF2α/PGE2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联合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近期、远期效应均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前列腺素而发挥止痛效应有关.
张小玲张诗军徐成康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加味少腹逐瘀汤灸法血液流变学前列腺素E2
广州地区汉族人群8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的多态性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汉族人群8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的多态性。方法:用PCR及AB I 377测序仪检测111例广州地区汉族男性DYS19、DYS389Ⅰ/Ⅱ、DYS390、DYS391、DYS392、DYS393及DYS385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分布状况。结果:111例广州地区汉族男性中观察到110种单倍型,只有1种单倍型为2个个体所共有,单倍型多样性为0.991。结论:8个Y-STR基因座的单倍型具有高度的多态性,是男性个体识别的良好标记。
唐双柏徐成康贺奇才刘超毕启明
关键词: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单倍型遗传多态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