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惠嫦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护理
  • 1篇第三代头孢
  • 1篇第三代头孢菌...
  • 1篇第三代头孢菌...
  • 1篇三代头孢菌素
  • 1篇头孢
  • 1篇头孢菌素
  • 1篇头孢菌素类
  • 1篇孢菌素类
  • 1篇菌素
  • 1篇急诊
  • 1篇急诊护理
  • 1篇岗位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2篇彭惠嫦
  • 1篇徐敏
  • 1篇陈小武
  • 1篇叶凤丽
  • 1篇梁莉

传媒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导师小组培训模式在急诊岗位培训生培训中的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导师小组培训模式在急诊岗位培训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导师小组培训模式与传统带教培训模式对比,将岗位培训生对培训的满意度、出科考核成绩、相关不良事件率及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作为调查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岗位培训生和医护人员对导师小组培训模式满意度提升,岗位培训生相关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培训后考核优秀率明显增加,这些差异二者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师小组培训模式,提高了岗位培训生的急救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导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急诊科整体培训意识与能力,加强了科室对岗位培训生的管理,降低了急诊临床护理潜在风险。
叶凤丽徐敏彭惠嫦
关键词:急诊护理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变态反应15例护理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掌握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护理水平,降低ADR发生率。方法:收集、分析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总结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症状均于2~24h内缓解,在1~4d内消失。所有患者均健康出院。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可提高护士药物知识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防止头孢类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
陈小武梁莉彭惠嫦
关键词:头孢菌素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