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德全

作品数:25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纯锆
  • 7篇耐蚀
  • 7篇耐蚀性
  • 5篇动电位极化
  • 5篇金属化
  • 4篇喷雾热解
  • 4篇无机材料
  • 4篇合金
  • 4篇ZNO
  • 3篇镀镍
  • 3篇英文
  • 3篇陶瓷
  • 3篇化学镀
  • 3篇化学镀镍
  • 3篇极化曲线
  • 3篇表面金属化
  • 3篇ZNO薄膜
  • 2篇电极
  • 2篇阳极
  • 2篇锆-4合金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 7篇武汉材料保护...
  • 1篇国营建中化工...

作者

  • 25篇彭德全
  • 17篇白新德
  • 8篇陈小文
  • 7篇周庆刚
  • 7篇刘晓阳
  • 7篇沈伟
  • 6篇余任泓
  • 6篇沈晓丹
  • 3篇邓平晔
  • 2篇周庆钢
  • 2篇耿怀之
  • 1篇凌云汉
  • 1篇孙辉
  • 1篇马春来
  • 1篇王瑞偏
  • 1篇陈鹤鸣
  • 1篇周昕
  • 1篇尤引娟
  • 1篇张岱岚
  • 1篇郭宝华

传媒

  • 10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材料保护
  • 2篇核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第六届SMT...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2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3篇2002
  • 4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锆离子轰击Zr-4的腐蚀行为及其慢正电子谱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研究锆离子轰击对Zr-4合金锆耐蚀性的影响,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VVA)源对纯锆样品进行了1?015 至2?017 cm-2 的锆离子轰击,加速电压为50 kV。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轰击表面各元素进行价态分析;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氧化膜厚度。对轰击样品进行3次极化测量,以评价轰击样品在1N 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利用慢正电子谱研究了轰击样品表面的缺陷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除1×1015cm-2剂量外,轰击样品的耐蚀性都好于空白Zr-4,且5×1016 cm-2离子轰击样品的耐蚀性最好,轰击样品的自腐蚀电位大体上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轰击Zr-4样品的腐蚀行为与其慢正电子谱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彭德全白新德陈小文周庆刚刘晓阳邓平晔
关键词:ZR-4合金耐蚀性离子轰击动电位极化
锆合金的辐照改性及机理研究
锆合金是水冷核动力电站、核潜艇中反应堆用包壳材料及堆内结构材料,由于锆合金所处的高温、高压、高辐照通量、高纯水环境,因而锆合金的腐蚀与氧化性能研究为核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核领域提出的深燃耗、长寿期、零破损目标...
彭德全
关键词:锆合金离子注入表面改性包壳材料
镧离子注入对纯锆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研究镧离子注入对纯锆耐蚀性的影响,样品表面分别注入了1×10^(16)-1×10^(17)cm-2的镧离子,使用MEVVA源作为注入源,注入能量为40 kv。X光电子谱(XPS)分析了注入样品表面镧的价态,三电极动电位扫描测定了注入样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通过与空白样(未注入样品)比较可知,镧离子注入后,纯锆样品的耐蚀性大大提高。最后,讨论了耐蚀性提高的机理。
彭德全白新德周庆钢陈小文余任泓
关键词:纯锆耐蚀性极化曲线
钼离子注入对锆-4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观察钼离子注入对锆-4合金在硫酸水溶液中耐腐蚀性的影响。使用MEVVA(Metalvaporvacuumarc)源对锆-4合金表面注入1×1016—1×1017cm-2剂量的钼离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其表面元素价态;用三次极化扫描评价其在1mol·L–1硫酸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并对三次极化后的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表明,当钼离子注入剂量小于5×1016cm-2时,注入样品的耐腐蚀性显著增强。当钼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7cm-2时,注入样品的耐腐蚀性反而比未注入时差。讨论了钼离子注入锆-4合金后耐腐蚀性改变的原因。
彭德全白新德陈小文周庆刚刘晓阳余任泓
关键词:锆-4合金耐腐蚀性极化曲线
草酸溶液中铝池壳的阳极氧化技术(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屏蔽实验反应堆池壳用A0纯铝制成,并于1964年对池壳进行了全部阳极氧化处理。至2001年,反应堆运行了37年,池壳表面仍然有一层发亮的氧化膜,与国内外同类型的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反应堆相比较,说明氧化膜极好地保护了池壳。该反应堆池壳容积大于50 m3。表面积达100 m2,把这样大的铝制设备在完全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部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在处理工艺上是很困难的。本文阐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A0纯铝在草酸中的阳极氧化做了许多实验,获得了A0纯铝在3%(w/%)草酸中的阳极氧化的基本规律,并确定了最终的工艺参数。包括氧化电流密度,氧化时间和电解液的温度。在铝池壳的阳极氧化过程中解决了许多关键的工艺:如大型工件阳极氧化工艺、氧化机制、性能;分层处理与薄膜密封技术;电源的选择;电解液的循环冷却;氧化膜的质量检测等。
白新德陈鹤鸣马春来彭德全董铎钟大辛陆金法郭宝华周昕白光美郭金梁
关键词:阳极氧化表面处理
先进无机材料表面的金属化—ZnO薄膜技术
喷雾热解法制备的ZnO薄膜作为中间层,使化学镀金属层在高光洁度(Ra≤0.01)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表面的结合力超过2.5kg·f/mm<'2>.ZnO薄膜上的光催化反应特性使其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印制电路加法工艺制造技术.本...
沈伟彭德全沈晓丹
关键词:ZNO薄膜金属化印制电路
镧离子注入对纯锆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对纯锆表面注入了1×10^(16)ions/cm^2~1×10^(17)ions/cm^2的镧离子,并在500℃条件下进行了空气氧化增重研究。用XPS分析了注入的镧、锆的价态;用AES分析了镧锆氧三元素的深度分布;用0.3°小角X光掠射(GAXRD)分析了高温氧化时氧化锆的相转变。结果表明,纯锆表面注入La离子后,其抗高温氧化性能显著提高,且注入剂量越大效果越强,注入氧化膜以La_2O_3和ZrO_22种形式存在;由于La离子的注入,促使形成大量四方相氧化锆(t-ZrO_2),而且减少四方相氧化锆(t-ZrO_2)向单斜相氧化锆(m-ZrO_2)的转变,这是纯锆氧化速率降低的根本原因。
彭德全白新德周庆钢陈小文余任泓刘晓阳
关键词:纯锆高温氧化相转变
钼离子注入对纯锆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使用MEVVA源对纯锆表面注入1×1016 ions/cm2至5×1017 ions/cm2剂量的钼离子,研究离子注入后其在水溶液中耐蚀性;注入时的最高温度为160℃,加速电压为40 kV。用X光电子谱(XPS)分析表面元素价态;3次极化扫描评价注入样品在0.5 mol/L硫酸水溶液中的耐蚀性,并对3次极化后的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表明:随着钼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注入样品的耐蚀性反而下降。剂量越大,耐蚀性下降越多。注入样品的自然腐蚀电位与未注入纯锆相比发生了正移,总的趋势是随着剂量的加大,自然腐蚀电位越正。最后讨论了钼离子注入纯锆后耐蚀性下降的原因。
彭德全白新德周庆刚陈小文余任泓刘晓阳
关键词:纯锆耐蚀性极化曲线
先进无机材料表面的金属化—ZnO薄膜技术
喷雾热解法制备的ZnO薄膜作为中间层,使化学镀金属层在高光洁度(Ra≤0.01)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表面的结合力超过2.5 kg·f/mm.ZnO薄膜上的光催化反应特性使其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印制电路加法工艺制造技术.本文对Z...
沈伟彭德全沈晓丹
关键词:ZNO薄膜金属化结合力
先进无机材料表面的金属化——ZnO薄膜技术
喷雾热解法制备的ZnO薄膜作为中间层,使化学镀金属化层在高光洁度(Ra≤0.01μm)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表面的结合力超过2.5kg·f/mm。ZnO薄膜上的光催化反应特性使其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印制电路加法工艺制造技术。本文...
沈伟彭德全沈晓丹
关键词:ZNO薄膜喷雾热解金属化结合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