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
- 作品数:58 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 构建高水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被引量:1
- 2022年
-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如何以内需消费为主,以外需消费赋能,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畅通,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下,如何利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城市的消费能力。
- 彭刚李超
- 关键词:拉动经济增长持久动力内需消费
- 发展中国家的定义、构成与分类被引量:9
- 2004年
- 本文认为 ,所谓经济发达国家与经济落后国家 ,在当今世界实际上表达的是市场经济的发达与落后的程度与水平 ,以市场经济发达与否这一单一标准来划分 ,从广义上讲 ,凡不是发达国家的 ,就都是发展中国家。而狭义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指亚非拉那些传统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新的定义基础上 。
- 彭刚
- “国家资本主义”标签不能乱贴
- 2012年
- 为什么无论是像美国、欧盟、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像东欧的转轨国家都可以在国有化与私有化之间进行频繁、随机的政策转换,而一到中国的场合,便成为了什么“国家资本主义”泛滥呢。显然,美国政客的指责既不客观。
- 彭刚
- 关键词:国家资本主义转轨国家私有化国有化不公平
- 世界贫困化问题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
- 彭刚
-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趋势——基于美国中心的视角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对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失衡模式进行了趋势性分析。尽管外部失衡呈现出周期性的调整,但这些调整过程也是围绕着美国的经济和利益中心而展开的。对于美国而言,它并不需要刻意对其逆差大小进行调整,而主要通过金融渠道的资本流动收益为其贸易逆差提供融资;其外部失衡的调整是贸易失衡对象的转换,而不是贸易余额的逆转。对于顺差方,外部失衡的调整意味着贸易条件的恶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口贸易地位将逐步被弱化和替代。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失衡模式将继续存在,除非美元崩溃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 廖泽芳彭刚
-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贸易渠道金融渠道
- 俄罗斯唱响“现代化”
- 2012年
- 从沙皇俄国到社会主义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其争取实现现代化的进程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独特的历史岁月,既开创过举世瞩目的辉煌,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日益深化、颓势难转的大背景下,以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以实现现代化为核心的重振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彭刚刘可佳
-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俄罗斯政府梅德韦杰夫社会主义沙皇俄国
-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
- 1998年
-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彭刚经历了19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在这块东方古老土地上所发生的神奇变化,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于是便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 彭刚
- 利用创新驱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被引量:6
- 2015年
- 在我国经济发展起步阶段,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人口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输送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国家经济通过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迅速发展。但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提高已经不能通过简单的引进就能实现,工资的增加也大幅度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如若不能突破这种瓶颈,那么中国经济必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通过利用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彭刚李逸浩
- 关键词:技术引进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
- 决战极端贫困形成区域发展新动能
- 2017年
-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已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持续衰退的颓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扭转。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社会公众,无不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前景表现出深深地忧虑,特别是一些权威人士对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将呈L形的基本判断,更是令大家寝食难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亮点"何在,新的增长动力又如何生成,这是笔者想要与大家分享和讨论的重点。
- 彭刚
- 关键词:经济增长极
- 发展的危机———东亚金融风暴的发展经济学思考被引量:3
- 1998年
- 源起泰国,席卷东亚,波及整个世界的金融风暴,有人说是金融危机,有人说是货币危机,有人说是经济危机,而从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发展危机。当谈及落后国家的发展困境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将目光投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习惯于用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平等这些尺度去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成长状况,用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来判别其发展绩效。然而,这次金融风暴的发源地和震荡中心却是被世人公认的、对整个世界经济发挥着重要牵动作用的东亚地区,是被整个发展中国家引以为自豪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能不引起发展中国家深深的忧虑和反思。这场金融风暴的爆发,是继苏东巨变后对经济落后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的又一次重大挑战和嘲弄,将广大急于摆脱贫困、谋求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关于这场金融风暴的起因、后果及其前景人们已多有论及,本文则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
- 彭刚
- 关键词: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