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迪

作品数:18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内障
  • 8篇年龄
  • 8篇年龄相关
  • 8篇白内障
  • 7篇年龄相关白内...
  • 6篇摄入
  • 5篇增生
  • 5篇摄入量
  • 5篇前列腺
  • 5篇前列腺增生
  • 5篇良性前列腺增...
  • 4篇血压
  • 4篇高血压
  • 3篇体质指数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对照
  • 3篇病例对照研究
  • 2篇代谢
  • 2篇代谢当量
  • 2篇医学研究生

机构

  • 18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18篇闫佳
  • 18篇卢智泉
  • 18篇张迪
  • 18篇孙文慧
  • 14篇姜腾轩
  • 10篇翟淑娜
  • 10篇李岩
  • 9篇张黎月
  • 7篇文娟
  • 6篇齐建军

传媒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全国高等医学...

年份

  • 8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膳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量与年龄相关白内障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膳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量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360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量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与摄入量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的OR为2.161(95%CI:1.107~5.016,P<0.001)。同样,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也与ARC呈正相关,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危险性是最低四分位数对照的3倍(OR=2.989,95%CI:1.764~5.062,P<0.001)。总脂肪摄入量与ARC无关(P=0.778)。结论:膳食碳水化合物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可能有助于预防ARC。
闫佳张黎月孙文慧张迪姜腾轩翟淑娜李岩卢智泉
关键词:年龄相关白内障碳水化合物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
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调查临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 TS)的特征及症状的严重程度。方法对经临床确诊,满足BPH诊断标准的380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①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及经济状况;②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③根据IPSS评分,将患者分成轻度、中度及重度LU TS;④根据症状表现进一步将其分成中~重度梗阻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评价患者LUTS的分布特点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①380例BPH者中,369例(97.11%)患有中~重度LU TS。随着年龄的增高,LU TS患病率增加,尤其是中~重度患者的数目逐渐增多;②366例(96.32%)患有中~重度梗阻性症状;351例(92.37%)患有中~重度刺激性症状;具有梗阻性症状的比例高于刺激性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具有中~重度梗阻性和刺激性症状男性的数目增加;③IPSS评分的均值为(25.91±7.59)。IPSS各项症状中,评分值最高的是夜尿增多(4.14±1.33),而尿频的评分值最低(3.51±1.66)。IPSS与年龄呈正相关(r=0.145,P=0.015)。结论 LU TS的严重程度包括梗阻性和刺激性症状,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升高。IPSS评分中,夜尿增多的症状评分最高,刺激性症状比梗阻性症状更明显。
卢智泉张黎月闫佳文娟齐建军张迪孙文慧姜腾轩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症状严重程度
高血压、体质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体质指数(BMI)与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55~90岁临床诊断为BPH、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对照为同期住院的非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与病例相同;病例与对照各380例,以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身体测量、生活方式、既往史以及BPH家族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OR值及其相应的95%CI。结果调整年龄因素后,与收缩压正常者(<140 mmHg),(1 mmHg=0.133 3 kPa)相比较,收缩压160~179 mm-Hg者和收缩压≥180 mmHg者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分别为OR=2.135,95%CI=1.139~4.001和OR=2.704,95%CI=1.475~4.958);高血压病程与BPH呈正相关(χ2=8.876,P=0.031),病程≥20年组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4.984,95%CI=2.006~12.203,P=0.001)。与非高血压者比较,超重或肥胖者罹患高血压发生BPH的危险性明显地增高(OR=2.548,95%CI=1.397~4.648和OR=2.667,95%CI=1.038~13.212)。结论高血压是BPH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罹患高血压、尤其是高收缩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和发展;超重和肥胖的男性高血压BPH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张黎月文娟齐建军闫佳张迪孙文慧卢智泉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高血压体质指数
PBL教学模式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学习法(PBL)教学模式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环境的影响。方法从2010级研究生中随机选择5个班级(每班30人)作为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模式;同时随机选择另外5个班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LBL)。课程结束后采用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表,调查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的认知情况。同时采用另一份调查表获得实验组学生对影响PBL教学效果的各因素得分,并对各因素与DREEM表总分和各子项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DREEM表总分(135.39±17.57)明显高于对照组(128.11±1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01)。实验组学生对学习、环境以及社交的自我知觉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中,小组学习、教师授课、教学资源以及课程组织情况依次影响教育环境总分。结论 P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医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卢智泉闫佳孙文慧张迪姜腾轩李岩翟淑娜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验证中老年人膳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增加能否使发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危险性下降。方法:选取2009-09/2011-03因晶状体混浊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年龄45~85岁的360例ARC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360例非白内障的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水果、蔬菜以及总水果蔬菜摄入量与ARC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摄入量为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相比较,摄入量为最高四分位数的病例发生ARC的危险性分别下降了19%(OR=0.81,95%CI:0.67~0.97),19%(OR=0.81,95%CI:0.69~0.94)和29%(OR=0.71,95%CI:0.60~0.93)。随着水果(P=0.014)、蔬菜(P<0.001)以及总水果蔬菜(P=0.023)摄入量的升高,发生ARC的危险性逐渐下降。进一步进行分层分析后的结果表明,从不吸烟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与ARC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依然存在。结论:膳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增加可使发生ARC的危险性下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可能有助于预防ARC。
卢智泉闫佳孙文慧姜腾轩张迪翟淑娜李岩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水果蔬菜
体力活动水平与子宫肌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水平与中老年女性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是由35~62岁的382例子宫肌瘤患者组成,对照组是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按年龄进行频数匹配的382例非子宫肌瘤患者组成。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两组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两组人群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将每周进行的不同体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转换成代谢当量(MET)。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不同体力活动与子宫肌瘤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与总体力活动量≤137.20MET-h/周相比较,总体力活动量为178.11~229.35 MET-h/周发生子宫肌瘤的危险性降低〔OR=0.586,95%CI(0.453,0.946),P=0.002〕。在职业性体力活动中,与体力活动量为最低四分位数相比较,体力活动量为第三个四分位数发生子宫肌瘤的危险性降低〔OR=0.622,95%CI(0.415,0.960),P=0.003〕。而在家务劳动中,体力活动量≥28.81 MET-h/周发生子宫肌瘤的危险性是体力活动量≤8.70 MET-h/周的近1.5倍〔OR=1.492,95%CI(1.006,2.049),P=0.030〕。娱乐性体力活动和交通性运动与发生子宫肌瘤的危险性无关(P>0.05)。但是,高强度体力活动(>6 METs)每周活动时间为≥4.51 h能降低发生子宫肌瘤的危险性〔OR=0.601,95%CI(0.402,0.997),P=0.011〕。结论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可能有助于预防子宫肌瘤。
李岩翟淑娜姜腾轩闫佳孙文慧张迪卢智泉
关键词:子宫肌瘤代谢当量
体重指数及腰臀比与年龄相关白内障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RC)的关系。[方法]采取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因视力下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晶状体混浊的260例ARC患者,对照为因患其他非白内障及其他眼部疾病而入住与病例相同医院的同期患者260例。采用标准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同时对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测量,并计算BMI及WH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研究对象的BMI、WHR与临床ARC的比值比(OR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进行估计。[结果]与正常体型者(男性WHR﹤0.9;女性﹤0.88)相比,向心性肥胖者(男性WHR≥0.9;女性及≥0.88)发生ARC的危险性增加(OR值分别为2.105和1.821,95%CI分别为1.796~3.238和1.483~2.84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与正常BMI(18.50~23.99)者相比较,无论是超重(BMI24.0~27.99),还是肥胖(BMI≥28.00),发生ARC的危险性均明显升高(超重者OR=1.624,95%CI:1.025~1.986,P=0.015;肥胖者OR=1.745,95%CI:1.321~2.394,P=0.022),而体重过低者(BMI﹤18.50)发生ARC的危险性亦增加(OR=1.370,95%CI:1.103~1.684,P=0.017)。[结论]向心性肥胖是发生ARC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发生ARC的危脸性明显增加,维持正常体重可能是ARC发病的保护因素。
孙文慧闫佳张黎月张迪文娟姜腾轩卢智泉
关键词:年龄相关白内障体重指数腰臀比病例对照研究
膳食钠盐摄入量、体质指数与年龄相关白内障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膳食钠盐摄入量、体质指数(BMI)与年龄相关白内障(ARC)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45~85岁的260例白内障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的260例非白内障患者组成,采取1∶1匹配。自行设计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方式、身体测量值以及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一份有效的半定量化食物频率调查表(FFQ),获取研究对象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钠盐的摄入量、BMI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病例组钠盐摄入量〔(14.18±3.80)g/d〕明显高于对照组〔(13.02±3.28)g/d〕,调整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与钠盐摄入量最低四分位数的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钠盐摄入量最高四分位数者发生ARC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2.680,95%CI:2.395~4.950,P=0.001)。随着钠盐摄入量的增加,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性显著升高(趋势检验P=0.00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与BMI正常者相比,肥胖(OR=1.688,95%CI:1.103~3.191,P=0.020)及偏瘦(OR=1.957,95%CI:1.010~3.634,P=0.037)均与ARC呈正相关。膳食钠盐摄入量与BMI不存在交互作用(P=0.156)。结论高钠盐膳食可能是ARC的一个危险因素,保持合理营养,维持正常BMI有助于预防ARC。
闫佳张黎月孙文慧张迪姜腾轩翟淑娜李岩卢智泉
关键词:年龄相关白内障体质指数
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对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300名临床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问卷(CTDI-CV),对实施循证医学课程前后研究对象的CTDI-CV总分及各...
卢智泉闫佳孙文慧张迪姜腾轩李岩翟淑娜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献传递
不同强度职业性体力活动对子宫肌瘤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体力活动与中老年女性子宫肌瘤(UL)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由35~62岁的292例UL患者组成,对照由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按年龄进行频数匹配的292例非UL患者组成。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既往史等。同时还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将每周进行的不同强度的体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转换成代谢当量(MET)和能量消耗。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不同强度的职业性体力活动与UL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收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初潮年龄≥17岁组的病例(30.82%)显著地低于对照(43.49%)(P=0.007);并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病例(28.4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0.41%)(P=0.01)。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总能量消耗增加可使发生UL的危险性降低,与能量消耗为最低四分位数相比较,第3个四分位数发生UL的OR为0.456(95%CI:0.280~0.743,P=0.002)。在轻度体力活动中,能量消耗为最高四分位数发生UL的危险性显著降低(OR=0.657,95%CI:0.073~0.899,P=0.036)。同样,中度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也与UL呈负相关(OR=0.501,95%CI:0.332~0.997,P=0.002)。然而,在重度体力活动中,能量消耗与发生UL的危险性无关(P=0.911)。结论倡导中老年女性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可有效地预防UL的发生。
李岩翟淑娜姜腾轩闫佳孙文慧张迪卢智泉
关键词:子宫肌瘤代谢当量能量消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