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萍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臀股部吸脂塑形术体会
- 2003年
- 张晓萍刘毅马丽梅
- 关键词:臀部股部吸脂术体形雕塑
- 汽油接触性烧伤合并中毒1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于晟吴敏朱云张晓萍薛晓东蔡黔钟晓玲马丽梅
- 关键词:合并症中毒加铅汽油
- 外伤后面部软组织畸形的美容修复
-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外伤后面部软组织畸形美容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9月-2004年3月,收治外伤后面部软组织畸形133例,分别采用皮肤扩张术、瘢痕切开缝合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皮肤磨削术和真皮组织瓣游离移植术治疗,...
- 张晓萍刘毅刘萍钟晓玲马丽梅张兰萍
-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美容修复
- 文献传递
- 苯酚烧伤并中毒的治疗
- 目的 总结苯酚烧伤并中毒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6例苯酚烧伤并中毒的病例,并就致伤特点、现场处理、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6例中引起肾功能损害5例(5),肝功能损害7例(7),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 早期及时有效...
- 于晟张绪生刘毅朱云张晓萍钟晓玲
- 关键词:现场处理
- 文献传递
-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美容修复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26例,根据美学理论与整形美容技术,分别采用直接缝合、皮片移植、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在病灶扩大切除26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外形满意。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方式与美学结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刘萍刘毅张晓萍马丽梅张兰萍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美容修复
- 注射器法脂肪抽吸塑形术的体会被引量:1
- 1999年
- 1974年CiorgioFischer首先使用注射器进行脂肪抽吸塑形术,并于1976年发表论文。注射器加肿胀技术脂肪抽吸较机器脂肪抽吸具有抽吸量准确,抽吸对称均匀,出血量少,麻醉简单,恢复迅速等诸多优点。我科于1998年1月开展此项工作。现报告如下。...
- 张晓萍于晟
- 关键词:整形术脂肪抽吸注射器法
- 吸脂术中肿胀麻醉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通过检测脂肪抽吸术吸出物中利多卡因含量,为准确评价肿胀麻醉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39例肝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受术者吸出物中脂肪组织与液体样品,采用荧光偏正免疫法检测样品中利多卡因浓度,计算吸出物中脂肪组织与液体中利多卡因含量。结果:脂肪组织中利多卡因浓度为(72.80±8.61)μg/ml,含量为(521.03±171.29)mg;吸出液体中利多卡因浓度为(36.69±9.39)μg/ml,含量为(240.33±81.66)mg;吸出物中利多卡因总含量为(743.41±270.55)mg,占注入体内的利多卡因总量的(69.61±9.07)%。结论:随肿胀液注入体内的利多卡因在脂肪抽吸过程中近70%被吸出体外,表明肿胀麻醉是安全的。
- 刘毅马丽梅张斌蔡黔张晓萍刘萍
- 关键词:脂肪抽吸术肿胀麻醉利多卡因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570例临床总结被引量:27
- 2007年
- 目的:总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经验。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自体颗粒脂肪,清洗、纯化后移植于乳房、颞部、颊部等受区。结果:本组570例中,脂肪吸收明显者40例(占8.91%),18例(占4.07%)出现硬结。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设计以及正确地抽吸注射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局部处理。
- 刘萍刘毅任文明张晓萍马丽梅张兰萍
- 关键词:颗粒脂肪自体移植脂肪抽吸
- 严重烧伤病人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本文对37例严重烧伤病人伤后1-35天CD3+、CD4+、CD8+、CD4+/CD8+比值及T 淋巴细胞转化率进行了动态观察,并与24例健康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与正常组比
- 朱云于晟王秉钧张晓萍邓芝云
- 关键词:严重烧伤病人
- 文献传递
- 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的简易分析检索
- 1989年
- 本文要应用Goldberg酸碱图及Narins和Emmett所阐述的原发牲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反应计算公式,求解了PaCO_2从0.1333~13.33kPa(1~100mmHg)变化时相应的PH和HCO_3代偿反应预计值及HCO_3从1~40mmol/L变化时相应的PaCO_2代偿反应预计值。并编制成《血气分析酸碱失衡检索表》。通过查表可直接判断酸碱失衡的性质、状态及代偿程度。附有关计算公式及酸碱失衡治疗原则。使血气分析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应用方便。
- 袁赞弟张晓萍
- 关键词:血气分析酸碱失衡预计值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