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超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梅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丝裂霉素C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条件的转移性胃癌患者22例,采用MMC 10 mg/m2静脉注射大剂量冲击,每3周1次;卡培他滨1 000 mg/m2餐后30 min内口服,2次/天,1~14 d;每3周循环1次,观察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共予72个治疗周期,平均每例患者是3个周期(2~6个周期)。无进展生存期(PFS)0~8.5个月,平均2.5个月,总生存期(OS)0~14个月,平均5.2个月。治疗期间出现Ⅱ度毒性反应12例,Ⅲ度毒性反应8例,Ⅳ度毒性反应1例。PR 3例,SD 8例,PD 6例,不好判断5例。结论卡培他滨和MMC联合化疗对转移性胃癌是可行的,其毒性反应是可接受的。
- 张广超刘细平何峰孙圳戈伟蔡文芳
- 关键词:丝裂霉素C卡培他滨转移性胃癌
- 甲状腺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分析
-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发展较慢,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单纯手术即可获得理想疗效但对术后残存及未分化癌,放射治疗可作为其治疗手段。 1 材料和治疗方法 1.1 研究对象 48例患者,男18例,女30例,年龄23~6...
- 冯斌张广超
-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滤泡状癌乳头状癌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癌
- 文献传递
- 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846例恶性肿瘤并且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结果约有86.05%的患者在3天内的止痛效果显著;阿片类联合非甾体药比每日口服大量等效吗啡类的止痛效果好。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骨转移、疼痛得到控制后有爆发痛、大量应用口服等效吗啡及没有联合应用NSAIDs均是影响癌痛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生骨转移、有爆发痛及每日口服等效吗啡类的计量大均为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发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片类联合非甾体药为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发生疼痛的保护因素。
- 张广超孙圳刘细平戈伟
- 关键词:癌痛止痛效果恶性肿瘤
- 心包与胸腔同时并存恶性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恶性心包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同时存在在肿瘤晚期并不少见,常见于晚期肺癌、乳腺癌、纵膈恶性淋巴瘤等,若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但临床上治疗难度大,通常首先处理胸腔积液。而因为心包填塞症状未能缓解,患者常不能耐受多次胸腔抽液,且由于抽吸胸腔积液后胸腔内压力低于心包腔内压力,致使心包积液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多,易发展至心衰而死亡。
- 张良健张广超徐海平李艳情
-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
- Raf激酶抑制蛋白和上皮钙黏蛋白在结肠癌旁黏膜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肠癌旁正常黏膜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取肿瘤组织黏膜为实验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f激酶抑制蛋白及上皮型钙黏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中结肠癌旁正常黏膜与结肠癌组织黏膜中的Raf激酶抑制蛋白及上皮型钙黏蛋白阳性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对照组Raf激酶抑制蛋白阳性率高达96.0%,而实验组阳性率仅为38.0%(χ2=38.03);实验组中的上皮型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仅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0%(χ2=67.4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af激酶抑制蛋白及上皮型钙黏蛋白在结肠癌患处黏膜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结肠癌旁黏膜,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两种蛋白质分子低表达水平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张广超刘细平何峰戈伟朱鹏
- 关键词:RAF激酶抑制蛋白上皮钙黏蛋白结肠癌
- 甲状腺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分析
-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发展较慢,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单纯手术即可获得理想疗效,但对术后残存及未分化癌,放射治疗可作为其治疗手段。
- 冯斌张广超
-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放疗临床疗效临床病理学术后残存
- 文献传递
- 单纯放射治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比单纯放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值得临床借鉴。
- 张广超刘细平
- 关键词:药物疗法中晚期宫颈癌
- CYB5A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细胞色素b5(CYB5A)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AsPC-1,分别转染SiRNA和质粒对CYB5A进行抑制和过表达,CCK8法检测AsPC-1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与荧光定量PCR(RT-PCR)分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等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抑制CYB5A表达可导致AsPC-1细胞caspase-3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增高(P<0.05),PCNA及Bcl-2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并可进一步降低细胞增殖率(P<0.05),阻滞AsPC-1细胞于G2/M期(P<0.05);诱导CYB5A则可使AsPC-1细胞高表达PCNA与Bcl-2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P<0.05),而低表达caspase-3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P<0.05),并进一步促进AsPC-1细胞增殖(P<0.05),降低G2/M期细胞比例(P<0.05)。结论CYB5A可通过调控胰腺癌细胞AsPC-1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降低G2/M期细胞比例,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 梁俏玲张广超
- 关键词:细胞色素B5胰腺癌细胞周期人胰腺癌细胞株
- SIRT1通过NF-κB通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活力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SIRT1是否通过NF-κB通路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点增殖和活力。方法选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通过转染SIRT1质粒来过表达SIRT1,此为过表达组;通过siRNA来敲低SIRT1,此为敲低组;用MTT法、CCK-8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来测定HCT116细胞的增殖和活力情况;通过免疫印迹试验来检测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组中,p-P65、p-IKKalph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P65和IKKalpha的总体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HCT116的生长速度、增殖速率以及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敲低组中,p-P65、p-IKKalpha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而P65和IKKalpha的总体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HCT116的生长速度、增殖速率以及细胞活力明显上升(P<0.05)。在过表达SIRT1的同时,用NF-κB的抑制剂Curcumin处理HCT116后,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以及HCT116的生长速度和增殖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SIRT1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来降低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活力。
- 王福海张广超
-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NF-ΚB通路HCT116细胞
- 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放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患者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手术指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B组,各35例。A组行同步放化疗,B组行单纯放疗。对比2组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88.6%(31/35),高于B组的68.6%(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和2年期生存率A组为68.6%(24/35)和54.3(19/35),B组分别为51.4%(18/35)和37.1%(13/35);2组均有不同程度毒副反应,其中A组食管炎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同时应积极预防治疗相关毒副反应。
- 张广超刘细平余飞跃余宏梁俏玲何峰
- 关键词:放疗化疗食管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