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富贵

作品数:2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8篇皮瓣
  • 6篇细胞
  • 5篇带蒂
  • 5篇带蒂皮瓣
  • 5篇蒂皮瓣
  • 5篇游离皮瓣
  • 5篇再血管化
  • 4篇缺损
  • 4篇口腔
  • 4篇基质
  • 3篇血管生成
  • 3篇颌面
  • 3篇颌面部
  • 3篇面部
  • 3篇口腔颌
  • 3篇口腔颌面
  • 3篇口腔颌面部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化

机构

  • 16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23篇张富贵
  • 11篇季平
  • 10篇唐休发
  • 6篇邱丽华
  • 6篇李勇
  • 5篇华成舸
  • 4篇刘济远
  • 3篇庞谅
  • 3篇李颖
  • 2篇姚瑶
  • 2篇高翔
  • 2篇刘平
  • 2篇韩波
  • 2篇朱露颖
  • 2篇邹四海
  • 2篇苏玲瑜
  • 1篇李一
  • 1篇张福军
  • 1篇冯扬
  • 1篇孙志军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2篇2013年全...
  • 2篇第五届全国口...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 1篇2014第八...
  • 1篇第十四次中国...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舌下神经植入组织工程骨骼肌的体内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构建高表达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成肌细胞(myoblast,Mb)并作为种子细胞,以去细胞胶原海绵为支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观察构建组织能否与舌下神经断端发生连接。方法取7只2日龄雄性Lewis大鼠四肢肌肉体外分离培养Mb,采用携带G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DNF转染第3代Mb(MbGDNF)。将Mb及MbGDNF与去细胞胶原海绵支架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24 h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取8周龄雌性Lewis大鼠54只,解剖分离舌下神经,取1.0~1.5 cm舌下神经离断其远心端,用Mb支架复合物(Mb组,n=27)和MbGDNF支架复合物(MbGDNF组,n=27)包裹并固定其近心端,术后1、6及12周分别行HE染色,myogenin、slow skeletal myosin及乙酰胆碱受体α1(actylcholine receptorα1,AchRα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植入物生长情况,并行霍乱毒素B标记的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染色检测损伤后舌下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构建的MbGDNF能高表达转染基因。Mb及MbGDNF在支架上黏附和生长状态良好。HE染色:术后12周,两组植入物与周围组织紧密连接,有新生肌纤维从周围正常肌组织长入,与正常组织分界渐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1、6及12周均可检测到细胞质呈myogenin及slow skeletal myosin阳性的肌源性细胞,以及AchRα1呈弥散性阳性细胞。Y染色体染色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术后1、6及12周,MbGDNF组阳性标记的神经元数量分别为261.0±6.6、227.3±8.5及173.3±9.1;Mb组分别为234.7±5.5、196.0±13.5及166.7±11.7;术后1、6周MbGDNF组神经元数量多于Mb组(P<0.05),术后12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骼肌与舌下神经断端发生了直接物质联系,MbGDNF产生的重组GDNF能通过逆行运输方式保护损伤后舌下神经核团内运动神经元的存活。
唐休发张富贵冯扬周伟刘济远华成舸
关键词: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舌下神经成肌细胞
甲苯咪唑增强顺铂抑制头颈部鳞癌增殖及促其分化的机理研究
研究目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全世界第七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人类癌症。近一半的HNSCC患者在治疗五年内会出现复发并对化疗产生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为HNSCC开发安全和新颖的抗癌疗法。我们研究了将驱虫药甲苯...
张富贵季平
关键词:甲苯咪唑顺铂头颈部鳞癌
文献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评估
邱丽华李颖李勇庞谅苏玲瑜高翔张富贵季平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小分子物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多项分化能力,且这些细胞表现出多种特征,如它们的分泌作用、向病变区域的迁移和免疫调节潜力,使它们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细胞治疗的候选者。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经过刺激后分化为神经元。然而,尽管直接将原始且未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多项试验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但一些研究表明,若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之前,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谱系分化,可以增强其获得的治疗效果。诱导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物质、生长因子、与神经谱系细胞共培养、基因转染、miRNA等,其中化学物质中小分子物质的效果尤为突出,采用一种或某几种小分子物质的组合可高效快捷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向分化。因此,文章将论述回顾以往小分子物质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以为其应用于临床神经退行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研究提供基础。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possess self-renewal capacity, exhibit multipl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s, and demonstrate ke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 secretory role, lesion-site migration, and immunomodulatory potential, rendering them strong candidate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erapy. Numer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MSCs can be effectively stimulat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While positive resul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studies directly transplanting primitive, undifferentiated MSCs into animal model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reconditioning MSCs through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induc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Various strategies, such as chemical substances, growth factors, co-culture with neural cells, gene transfection
张聚鑫方正田峰张富贵
关键词:小分子物质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神经退行性疾病
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机制中相关生长因子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主要有血小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种机制,其中血管生成包括内皮出芽、套叠式血管生成和血管重建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涉及临时基质形成、内皮细胞活化、内皮细胞增殖、周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募集以及毛细血管网络形成。
张富贵李权唐休发
关键词:带蒂皮瓣新生血管化血管生成
带蒂皮瓣与游离皮瓣再血管化机制的研究
张富贵邱丽华季平唐休发
原发肿瘤对颌骨转移瘤的影响
华成舸张富贵沈末伦唐休发
下颌骨与种植体支持的牙列同日重建一例被引量:2
2021年
微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是肿瘤切除术后下颌骨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腓骨游离皮瓣移植虽然即刻重建了下颌骨,但牙列修复通常需要6到18个月后才能完成,牙列缺失期间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该病例报道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多学科组建的修复重建团队进行的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即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支持下同期完成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牙种植体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充分贯彻了“以咬合为导向的修复重建”的理念,通过恢复患者的颌骨和牙列,重拾患者自信,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帮助患者术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邹四海付小明喻娜谭发兵舒婷婷李勇季平张富贵
关键词:游离皮瓣移植义齿修复肿瘤切除术牙列缺失
功能性内镜及上颌窦前壁开窗在上颌窦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上颌窦的解剖结构特性导致异物易进入窦腔内形成上颌窦异物。大部分上颌窦异物为医源性和外伤性,如断根、移位牙种植体、牙科充填材料等。上颌窦异物若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引起上颌窦炎、眶底感染甚至颅内感染。目前,针对上颌窦异物存在多种手术取出方式,如上颌窦前壁开窗术,内镜联合鼻内或口内入路探查取出术等。本研究总结了功能性内镜及上颌窦前壁开窗在上颌窦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展及其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xillary sinus make it easy for foreign bodies to enter the sinus cavity and form maxillary sinus foreign bodies. Most maxillary sinus foreign bodies are iatrogenic and traumatic, such as fractured tooth roots, displaced dental implants, dental fillings, etc. If the foreign body in the maxillary sinus is not removed in time, it may cause maxillary sinusitis, orbital floor infection, and even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various surgical methods for removing foreign bodies in the maxillary sinus, such as maxillary sinus anterior wall fenestration, endoscopic combined nasal or oral approach exploration and removal, etc.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unctional endoscopy and maxillary sinus anterior wall fenestration in maxillary sinus foreign body removal surgery,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田峰张富贵
关键词:上颌窦内镜
SDF-1α基因转染成骨细胞联合动脉蒂植入非血管化自体骨血管生成和骨生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hSDF-1α基因修饰的成骨细胞联合动脉蒂植入非血管化自体骨在移植骨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和骨生成的情况。方法:1.pEGFP-N1-hSDF-1α重组质粒的鉴定与扩增:将已构建好的pEGFP-N1-hSDF-1α...
唐休发姚瑶张富贵刘济远韩波华成舸
关键词:成骨细胞基因转染血管生成骨生成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