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疫情
  • 6篇病毒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病毒性
  • 3篇毒性肝炎
  • 3篇血清
  • 3篇血清学
  • 3篇乙型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肝炎
  • 3篇病毒性肝炎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血清学调查
  • 2篇乙肝
  • 2篇染病
  • 2篇流行性

机构

  • 16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16篇孟祥杰
  • 4篇鹿凤苓
  • 3篇宋士利
  • 3篇赵俊
  • 3篇孙亚萍
  • 2篇何金林
  • 2篇胡永勤
  • 2篇耿辉
  • 1篇干伟群
  • 1篇罗芸
  • 1篇于伟群
  • 1篇徐云龙
  • 1篇杨涛
  • 1篇莫国华
  • 1篇陈毅
  • 1篇杨刚
  • 1篇韩荣荣

传媒

  • 4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胃肠型甲_3流行性感冒爆发调查
2007年
孟祥杰耿辉胡永勤宋士利陈毅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胃肠型胃肠道症状呼吸道传染病上呼吸道症状爆发疫情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前后出生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被引量:3
2009年
孟祥杰
关键词:乙肝疫苗计划免疫
余杭区2000~200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孟祥杰鹿凤苓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点报告发病率传染病乙肝
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根据其基因特征被分为5个基因群(genegroup,G):GI、GII、G III、GIV及GV。2011年,杭州市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GII型NV引起的胃肠炎疫情,为进一步了解其感染的有关情况,笔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孟祥杰孙亚萍赵俊何金林
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病毒性腹泻基因特征病原体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置
2025年
目的调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一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疫情,为本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22年8月以来在余杭区某村发现的钩体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 NGS)和钩端螺旋体核酸检测病原。结果调查发现钩体病确诊病例1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病原携带者2例,均分布在余杭区某村,均有同一场所居住生活史,该场所捕获3只鼠,其肾和血的钩体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例病例均为采茶工,均有野外暴露史。结论该起疫情感染来源可能为在居住地直接接触了带菌鼠类及其排泄物,也不排除在野外接触被鼠、猪等带菌动物体液污染的水体等环境而造成感染。采取了健康监测、预防性服药、环境清洁、防鼠灭鼠等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未引起进一步扩散。
李森寿钧孟祥杰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钩端螺旋体聚集性疫情
基层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对基层传染病网络直报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网报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数据及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与原疫情报告系统两套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网报系统卡片报告数量是原报告系统的1.44倍,报卡传递时限缩短了5d,漏报率、符合率无明显变化。结论网络直报系统实施后,报卡数量和及时性均明显提高,但报告率、诊断质量无明显改变,报卡准确性有待提高。
鹿凤苓孟祥杰
关键词:网络直报系统
杭州市余杭区一般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1周岁及以上人群乙肝血清学状况,为完善该区乙肝免疫策略及防控方案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有余杭区常住户口的2223名1周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HBV)各项血清学标志物。结果余杭区1周岁及以上人群的HBsAg标化阳性率为4.28%,HBsAg阳性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抗-HBc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与年龄呈正相关(r=0.862,P<0.05),标化阳性率为16.53%;全人群的标化HBV感染率为45.94%;抗-HBs标化阳性率为48.17%。结论余杭区1周岁及以上人群HBV携带率已较低,表明该区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已见明显成效。
孟祥杰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血清流行病学血清学标志物
余杭区1375名农民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孟祥杰宋士利鹿凤苓莫国华王国华吴杰
关键词:血清学调查乙型肝炎农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乙型病毒性肝炎农村合作医疗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例日本斑点热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2025年
目的调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首例日本斑点热(JSF)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感染来源,为JSF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对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开展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生物监测,了解病例临床表现与诊疗情况,分析感染来源。结果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点状红斑等,继发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检查外周血小板减少(最低14×10^(9)/L)、白细胞升高(最高23.33×10^(9)/L)、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最高200.50 mg/L)、D-二聚体升高(最高24840μg/L纤维蛋白原当量),肺泡灌洗液和血液mNGS检出日本立克次体,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痊愈。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病例发病前1周内有多次野外活动史,有疑似蜱虫叮咬史,病例曾活动地区游离蜱密度指数为7.40只(/布旗·100 m),种类为长角血蜱。结论该病例确诊为杭州市余杭区首例JSF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为当地蜱虫。病例活动地区游离蜱密度较高,应加强JSF防控工作,开展病例监测、灭蜱防蜱、健康宣教等工作。
李森孟祥杰寿钧王栗菲
SARS后对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
2005年
鹿凤苓孟祥杰
关键词:卫生信息系统建设SARS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SARS危机公共卫生事业组织指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