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虹

作品数:7 被引量:12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息肉
  • 3篇内窥镜
  • 3篇窥镜
  • 3篇鼻息肉
  • 2篇淋巴
  • 2篇鼻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咽喉结核
  • 1篇咽肿瘤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自然开...
  • 1篇手术
  • 1篇肿瘤
  • 1篇自然开口
  • 1篇外淋巴
  • 1篇疗法

机构

  • 7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孙虹
  • 5篇谭国林
  • 3篇李舜农
  • 1篇萧健云
  • 1篇曾益慈
  • 1篇肖健云
  • 1篇王翔朴
  • 1篇黄安辉
  • 1篇丁大连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大鼠耳蜗外淋巴钙
1994年
自制微量进样装置,建立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探索该法线性范围在0~6.0μg/ml,回收率96.4~101.3%,变异系数(精密度)为1.85~3.88%,最低检测限为0.02μg/ml。自大鼠双耳蜗吸取外淋巴液,混合后加 La 溶液稀释,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微量进样,测定实验性佝偻病大鼠耳蜗的外淋巴钙浓度,获得满意效果。证明该方法具可行性,且简单易制.
黄安辉王翔朴孙虹
关键词:外淋巴分光光度法疾病模型
耳鼻咽喉及颈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对临床表现的分析被引量:16
1997年
总结26例耳鼻咽喉和颈淋巴结结核,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的变化和诊断要点,发现与过去相比,其病变程度和局部、全身症状明显减轻;与肺结核的关系不如以前密切;原发性和血行播散性病变的比例增大;局部以肉芽或增殖性病变为主,溃疡或坏死性病变较轻,外观更象恶性肿瘤。在诊断上,熟悉此病临床表现的变迁,提高警惕性,是防止误诊和漏诊的重要方面。病理学检查仍是主要确诊手段;有时需反复多次活检才能确诊。对病理学难以确诊的病例,应做改良抗酸染色(IntensifiedKinyoun,IK)或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常规病理学检查不易发现的L型菌;治疗试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临床表现发生变迁的原因与结核菌L型可能有关。
孙虹谭国林萧健云李舜农
关键词:耳鼻咽喉结核颈淋巴结结核淋巴结核
嗅裂息肉被引量:1
1996年
为探讨嗅裂息肉的起源部位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嗅觉恢复的情况,在鼻内窥镜下对31例(59侧)嗅裂息肉起源部位进行仔细研究,发现嗅裂息肉69.5%(41侧)起源于后组筛窦,其中起源于后筛开口处者占39.0%(23侧),起源于后筛房内者占30.5%(18侧)。此外起源于中鼻甲内侧者占13.6%(8侧),蝶筛者占10.2%(6侧),上鼻甲息肉样变占6.7%(4侧)。介绍了不同起源的嗅裂息肉的处理方法。另外对这些患者经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的嗅觉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现52.0%(26侧)3个月内嗅觉恢复满意,28.0%(14侧)术后嗅觉有好转。合并中鼻道息肉。
谭国林孙虹
关键词:鼻息肉内窥镜
鸡圆窗埋植电极:听神经动作电位的长期记录方法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为解决长期监测鸡听觉功能时通常使用的圆窗膜电极移位的问题 ,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建立了一种新的电极埋植方法即“圆窗埋植电极”(roundwindowim plantedelectrode)。并结合听觉传入神经病变模型评价该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 方法  12只白色Leghorn鸡平分为KA组 (经鼓阶灌注kainicacid ,选择性地破坏耳蜗传入神经树突 )和正常组 (不做耳蜗灌注 )。暴露鸡的左侧圆窗 ,在其骨缘内钻孔后植入银球电极。测定电极植入后即刻 (给药前 )、1d和 1,2 ,4周的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CAP)。结果 同一动物各次CAP波形重复性好 ,两组动物的振幅、潜伏期和听反应阈均达到满意的稳定性。讨论 与传统的圆窗膜电极比较 ,圆窗埋植电极植入部位与基底膜的相对位置较恒定 ;组织愈合后 ,电极更不会移位 ,确保了测量数据的稳定性。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 ,改善了振幅的稳定性以后 ,使振幅成为听神经动作电位的一项灵敏而可靠的观察指标。本文详细介绍电极安装方法、检测结果 ,讨论与CAP记录有关的问题。
孙虹丁大连R.J.Salvi
关键词:动物实验
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体会被引量:25
1996年
为总结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经验,对鼻窦内窥镜手术69例(121侧次,均为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14~68岁。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14例(25侧次),全筛窦开放术33例(59侧次),全蝶筛窦开放术21例(36侧次),蝶窦开放术1例(1侧次)。辅以上颌窦根治术23例(36侧次)。随访3~20个月。术后鼻塞完全消除者57例(57/59);头痛完全缓解者51例(51/56);脓涕完全消失者35例(35/54);嗅觉完全或部分恢复者26例(26/4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期内鼻息肉残留和复发率为12.39%。重点讨论了手术适应证、术前CT扫描。
孙虹谭国林肖健云李舜农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炎
影响鼻咽癌放疗后长期生存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采用过程CROSSTABS的统计方法对放疗后生存10年以上与5年以下死亡的鼻咽癌病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各入选因素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原发病灶类型、经济状况、精神状况、临床分期、颅神经症状、年龄及疗后VCA-IgA滴度与鼻咽癌的生存有相关性。有争议的性别及病理类型与生存无明显相关。
谭国林李舜农孙虹曾益慈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被引量:78
1998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口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谭国林孙虹陈江波蒋明
关键词:鼻息肉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