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维晔

作品数:60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手术
  • 19篇入路
  • 13篇动脉
  • 13篇切除
  • 13篇出血
  • 12篇外科
  • 12篇脑出血
  • 11篇动脉瘤
  • 11篇高血压
  • 11篇垂体
  • 10篇血管
  • 10篇内镜
  • 10篇高血压脑出血
  • 9篇垂体瘤
  • 8篇手术治疗
  • 8篇肿瘤
  • 7篇神经内镜
  • 7篇外科手术
  • 7篇畸形
  • 6篇单鼻孔

机构

  • 33篇连云港市第一...
  • 27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60篇孙维晔
  • 57篇王富元
  • 48篇李爱民
  • 37篇马逵
  • 36篇陈军
  • 36篇施辉
  • 36篇刘希光
  • 32篇陈覃
  • 28篇江伟
  • 26篇吴海滨
  • 21篇颜士卫
  • 21篇司宪平
  • 17篇李宁
  • 10篇周辉
  • 7篇周辉
  • 3篇许祥飞
  • 3篇夏咏本
  • 1篇孙勇
  • 1篇张洪伟
  • 1篇俞文华

传媒

  • 11篇临床神经外科...
  • 6篇河南外科学杂...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临床研究
陈军刘希光孙维晔周辉李宁马逵陈覃司宪平李爱民吴海滨颜士卫施辉王富元江伟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
2004年
目的 :总结治疗 2 46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的体会和疗效。方法 :对我科 2 0 0 0年 5月~ 2 0 0 4年 5月收治的 2 46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 2 46例 ,存活 177例 ,根据GOS评分方法进行预后判断 ,良好 84例 ,中残 62例 ,重残 3 1例 ,死亡 69例。结论 :大骨瓣开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能彻底减压 ,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刘希光李爱民李宁江伟吴海滨孙维晔周辉马逵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大骨瓣开颅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von Hippel-Lindau病(附2例家系报告)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von Hippel—Lindau病(VHIM)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6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7例VHLd患者进行CT、MRI、检查和手术治疗,并进行家系调查。结果:7例患者均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织细胞瘤,同时合并有视网膜血管瘤、肾囊肿等。4例患者有明确家族史。显微手术全切除6例,痊愈出院;次全切除1例,术后1月死亡。结论: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VHIM的检查极其敏感,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应长期随访,并防止遗漏颅外病变。
施辉江伟周辉孙维晔马逵陈覃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网织细胞瘤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24例
2001年
对 2 4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经翼点入路开颅 ,采用显微技术 ,充分解剖鞍区各脑池 ,利用其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 4例 ,次全切 11例 ,大部切除 5例 ,部分切除 2例 ,全切次全切率达 6 7%。术后尿崩 1例 ,癫痫 1例 ,高热 1例 ,复发 2例 (8% ) ,无死亡病例。结果表明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巨大型垂体瘤是提高全切次全切率、降低死亡率。
王富元司宪平陈覃陈军李爱民俞文华孙维晔
关键词:垂体腺瘤翼点入路手术疗法垂体肿瘤
颅内动脉瘤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继发脑缺血性脑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128例患者的130个动脉瘤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术后根据相应部位有无脑功能障碍,CT检查阻断血管供应区有无新鲜梗塞灶为标准判断是否造成缺血性脑损伤,并将性别、年龄、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手术时机、阻断部位、时间、次数、方式、术中破裂、有无高血压、高血糖、载瘤动脉硬化斑块等14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动脉阻断后可能导致缺血性损伤的原因。结果在130个动脉瘤中,共临时阻断166次,平均每个动脉瘤阻断1.28次,阻断时间为3~45min,平均每个动脉瘤阻断时间约为(9.8±7.8)min,有18例术后出现与载瘤动脉阻断有关新的脑缺血灶(14.0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蛛网膜下腔出血、阻断时间≥20min和动脉硬化斑块对术后发生脑缺血具有较高危险性(均P<0.05)。结论载瘤动脉临时阻断继发缺血性脑损伤与阻断部位、阻断时间、阻断方式、侧支循环的个体差异、病人术前状况等因素有关。阻断时间<20min,临时载瘤动脉阻断是安全的。
陈军李爱民陈覃司宪平吴海滨颜士卫施辉王富元江伟刘希光孙维晔周辉李宁马逵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脑缺血
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2007年
目的 探讨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 Ⅰ型畸形操作要点.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用咬骨钳咬开下项线至枕大孔后缘及寰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脊膜和蛛网膜.显微镜下对下疝小脑扁桃体弱电流电凝或软脑膜下切除,开放正中孔直至第四脑室底,打通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切开脊髓中央管口假膜,修补硬脑脊膜及蛛网膜,重建枕大池.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发现30例有脊髓中央管口假膜.术后随访3个月~5年,感觉及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MRI复查6例脊髓空洞症消失,30例缩小.结论 后颅凹减压、显微镜下开放第四脑室正中孔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相通、开通脊髓中央管口,是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的关键.
陈军李爱民吴海滨颜士卫施辉王富元孙维晔江伟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枕大池
经膜髓帆入路切除桥脑背侧海绵状血管畸形
施辉周辉王富元孙维晔
ONYX液态栓塞剂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nyx 胶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Onyx 胶对110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2例为巨大血管畸形, 10例位于功能区。分析其血管构筑;栓塞技巧等。4例因有高流量的脑动静脉畸...
陈军李爱民吴海滨颜士卫施辉王富元江伟刘希光孙维晔周辉李宁马逵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栓塞剂
文献传递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直视下切除垂体瘤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2例经CT和MRI诊断的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经单鼻孔入路直视下予以切除。结果:全切9例,近全切3例。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尿崩3例。4例内分泌检查正常,7例视力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微创、全景化视野等优点,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
刘希光李爱民李宁夏咏本王富元孙维晔马逵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
神经导航引导下内镜经蝶入路切除鞍上型巨大垂体瘤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用于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007-03—2013-11间收治的32例鞍上型巨大垂体肿瘤实施神经内窥镜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经鼻蝶手术切除。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24倒,近全切除6倒,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5例出现尿崩症,其中1例需长期口服弥凝,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技术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肿瘤,具有对鼻腔正常结构损伤小、暴露清楚等特点,特别是对于传统显微镜手术不能暴露的鞍上结构显露满意。结合导航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马逵王富元孙维晔
关键词:内镜神经导航经鼻蝶手术垂体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