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飞
- 作品数:50 被引量:276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强甜味剂三氯蔗糖的合成被引量:2
- 2008年
- 以蔗糖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蔗糖-6-乙酸酯,进而经氯化、脱酰基合成三氯蔗糖,该工艺路线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反应条件温和,对最终产物三氯蔗糖进行脱色和纯化,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确认其结构。
- 罗晔许磊孙晓飞
- 关键词:蔗糖-6-乙酸酯三氯蔗糖
- 一种萃取蚕蛹油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油脂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蚕蛹中提取蚕蛹油的方法。该方法将蚕蛹在萃取温度为55℃、萃取压力为25Mpa的条件下用超临界CO<Sub>2</Sub>流体萃取,然后在分离温度为50~65℃、分...
- 孙晓飞谢梅林司马杨虎黄仙智
- 文献传递
- 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3个模型观察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和炎症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5、10、20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片肿胀;也可显著抑制纸片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使血清和炎症液中PGE2含量减少,NOS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11-脱氧甘草次酸钠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朱茉莉朱路佳秦正红孙晓飞梁中琴
- 关键词: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小鼠
- 前药——一种可靠的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被引量:6
- 2004年
- 综述了近年来前药的发展状况 ,并评价了各类前药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前药技术作为一种可靠的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不仅能减少药物的口服剂量 。
- 孙晓飞王淑萍
- 关键词:前药口服剂量偶合物
- 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钠盐的制备及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并研究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无水乙醇条件下,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钠盐。并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纸片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及气囊性滑膜炎3个模型观察甘草次酸钠、11-脱氧甘草次酸钠的抗炎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和炎症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所得钠盐通过熔点、红外、紫外等表征其结构。10、20、4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也可显著抑制滤纸片所致小鼠慢性肉芽肿,可使血清中PGE2含量减少。10、4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能使炎症液中的PGE2含量减少。在血清和炎症液中,10 mg/kg的11-脱氧甘草次酸钠可使NOS活性和NO的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的钠盐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吸收性,改善了相应的药理作用。其中11-脱氧甘草次酸钠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和NO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罗晔朱茉莉孙晓飞梁中琴
- 关键词:甘草次酸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
- 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和熊果酸水溶性钠盐的制备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11-脱氧甘草次酸以及熊果酸等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钠盐。方法:在无水乙醇条件下,将它们与氢氧化钠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钠盐。结果:所得钠盐通过熔点、红外、紫外等表征其结构。结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钠盐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类化合物的水溶性,改善了相应的药理作用。
- 罗晔孙晓飞许琼明
- 关键词:甘草次酸熊果酸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 生姜油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生姜油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复制慢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生姜油的抗肝纤维化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含量,光镜观察急性肝损伤和慢性肝纤维化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生姜油可显著降低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ALT和AST水平(P<0.05,P<0.01);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和LN含量(P<0.01);明显升高肝纤维化大鼠TP、Alb水平(P<0.01);光镜下生姜油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抑制慢性肝纤维化时肝假小叶的形成和胶原纤维沉积(P<0.05,P<0.01)。结论生姜油可抑制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形成。
- 耿涛谢梅林孙晓飞
- 关键词:肝硬化生姜透明质酸
- 蛇葡萄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对蛇葡萄(Ampelopsis sinica(Miq.)W.T.Wang)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运用IR、1H-NMR、13C-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β-谷甾醇、香草酸、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表儿茶素、芹菜素、山柰酚、5,7,3′,4′-四羟基黄酮-3-O-6″-鼠李糖苷、芦丁。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
- 龚雪龙汪俊孙晓飞
- 关键词:化学成分Β-谷甾醇黄酮有机酸
- 去甲斑蝥素硫脲类衍生物的设计及合成被引量:3
- 2010年
- 寻找新型抗惊厥化合物,设计合成了标题化合物。6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并优化了合成反应的条件。
- 魏初铨孙晓飞李泳秀
- 关键词:抗惊厥去甲斑蝥素硫脲Γ-氨基丁酸
- 药用活性成分的植物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植物酶进行生物转化已成为药用活性成分研究的重要手段。植物酶的多样性、特异性为药用活性成分生物转化提供了可能,其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并将在医药产业中得到应用。综述了植物酶生物转化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植物转化酶的提取、纯化及固定化方法,重点归纳了植物酶生物转化的类型及活性产物。
- 郭玉婷王剑文孙晓飞周建芹
- 关键词:生物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