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显俊 作品数:12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江苏省博士生创新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化学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爆炸焊接TA1/Al复合管的界面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2012年 采用爆炸焊接工艺对TA1管材及Al管进行了爆炸复合。利用SEM、XRD对复合管结合区形貌及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复合管的结合强度及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并进行了轴向压缩、径向压扁试验。结果表明:直线状及波状界面同时存在于过渡区;过渡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元素扩散现象;界面结合强度不低于纯铝剪切强度;轴向压缩、径向压扁后的复合管试样均未出现分层,说明TA1/Al复合管坯界面结合性能优异,可以承受大的塑性变形。 郭训忠 陶杰 袁正 张立伍 孙显俊爆炸焊接316L不锈钢/Al复合管的界面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爆炸焊接工艺对316L不锈钢管及铝管进行了爆炸复合。利用SEM,XRD对复合管结合区形貌及相组成进行了研究;测试了复合管的结合强度及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并进行了径向压扁及弯曲成形试验。结果表明:直线状及波状界面同时存在;过渡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元素扩散现象并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结合强度为75M Pa,过渡区的显微硬度最高;压扁及推弯试验后的复合管未出现分层,制备出的复合管结合性能优异,可以承受大的塑性变形。 郭训忠 陶杰 孙显俊 张立伍Fe/Al复合管液压胀形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2010年 为研究液压胀形过程中双金属复合管件的成形性能,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Fe/Al双金属复合管液压胀形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内压和摩擦对复合三通管件减薄率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纯铁层和纯铝层之间的壁厚减薄率分布差异。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对Fe/Al双金属复合管进行了成形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形过程中纯铁层和纯铝层之间结合良好,通过调节摩擦系数和内压力大小可以控制Fe/Al双金属复合正三通管件的成形质量。 孙显俊 陶杰 郭训忠 张立伍关键词:复合管 三通管 液压胀形 数值模拟 核电用高性能无缝管件冷成形关键技术 陶杰 李鸣 郭训忠 熊晓燕 汪涛 徐九华 丁月霞 刘红兵 胡立兵 巫达生 高霖 孙显俊 采用该成果制备核电用高性能无缝管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在核电用大尺寸、超大尺寸、超薄、超厚壁不锈钢、马氏体钢、哈氏合金、钛合金的管件的成形上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产生更加显著的...关键词: Bonding properties of interface in Fe/Al clad tube prepared by explosive welding 被引量:19 2011年 A Fe/Al clad tube was prepared by explosive welding.Then the bond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e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compression,flattening and compression-shear test.The test results exhibit that the clad tubes possessing good bonding interface have higher shear strength than that of pure aluminum and can bear both axial and radial deformation.The original interface between aluminum layer and ferrite layer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d tubes with good bonding properties possess the interface in wave and straight shape.The Fe/Al clad tube was used to manufacture the T-shape by hydro-bulging.It is found that the good-bonding interface of the Fe/Al clad tube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shape. 孙显俊 陶杰 郭训忠关键词:INTERFACE 爆炸法制备铁/铝双金属复合管的界面组织与结合强度 被引量:6 2011年 为研究爆炸法制备铁/铝双金属管复合界面的结合情况,通过压剪试验测试了该界面的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界面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并讨论了退火热处理对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管中部实现了铁和铝的波状焊合,过渡层较窄,界面处未观察到明显的金属间化合物;界面的结合强度高于铝基体的抗剪强度;退火处理能够明显改善界面的元素分布,当采用400℃以下退火时不会明显降低界面的结合强度。 孙显俊 陶杰 郭训忠 张立伍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精密不锈钢基板冷轧成形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压下量及前后张力对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用不锈钢基板轧制过程中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增加压下量有利于表面应力的均匀分布,且可减少轧制道次,但过大压下量容易导致不均匀塑性变形;采用后张力稍大于前张力的轧制工艺,可使基板应力分布趋向均匀,当前后张力值分别为40 kN和58 kN时,应力分布均匀且板内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小。研究表明,采用后张力稍大于前张力、压下率控制在30%以内的轧制工艺,可保证薄板应力值较小且分布均匀。最后,在模拟结果的指导下,成功轧制得到厚0.25 mm的不锈钢基板,其厚度分布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且粗糙度满足基板的使用要求。 何雪婷 陶杰 孙显俊 郭训忠 李华冠关键词:不锈钢薄板 数值模拟 应力 压下量 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注塑件翘曲变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零部件的美观性和舒适性越来越受重视。汽车中大量内外饰塑件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造的,但是该工艺制得的注塑件往往存在翘曲变形的缺陷。人们研究注塑件翘曲变形时通常通过定性分析来优化工艺参数从而减小翘曲变形的... 孙显俊关键词:聚丙烯 热塑性弹性体 注塑工艺 翘曲变形 Ti/Al双金属三通管件冷成形及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多道次液压胀形工艺制备了Ti/Al双金属三通管件。研究了内压力对Ti/Al双金属三通管件胀形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双金属三通管件液压胀形的内压力公式,对双金属管液压胀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研究了Ti/Al双金属管爆炸焊接后和三通管件胀形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并制定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检测了Ti/Al双金属三通管件的支管高度、壁厚分布以及界面结合情况。经过三次胀形成形,成功制备了内外层壁厚分布均匀,支管高度合格,高质量的Ti/Al双金属T型三通管件。 张立伍 陶杰 郭训忠 李鸣 孙显俊关键词:液压胀形 复杂几何体注塑制品翘曲变形模拟仿真 被引量:11 2015年 注塑成型制品的翘曲变形作为评定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提高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塑件翘曲变形预测精度,对聚丙烯基热塑性弹性体(Thermal plastic olefin,TPO)分别进行了拉伸加载-卸载实验、压力-体积-温度(Pressure-volume-temperature,PVT)实验、复杂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测量和数值模拟。材料的PVT曲线显示冷却过程中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会发生非线性变化。拉伸应力应变曲线表明,材料未表现出明显的屈服,应变速率越大则弹性模量就越大,而在卸载时弹性模量小于初始弹性模量,并随总应变极限的增加而减小。修正Chaboche粘塑性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对各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获得本构方程参数,编写子程序UMAT并嵌入到TPO复杂注塑制品的翘曲变形有限元模型中,所得模拟结果不仅能成功预测试样取样位置上翘曲变形的趋势,还能够发现在套筒位置和加强筋处的过度收缩。 孙显俊 苏旭明 毛江辉 Tibbenham Patricia 陶杰关键词:热塑性弹性体 注塑成型 翘曲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