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冉

作品数:40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甘蔗
  • 7篇基因
  • 7篇甘蔗品种
  • 5篇胁迫
  • 4篇光效
  • 4篇干旱
  • 4篇高光效
  • 3篇蛋白
  • 3篇花生
  • 3篇光合能力
  • 3篇包埋
  • 3篇侧芽
  • 2篇单叶
  • 2篇蛋白基因
  • 2篇滴灌
  • 2篇滴灌技术
  • 2篇地膜
  • 2篇淀粉
  • 2篇淀粉基
  • 2篇选育

机构

  • 39篇中国热带农业...
  • 4篇海南大学
  • 4篇嘉兴职业技术...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湛江市农业科...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 1篇湛江市金丰农...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0篇孔冉
  • 33篇苏俊波
  • 12篇罗炼芳
  • 8篇严程明
  • 8篇安东升
  • 7篇窦美安
  • 7篇徐磊
  • 7篇李栋梁
  • 4篇张树珍
  • 4篇刘洋
  • 4篇胡小文
  • 4篇刘洋
  • 3篇陈炫
  • 3篇郭婷
  • 3篇李晓君
  • 2篇武媛丽
  • 2篇高玉尧
  • 2篇张华
  • 1篇杨本鹏
  • 1篇罗俊

传媒

  • 7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中国糖料
  • 2篇甘蔗糖业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间作系统生产力分析及适宜品种筛选
2024年
为提升机械化宽行植蔗区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封行前控草减药与增效增收,以甘蔗单作为对照,选择7个花生品种和5个甜玉米品种开展配套农机的甘蔗宽行间作花生和甜玉米试验,对2种间作系统生产力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甘蔗的株高与行间间作甜玉米的株高呈负相关,与行间间种花生的株高呈正相关。与甘蔗单作相比,间种花生的甘蔗单茎重无显著下降,间种甜玉米的甘蔗单茎重显著下降;2种间作模式下甘蔗的分蘖数、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均表现为间作甜玉米显著高于间作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甘蔗田间糖锤度的影响不显著。间作甜玉米的田间糖锤度和穗产量分别以‘中农甜414’和‘华美甜9’最优,间作‘粤甜28’能够收获较高的产量和农田秸秆输入量;间作‘湛油1155’‘热红1’和‘湛油1155’‘湛油75’‘湛油62’分别获得最优的花生仁产量和出油率。间作系统纯收益增幅在30%以上的处理表现为间作‘中农甜414’>‘华美甜9’>‘ZGP113’>‘湛油1155’,但间作‘华美甜9’和‘ZGP113’的甘蔗减产率分别比间作‘中农甜414’和‘湛油1155’提高13.73和4.37个百分点,因此适宜间作的甜玉米和花生品种分别为‘中农甜414’和‘湛油1155’。综上,间作‘中农甜414’甜玉米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且农田秸秆碳输入量大,但甘蔗显著减产,若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则不利于保守糖料红线;间作‘湛油1155’和‘ZGP113’能够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甘蔗产量降幅较小,且豆科固氮与秸秆碳输入有助于耕地质量提升。
安东升安东升严程明赵宝山孔冉苏俊波孔冉
关键词:甜玉米花生
一种用于甘蔗不同节位侧芽包埋制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甘蔗不同节位侧芽包埋制片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包埋切片技术领域,包括(1)样品取材固定、(2)软化、(3)脱水、(4)置换、(5)渗透、(6)包埋、(7)修块、(8)切片、(9)展片、粘片、(10)染色等步...
李栋梁苏俊波孔冉罗炼芳 沈炜棠
热甘1号
苏俊波孔冉刘洋徐志军雷新涛罗炼芳
热甘1号,以CP94-1100为母本,新台糖22号(又称:ROC22)为父本,适宜在粤西地区种植,新植和宿根产量都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加7%-16%;平均含糖量为14.1%-14.3%,与对照大致持平;在形态学、抗病性和...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甘蔗机械化收获后的宿根性能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为了探讨机械化收获后甘蔗的宿根性能,筛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品种,本文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集成示范品种为主要供试材料,分析了土壤紧实度与甘蔗宿根萌芽率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各品种间机械化收获后宿根性能表现。结果表明,机械化收获的土壤紧实度显著高于人工收获,甘蔗的宿根发株率与土壤的紧实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供试品种当中,桂糖31号、福农38号、柳城05-136、柳城03-1137、粤甘24号等几个品种在机收后土壤紧实度较高的情况下宿根发株率相对较高,表现出了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性能。
苏俊波孔冉罗炼芳李栋梁
关键词:甘蔗机械化宿根
1960-2020年海南岛气温、降水及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被引量:9
2023年
探究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可为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0-2020年海南岛7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MK)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海南岛近61 a气温、降水及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海南岛年平均气温以0.22℃/(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年平均降水量以33.66 mm/(10 a)的速率不显著增加,ET0以-0.30 mm/(10 a)的速率轻微下降。MK检验表明气温序列未发生突变,而降水和ET0序列存在突变现象。小波分析表明气温存在55 a的变化主周期,降水和ET0存在56 a的主周期。在不同季节,气温均显著上升,降水和ET0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在空间上,海南岛气温以中部琼中为低值中心向周边沿海地区增加,东南部气温整体高于东北部;降水量以中部琼中为中心向周边沿海地区减小,ET0呈从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研究表明近61 a海南岛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对全球变暖响应显著。预测未来几年气温、降水和ET0将处于偏低期,这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等产生影响。
赵宝山严程明苏俊波苏俊波张彪孔冉
关键词:气候变化参考作物蒸散量气温降水量突变检测小波分析
一种甘蔗茎侧芽组织纵切的包埋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甘蔗茎侧芽组织纵切的包埋模具,包括基本模板及设置在所述的基本模板一侧端面上的包埋孔,所述的包埋孔为间隔设置的多组,还包括加高模板,在所述的加高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包埋孔相对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
李栋梁苏俊波孔冉罗炼芳沈炜棠
热甘1462
孔冉苏俊波罗炼芳李栋梁
甘蔗糖长期占全国食糖总量90%以上,但中国主产区的甘蔗品种单一化非常严重,且熟期布局不合理。因此,选育性状优良新品种,以遗传异质性优良品种形成品种多系布局,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热甘1462,以粤糖91-976为母本,粤...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甘蔗中硅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基因型差异
2024年
【目的】探明硅在甘蔗植株中的分布特征和筛选硅高效吸收积累的甘蔗基因型。【方法】本研究以23个基因型甘蔗为供试材料,测定成熟期甘蔗各器官中硅的分布与积累特征,并比较不同基因型甘蔗对硅的吸收积累差异。【结果】硅含量在甘蔗各器官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布趋势为:叶片>叶鞘>根系>蔗蔸>蔗皮和蔗髓。叶片和叶鞘的硅含量均在甘蔗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以植株中部最高。甘蔗植株各器官的硅积累量分布趋势为:叶片>叶鞘>蔗蔸>蔗髓>蔗皮>根系,硅积累量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其中叶片和叶鞘的在植株中占比较大,二者之和达到59.88%~72.42%。硅含量和硅积累量均在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供试甘蔗基因型中‘德蔗07-36’、‘柳城05-136’和‘粤糖50号’表现出对硅更为高效的吸收和累积特征。甘蔗生物量与硅含量间相关性密切,其中地下部植株生物量分别与蔗叶、蔗茎硅含量间显著正相关(R^(2)=0.63,P<0.01;R^(2)=0.50,P<0.05)。【结论】硅在甘蔗植株上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地上部,其中蔗叶(叶片+叶鞘)的硅含量和硅积累量最高。甘蔗植株对硅的吸收积累存在基因型差异,具有较为发达的地下部生物量有助于促进甘蔗对硅的吸收累积。
林兆里袁徐澜姚俊丽孔冉李诗燕张华罗俊
关键词:甘蔗基因型
植物A20/AN1型锌指蛋白基因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在植物中,锌指蛋白是一类庞大的转录调控因子家族,可以通过与核酸或蛋白质结合来行使功能,参与多个生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A20/AN1型锌指蛋白与植物的非生物逆境应答密切相关。介绍植物A20/AN1型锌指蛋白基因功能和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植物A20/AN1锌指蛋白基因家族未来的研究趋势作出分析。
李晓君武媛丽孔冉杨本鹏张树珍
关键词:锌指蛋白非生物胁迫
一种甘蔗干旱胁迫的田间快速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干旱胁迫的田间快速诊断方法,所述甘蔗生产中干旱的快速诊断方法步骤首先先进行材料和测定指标及试验设计,而材料和测定指标及试验设计分为有以下试验:试验一:桶载试验1;试验二:桶栽试验2;试验三:大田种植;...
安东升严程明徐磊孔冉苏俊波窦美安徐志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