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强
- 作品数:30 被引量:22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食管癌不同大小照射野放疗的临床结果及其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使用扩大野照射食管癌,企图最大限度消除漏照发生率,从而提高食管癌的放疗疗效。方法对80例食管癌进行常规野和扩大野放疗随机前瞻性研究。常规组前野6cm×15cm垂直照射,二后斜野5cm×15cm成角照射,每周照射5次,总量70.2Gy/39次共56天。扩大野组病灶≤5cm无外侵征象者前野7cm×15cm,二后斜野6cm×15cm,病灶>5cm或任何长度有外侵征象者前野8cm×15cm,二后斜野6cm×15cm每周照射5次,45Gy/25次后缩野至10cm~12cm宽度不变,继续照25.2Gy/14次,总量70.2Gy/39次共56天。结果常规组1~3年食管癌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62%、49%、43%和62%、46%、46%,扩大野组1~3年食管癌局部病灶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4%、74%、74%和72%、55%、49%。扩大野组的局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9。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41。结论扩大野照射食管癌能明显提高其局控率。
- 吴根娣杨焕军姚伟强王若峥施学辉
-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疗法
- 诱导化疗加外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39例
- 2001年
- 宋维舒姚伟强
- 关键词:中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外放射治疗
- 中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 分析中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 对1992 年1 月至1995 年10 月行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 综合组) 的22 例和单纯放疗( 单放组) 的28例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具可比性。单放组每周照5 次,每次DT1-8 ~2-0Gy,总量50~60 Gy5~6-7 周;综合组动脉灌注化疗,每次5Fu1.0 g、MMC10 mg、DDP60 mg,每4 周一次,平均2-3 次人,同期放疗方案同单放组。结果 腹痛、黄疸的症状缓解率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单纯放疗组黄疸改善时间较短(P< 0-05) ;有效率(CR+ PR)综合组为68-2% ,单放组为35-7% ;1 ,2,3 年生存率综合组和单放组分别为75-3 % 、36-8% 、25-4% 和51-3% 、22-6% 、8-7 % ,综合组明显好于单放组。结论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
- 刘秀英陈俊强姚伟强林祥松
- 关键词:胰腺肿瘤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动脉灌注化疗
- 食管癌的同期放疗与化疗被引量:3
- 1999年
- 赵快乐施学辉姚伟强
-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疗法药物疗法
- 云芝糖肽对放疗中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1993年
- 1990年至1991年对100例食管癌采用云芝糖肽(PSP)加放疗和单纯放疗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淋巴细胞T_3、T_4、T_4/T_8比值,NK和IL-2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正常人,抑制性淋巴细胞T_8上升。放疗后,单纯放疗组T_4、NK和淋巴细胞转化率、T_4/T_8比值进一步下降,T_8上升,表明放疗抑制患者免疫功能;而PSP+放疗组上述参数改变不明显,提示PSP对放疗中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PSP无明显毒副作用。
- 施学辉姚伟强刘泰福
- 关键词:食管癌云芝糖肽免疫
- 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吴东平姚伟强王建芳孙彩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加速超分割
- 辐照及中药对接种裸鼠的人体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
- 1989年
- 把人体的肿瘤直接接种于裸鼠,可形成具有人类肿瘤主要特征的附生组织,而成为研究人类肿瘤的理想模型。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这类附生于裸鼠体的人体肿瘤的众多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各种临床表现,有利于快速获得原来靠人工处理所难以胜任的大量科学数据。实验方法及数据来源本实验应用雌性BALB/c nu/nu小鼠,鼠龄为6~8周,饲养于SPF条件的裸鼠室,直接从肝癌患者手术取样,移植到裸鼠体。接种后,测定每一肿瘤的最大长征(a)和短径(b),然后按公式V=a×b2×π/6计算肿瘤体积。实验分组:共6个组,即对照组;辐照组(10Gy钴60Co一次性肿瘤辐照);脾虚组(喂大黄、芒硝合剂一周,建立脾虚模型);健脾组(在建立脾虚模型后,喂健脾合剂一周,以后隔日喂大黄、芒硝合剂和健脾合剂);健脾加辐照组;脾虚加辐照组;辐照动用药剂量与相应组相同,每组有4~6个肿瘤。观察时间为35~46天。
- 周决曹世龙姚伟强
- 关键词:脾虚模型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
- 食管癌后程加速放疗合并全身化疗40例分析
- 1999年
- 后程加速放疗用以提高食管癌局控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地位。选择40例不宜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应用本法治疗。后程加速采用同时小野加量技术,使平均剂量达68.4Gy,在46d内完成。其中70%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结果:T1、T2、T3期患者3a累计局控率分别为73%、48%、36%,3a无局部复发累计生存率分别为41%、24%、9%。多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及总治疗时间为生存率独立预后因子,而新辅助化疗非预后因子。结论:后程加速放疗对较早期食管癌有价值,而新辅助化疗未显示出优势。
- 陈德玉薛辉姚伟强
- 关键词:食管肿瘤加速超分割新辅助化疗
- p5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6年
- 目的研究p5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食管癌外科切除标本,用亲和素一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p53的表达,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预后的指标。结果食管癌中p53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8.2%。其表达水平与病灶长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p53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P53表达是反映食管癌预后的较好指标。
- 夏长华胡巧英姚伟强韩企夏
- 关键词:食管肿瘤基因表达预后
- ERD概念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1年
- 八十年代后期起国外已基本不再采用NSD公式,包括由NSD公式推衍的TDF和CRE等公式,代之而用线性二次方程公式(即α/β模式),但α/β模式有一重大缺陷,就是没有包括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即它没有把组织的增殖因素考虑在内。大多数情况下,在整个治疗时间过程中,肿瘤和/或早期反应组织通常均能至少产生一次再增殖。为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尽可能缩短整个放疗的时间,因此目前不少放疗学家竭力提倡加速超分割治疗方案。
- 姚伟强何少琴刘泰福
- 关键词:ERD影响因素耐受量标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