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恒强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气象减灾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暴雨
  • 2篇汛期
  • 2篇流场
  • 1篇低纬
  • 1篇低纬度
  • 1篇低涡
  • 1篇低涡切变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影响
  • 1篇预测概念模型
  • 1篇云图
  • 1篇切变
  • 1篇热带
  • 1篇热带对流
  • 1篇纬度
  • 1篇卫星云图
  • 1篇雷暴
  • 1篇雷暴活动
  • 1篇雷电
  • 1篇雷电活动

机构

  • 6篇广西气象减灾...

作者

  • 6篇吴恒强
  • 2篇高安宁
  • 1篇梁隽玫

传媒

  • 2篇广西气象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低纬度环竟风场特征结合卫星云图作广西暴雨过程预报方法研究
高安宁陈见吴恒强陆丹陈业国
广西处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气象要素分布较为均匀,在作暴雨过程预报时,依靠环境风场的分析,比依靠气压(高度)场的分析更能确定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这对提高分析暴雨过程强度预报显得更为重要。该项目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学和统...
关键词:
关键词:暴雨预报卫星云图
汛期广西低涡切变暴雨的流场型式特征分析
低涡切变是夏半年影响广西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利用热带地区1996-2002年4-9月逐日的风矢量场分解得到uv分量并绘制出流线图。通过对37例影响广西低涡切变暴雨的流场型式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盛夏中低...
高安宁陈见吴恒强
关键词:低涡切变暴雨
文献传递
流场中的奇异线(点)特征与汛期广西暴雨分析
在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气象要素分布较为均匀,气压、蒿度、温度的水平梯度比中纬度地区要小的多。除热带气旋外,气压(高度)场和天气分布的关系常常不明显,大多数的天气尺度系统很弱而不易确定,因而造成一些暴雨过程的漏报或强度预报偏...
高安宁吴恒强陈见
关键词:暴雨分析
文献传递
广西雷暴活动特点分析被引量:40
2004年
根据气象台站的雷电观测记录,分析广西境内雷电活动的基本特点,认为广西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与中南半岛多雷区相连,是以马来半岛、澳洲北部为中心的雷暴高发区的向北延伸。2月份,伴随着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压,初雷自北向南开始;终雷出现在10月中下旬,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南撤、东南季风撤出大陆的日期相一致。ITCZ的影响是广西成为多雷区的主要原因。平均雷暴日数的峰值就出现在ITCZ影响广西最多的8月份。地形对雷电活动有明显影响,广西地形的弧形山结构明显地改变着雷暴活动的空间分布。十万大山的抬升、来自南海、琼州海峡和北方的气流不同形式的辐合以及海岸线走向产生的"壁角效应"共同作用使东兴的雷暴日数和雨量一样居全区之冠。季风资料分析表明,南海强夏季风年广西的雷电活动比弱夏季风年频繁。
吴恒强
关键词:雷电活动地形影响
南海夏季风强弱年环流形势与热带对流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利用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对南海强夏季风年和弱夏季风年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夏季风爆发前的1月份或是夏季风盛行的7月份,强弱夏季风年的平均经圈环流和平均纬圈环流都有明显差异。在强夏季风年,1月份的哈特莱环流、7月份的瓦克环流和季风经圈环流都比弱夏季风年同期的明显。强夏季风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弱夏季风年明显偏弱。利用OLR资料分析强夏季风年(1981年)和弱夏季风年(1983)4~9月份赤道东印度洋和南海对流活动的季节内振荡,发现在南海强夏季风年,季节内振荡的次数偏少而强度偏强,在弱夏季风年,季节内振荡的次数偏多而强度偏弱。相比之下,在南海强夏季风年,赤道东印度洋的季节内振荡比南海的更具典型性。
吴恒强梁隽玫
关键词:热带对流
强弱南海夏季风年广西的天气及预测概念模型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研究(1997~2000)的成果资料,对强弱南海夏季风年广西的天气作了对比研究,主要分析了雨季开始、年雨量分配及丰欠、热带气旋活动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个简单的预测概念模型,可供业务工作者在制作年景预测上参考。
吴恒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