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
- 作品数:30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茶多酚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茶多酚组、DEN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试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DEN和二乙基氨基芴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之后断颈处死大鼠取肝组织作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组化染色,并测定肝细胞浆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和肝组织中GSTA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茶多酚组单位面积γ-GT阳性灶的总面积和个数均明显少于DEN对照组(P<0·01);茶多酚组的GST活性和GSTA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EN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茶多酚可通过调节GST活性达到预防和抑制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的目的。
- 韦世秀李牡艳吴华刘成军
- 关键词:癌前病变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肝癌中B-my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B-myb mRNA表达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系统,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B-myb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B-myb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B-myb mRNA在肝癌组织(0.0375±0.0168)及癌旁肝组织(0.0353±0.0128)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0.0265±0.0099)中的表达水平(P<0.05),而在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yb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明显有关,而与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该方法克服了传统PCR只能定性检测而不能定量检测的缺点,为研究B-myb在HCC中的表达提供了定量方法。B-myb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吴华曹骥杨春李丽萍欧超潘南海段小娴李瑗苏建家岳惠芬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B-MYB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基因多态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基因RS12506899、RS16849384、RS7688274,三位点基因型在广西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候选基因型对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间行肝癌切除手术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77例。提取组织DNA,Taq-man法进行基因分型。对各组基因型间AFP水平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基因型各组间AFP水平、肿瘤直径、乙肝表面抗原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肝硬化的HCC患者AFP水平高于合并肝硬化的HCC患者(P=0.04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提示P53抗体阳性程度越高,其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10)。结论:在本组人群中,AFP候选基因型与HCC患者的AFP水平及其临床参数不相关;P53阳性者预后较差。
- 莫国辉黄健旅梁毓黎殿德于龙刘征涛齐鲁楠覃晓彭民浩肖开银李佳荃吴华彭涛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甲胎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
- 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的微卫星DNA鉴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技术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囊胚的鉴定。方法根据Mouse Genome Database设计小鼠微卫星DNA多态聚合酶链反应引物,提取近交系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囊胚、供体BALB/c小鼠、受体C57BL/6小鼠及昆明小鼠的基因组DNA,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4个微卫星位点DNA片段,即D3Mit28、D11Mit258、D12Mit136及D14Mit50。对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结果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可扩增微量基因组DNA,通过微卫星DNA序列的扩增,证明核移植囊胚的微卫星DNA与供体细胞完全相同,而与受体细胞或者对照细胞无亲缘关系。结论体细胞核移植囊胚基因组来源于供体BALB/c小鼠。
- 覃敏何敏宣强莫林键吴华莫曾南
- 关键词:疾病模型微卫星DNA
- 眼镜蛇毒体外抗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Cobra venom)体外抗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活性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眼镜蛇毒作用于NACC细胞,应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法(ATP-TCA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实验显示眼镜蛇毒对体外培养的NAC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用浓度2.0 mg/L的眼镜蛇毒处理癌细胞48 h后,试验组细胞凋亡率(52.4%)显著高于对照组(5.7%)。HE染色观察到眼镜蛇毒作用NACC细胞后其形态发生改变。结论:眼镜蛇毒能抑制NACC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刘成军韦世秀李牡艳吴华李佳荃
- 关键词:眼镜蛇毒细胞凋亡
- 中华眼镜蛇毒诱导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报告被引量:6
- 2006年
- 刘成军韦世秀李牡艳吴华
- 关键词:癌细胞凋亡眼镜蛇毒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实体肿瘤药物敏感
- 广西眼镜蛇毒中降压因子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从广西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降压因子(HF)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将SHR和正常大鼠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及HF低、中、高3个剂量组(40、80、160μg.kg-1)共5组(n=6) ,静脉注射相应试药,采用BL-420生物信号分析系统测定大鼠收缩压。结果: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HF均能降低SHR和正常大鼠收缩压,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最大降压值分别为20.9、23.91、30.58mmHg ,与给药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广西眼镜蛇毒中HF对SHR和正常大鼠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 韦世秀刘成军万瑞融李牡艳吴华
- 关键词:广西眼镜蛇毒自发性高血压收缩压
- 一种臭氧消毒无残留传递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消毒无残留传递窗,包括电控箱和传递箱,电控箱的顶部连接传递箱的底部;电控箱的内部分别设有臭氧发生器、气泵A、分解管、还原箱和气泵B;还原箱内设有网箱,网箱内安装有还原剂;本实用新型采用臭氧替代传统...
- 吴华欧阳轶强沈菁莫钟香黄伟艳梁锦宁梁宁蒙柳青
- DNA修复蛋白RAD5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DNA修复蛋白RAD5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AD52蛋白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AD5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AD52主要表达于细胞核,胃癌组织中RAD5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76.67%(46/60)和6.67%(4/60),差异有显著性(P<0.01),蛋白免疫印迹的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一致.此外,RAD5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RAD5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他可能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胃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 刘坤杨小丽窦东伟吕文鑫李萍吴华吕小平何敏
- 关键词:胃癌DNA修复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
- 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环序列变异及其与生物表型的关系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env基因V3环序列变异及其与生物表型间的关系。方法从广西主要流行区收集来的50份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HIV-1 env基因片段并进行亚型鉴定,选择38份CRF01-AE重组型HIV-1毒株env基因V3环及邻近区域的序列进行系统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结果38份CRF01- AE重组毒株中36份与分离于广西地区的CRF01-AE.97CNGX2f和泰国代表毒株THCM240接近,另外2份与中非共和国代表株90CF402聚成一簇;CRF01-AE重组毒株V3环顶端四肽存在着4种类型: GPGQ、GPGR、GPGH和GPGA;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结果显示:71.05%的CRF01-AE重组毒株可能使用CCR5作为辅助受体,28.95%不能对其辅助受体的使用情况做出预测。结论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V3顶端四肽变异较大,而且大部分毒株可能为NSI型,这可为广西该毒株的防治和诊断试剂的更新提供参考。
- 罗皓梁浩邵一鸣张志勇邢辉卢灿健吴华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