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承庆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曾于2004年7月癫痫发作1次,此后出现一过性视物不清反复发作。2006年11月于近视矫正手术后第4天出现视物模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侧枕叶大面积脑梗死,血同型半胱氨酸(Hey)20.30μmol/L,余化验正常。2008年1月因“发作性视物模糊2年半,视力下降1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血清化验检查均正常(包括血乳酸、丙酮酸)。肌肉活体组织检查:Gomori三色染色可见不整红边纤维;电镜下见横纹肌部分肌膜下线粒体轻度增多。
- 孙瑞红司承庆邓慧
-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高乳酸血症血同型半胱氨酸大面积脑梗死
- Tau蛋白用于克雅氏病的诊断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 孙瑞红段淑荣李琨司承庆
- 该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散发性CJD病人的脑脊液、血液中的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的含量。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痴呆组、非痴呆组相比,CJD组病人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显著增高,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TAU蛋白克雅氏病
- 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与单纯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电针组选取眼外肌穴为主穴,采用眼部内刺法结合电针疗法;针刺组穴位及针刺手法同电针组,但不使用电针。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睑裂大小、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恢复情况。结果:电针组眼裂(9.79±2.65)mm、眼球移动距离(18.12±1.30)mm均高于针刺组的(8.23±2.74)mm、(16.71±1.44)mm;电针组瞳孔直径(0.44±0.42)mm低于针刺组的(0.72±0.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组痊愈率63.33%(19/30)、总有效率93.33%(28/30)均优于针刺组的36.67%(11/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明显优势,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刚宝芝甄云波
- 关键词:眼球运动障碍电针
- 早期运动想象结合心理宣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康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近年来,虽然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有高达80%的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恢复效果,成为大家探索的热点。本文应用早期运动想象结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司承庆关雨晴纪晓杰潘玉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康复疗效分析诊疗技术生活质量
- 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现状被引量:9
- 2012年
-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的年发病率为(41~61)/10万,死亡率可达2%~5%。临床上治疗SE公认的首选药物为地西泮。利多卡因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也已有报道,而丙戊酸钠因其较高的有效率、安全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用于治疗SE的兴趣。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本文就丙戊酸钠治疗SE做一综述。
- 司承庆潘玉君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丙戊酸钠年发病率首选药物利多卡因
- 伴有心房纤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97例伴有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CHA2DS2-VASc评分。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的预后。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HA2DS2-VASc评分,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189例(95.4%)的 CHA2DS2-VASc评分>1分。预后良好93例(47.2%),预后欠佳104例(52.8%),仅抗凝达标组患者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欠佳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抗凝达标及CHA2DS2-VASc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NIHSS评分、CHA2DS2-VASc评分(OR=1.32,95%CI:1.16~1.51,P=0.002)和标准的抗凝治疗(OR=0.49,95%CI:0.28~0.89,P=0.018)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伴有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欠佳, NIHSS评分、CHA2DS2-VASc评分和抗凝达标是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杨帆关珂孙林琳司承庆潘玉君
- 关键词:脑梗死心房纤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