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霞飞

作品数:107 被引量:1,141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6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0篇轨道交通
  • 71篇城市轨道交通
  • 15篇车站
  • 10篇客流
  • 9篇铁路
  • 9篇土地利用
  • 8篇交通车站
  • 8篇轨道交通车站
  • 6篇交通规划
  • 6篇敷设
  • 6篇城市
  • 5篇接驳
  • 5篇交通建设
  • 5篇轨道交通建设
  • 5篇城市轨道交通...
  • 4篇站台
  • 4篇上海轨道交通
  • 4篇市域轨道交通
  • 4篇衔接
  • 4篇线路敷设方式

机构

  • 101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申通地铁...
  • 5篇上海铁道大学
  • 3篇中铁第四勘察...
  • 3篇广州地铁设计...
  • 2篇中国国际工程...
  • 2篇北京中城捷工...
  • 1篇上海市隧道工...
  • 1篇上海交通职业...
  • 1篇哈尔滨铁路局
  • 1篇北京交通发展...
  • 1篇重庆市城市交...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重庆市轨道交...

作者

  • 106篇叶霞飞
  • 21篇王治
  • 17篇顾保南
  • 7篇刘丽波
  • 4篇施毓凤
  • 4篇明瑞利
  • 4篇冯磊
  • 4篇蔡蔚
  • 3篇武倩楠
  • 3篇胡志晖
  • 3篇尚漾波
  • 3篇许恺
  • 3篇成艳
  • 3篇陶思然
  • 2篇陶志祥
  • 2篇方卫民
  • 2篇谭瑜
  • 2篇周顺华
  • 2篇张宁
  • 2篇钱卫力

传媒

  • 49篇城市轨道交通...
  • 13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上海铁道大学...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综合运输
  • 3篇城市公共交通
  • 3篇都市快轨交通
  • 3篇城市交通
  • 2篇铁道学报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交通与运输
  • 1篇山西建筑
  • 1篇上海铁道科技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科技资讯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场接驳轨道交通专线与快速公交专用道技术经济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介绍了用于接驳机场与市区的轨道交通专线与快速公交专用道的特征。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机场专线的客流量都较低。通过分析机场与市区间公共交通量大小、轨道交通机场专线与机场快速公交专用道的客运能力,指出当机场非中转吞吐量小于5 528万人次/年时,快速公交专用道可满足机场接驳公共交通需求。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案例,从社会总成本方面对两种机场接驳专线交通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机场快速公交专用道客运能力范围以内,快速公交专用道优于轨道交通专线。
何乐乐叶霞飞
关键词:技术经济比较
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轨道交通车站日均上下客流量与周边土地利用存在密切关系,研究这一关系可为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结果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以东京核心四区31个轨道交通车站为研究重点,详细统计了各车站的日均上下客流量以及车站影响范围内的容积率、人口、岗位等基础数据,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日均上下客流量与相关指标的定性和定量关系。得到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内建筑容积率≤2.3,2.3<容积率<4.0,容积率≥4.0三种情况下,单位潜在客流、单位建筑面积分别产生的日均上下客流量的指标值,并指出大型商场等消费娱乐设施对日均上下客流量具有显著影响。结合两项相关案例,证明了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张宁叶霞飞刘剑锋
关键词:交通规划轨道交通土地利用容积率
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合理规模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介绍了估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的 3种方法———几何分析法、运输强度分析法及类比分析法 ,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对比和分析各种估算结果 ,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合理规模。
顾保南叶霞飞许恺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市中心强度分析
轨道交通与城市物业的一体化建设被引量:31
2000年
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布局和土地价值的影响 ,从城市开发与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措两方面深入剖析了轨道交通与城市物业一体化建设与开发的规划方法和意义 ,并对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提出了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蔡蔚叶霞飞
关键词:物业轨道交通建设计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作用机理与影响范围研究被引量:25
2006年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会给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区域内的土地和不动产带来巨大的开发利益。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引起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区域内的土地和不动产增值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利益发生、扩散和转移的作用过程,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阐明了城市轨道交通利益最终归属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的影响范围进行研究,根据出行可达性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的初步计算模型,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各车站的开发利益影响范围进行了试算;同时,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站的开发利益影响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此外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蔡蔚胡志晖叶霞飞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2025年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蔡涵哲林俊彦王治王治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磁浮交通选线技术
叶霞飞李枫许恺刘丽波郑其昌李君廖利钊宋晓满顾保南方卫民冯磊胡智晖王治周顺华练松良谢胜强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必将继续产生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高速客运交通需求。在未来的50年中,我国将有8000公里潜在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工程院部分专家认为高...
关键词:
关键词:磁浮交通选线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被引量:73
2005年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开发的受益对象,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各受益主体的受益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札幌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站和莲花路站为对象,调查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距离的关系.同时,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可达性的角度,探讨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理论计算模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沿线房地产价格与车站的距离成反比关系;且车站离开市中心越远,对周边房价的直接影响范围就越大.
张小松胡志晖叶霞飞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科学规划建设轨道交通 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被引量:10
2014年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轨道交通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状,从轨道交通规划、技术标准、审批和管理权限、条块分割、可持续发展机制、人才队伍等角度,剖析了目前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边颜东杨永平叶霞飞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新型城镇化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1
2004年
分析了车站分布对客流吸引、乘客出行时间、工程、运营和沿线土地开发、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和城镇体系布局等的影响 ,对上海与东京轨道交通车站分布及运营组织方式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应尽量避免人为刻意追求按预定大站间距进行车站分布的现象 ,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按需设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基本理念 ,并提出了结合运营组织方式进行车站分布的新思路 .
李君叶霞飞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站间距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