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
6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娜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李璐菲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张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王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经济管理
主题
3篇
金融
2篇
银行
2篇
银行保险
2篇
主体间
2篇
利益分配
2篇
金融控股
2篇
金融控股公司
2篇
保险
1篇
以客户为中心
1篇
银行业
1篇
债市
1篇
中介
1篇
中介机构
1篇
实证
1篇
实证分析
1篇
现代保险
1篇
现代保险业
1篇
现代银行
1篇
现代银行业
1篇
利率
机构
5篇
中央财经大学
1篇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5篇
刘艳
2篇
李璐菲
2篇
王娜
1篇
王璇
1篇
张悦
传媒
2篇
北方经济
1篇
上海投资
1篇
华商
1篇
财会月刊(中...
年份
1篇
2008
4篇
2007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如何有效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2
2007年
长期以来,混业经营是一种,必然趋势已得到认同。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的协同效应使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将会是中国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的一种现实选择。然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是存在着严重“综合而不能整合”的情形,即不能真正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本文着重从矩阵式管理路径、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块的构造、加强对子公司的绝对控制这几个角度阐述如何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文章结尾部分对我国现阶段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发挥协同效应提出了实践建议。
刘艳
李璐菲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以客户为中心
混业经营
矩阵式管理
分业经营
结尾部分
基于息票剥离法的沪市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采用静态估计的息票剥离法,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价格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债券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收益率,符合预期理论和流动性理论,但是息票剥离法在剩余期限结构不合理的条件下,其估计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李璐菲
刘艳
张悦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国债市场
我国银行保险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保险、证券是这个核心的三大组成部分。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现代银行业和保险业同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且还经历过一段相互融合的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催生和推动着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传统意义上只从事风险承担的保险公司,也逐步发展成为靠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量两个轮子支撑的现代保险业,对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渗透性愈来愈强。
刘艳
王娜
关键词:
银行保险
利益分配
主体间
金融中介机构
现代保险业
现代银行业
我国银行保险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均衡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一、银行保险的界定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一个法语词,初始意义具有明显的“银行”与“保险”融合的特征。但是,对于银行保险的概念界定确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渠道说、产品服务说和经营策略说。三种界定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刘艳
王娜
关键词:
银行保险
利益分配
主体间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实现有效监管
被引量:1
2008年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金融业的各个监管机构对以控股公司方式发展的金融集团采取默许和鼓励的态度。目前国内任何法律条文均未涉及金融控股公司,为什么要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怎样借鉴其他国家的监管模式?如何监管?等这些都是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刘艳
王璇
关键词:
金融控股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