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其进行4w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密切相关。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对无配偶患者,效果更明显,临床应积极应用。
- 庞久玲张静涛刘军刘悦
- 关键词:烧伤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 供皮区回植方法的临床应用
- 2004年
- 刘军徐刚姜海
- 关键词:供皮区回植烧伤患者面颈部
- 胰岛素泵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顽固性高血糖症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刘冬梅刘军
-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高血糖症胰岛素泵顽固性血糖升高烧伤后
- 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05年
- 刘军徐刚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高潮孙拥新
- 关键词:血液稀释疗法严重烧伤小型猪血容量不足机体缺氧体液复苏
- 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48∶40∶40例标本病理检测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标本均来自2004-06/2008-0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48例,年龄16~52岁;增生性瘢痕40例,年龄18~56岁;选取同期因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0.05),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4892,P=0.0004;r=0.4710,P=0.0022),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P=0.4714)。结论: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达,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 庞久玲马征刘军刘爱东
-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皮肤组织工程
- 小角度旋牵推按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研究
- 杜双庆刘军王金榜齐立卿桑辉焦永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国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其中80~90%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非手术疗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药
-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11年
- 背景: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而在组织中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方法:取自2004/2008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54例,增生性瘢痕42例。选取同期45例因非感染手术切除的正常瘢痕组织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45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明显则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与之相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负相关。由此推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组织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负向作用,共同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 刘军徐刚刘爱东
-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基质金属蛋白酶13转化生长因子Β1流式细胞仪
- 严重烧伤休克期血流动力流变学的动态改变与血液稀释
- 徐刚刘军李凤山姜海冯玉柱陈树强刘冬梅杜秀红李英兰
- 该课题通过漂浮导管和血液流变学监测,将等容液血相互替换和常规补液用于烧伤休克期和围手术期,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此方法能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和流变学指标 ,增加机体氧供、减少氧耗和提高心搏出量而增加氧的利用纠正烧伤休克;...
- 关键词:
- 关键词:严重烧伤血液稀释
- 纳米炭搭载化疗药对大鼠肝癌淋巴示踪效果的实验研究
-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卡纳琳)已成熟用于临床,可为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提供良好的淋巴示踪效果。在甲状腺癌,乳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方面报道很多,在肝癌方面报道罕见。本研究组一直致力于纳米炭在肝癌淋巴示踪方面的临床应用性研究,纳米...
- 刘军
- 关键词: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肝癌转移淋巴结切除
- 烧伤休克的体液复苏与胶渗压的动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1996年
- 将重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应用两种复苏方案进行体液复苏,对每例病人的水疱液和首次切痂痂下渗出液及不同时相的血浆进行胶体渗透压和蛋白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伤后大量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自创面丢失或进入组织间隙是伤后早期血浆胶渗压下降的根本原因,并以伤后8~16h下降到最低值;采用伤后入院加用胶体的晶胶型复苏方法并不能有效提高血浆胶渗压并造成回吸收延迟;应用伤后12~14h开始加用胶体的改进和晶体型复苏方法更符合烧伤休克渗出特点;维持胶渗压在2.28~2.45kPa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若病人胶渗压持续性低于2.00kPa是预后不良的指标;本研究提出了五条关于血浆蛋白浓度与胶渗压的直线回归方程,均可供临床选择运用,从而为临床测定胶渗压或蛋白浓度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 田卫刘冬梅刘军宋建忠徐刚翟君鹤房辉冯玉柱
- 关键词:休克胶体渗透压蛋白浓度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