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56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2篇旅游
  • 8篇生态
  • 7篇生态旅游
  • 7篇水域
  • 7篇城市
  • 5篇实证
  • 5篇旅游区
  • 4篇休闲
  • 4篇休闲旅游
  • 4篇入境旅游
  • 4篇生态旅游区
  • 4篇旅游发展
  • 4篇旅游利用
  • 3篇实证研究
  • 3篇污染
  • 3篇景观
  • 3篇环境演变
  • 3篇建筑
  • 3篇城市水域
  • 2篇人文建筑

机构

  • 18篇上海财经大学
  • 13篇东北财经大学
  • 7篇上海对外经贸...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东政法大学
  • 4篇湖南人文科技...
  • 4篇乐山职业技术...
  • 3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

  • 38篇全华
  • 8篇杨竹莘
  • 6篇赵磊
  • 4篇王业良
  • 4篇刘琼英
  • 3篇刘辛田
  • 3篇王亚辉
  • 2篇陈田
  • 1篇尹华光
  • 1篇夏鑫
  • 1篇盛正发
  • 1篇李恒
  • 1篇谢风媛
  • 1篇王春雷
  • 1篇王亚力
  • 1篇赵中华
  • 1篇张传国
  • 1篇李小玉
  • 1篇武春友
  • 1篇何世辉

传媒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科技与管理
  • 1篇水利经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桂林旅游高等...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39
2012年
运用SSM分析方法,选取江苏省2001年—2009年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和泰国客源市场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客源市场基础也较好,但竞争能力更具显著优势;除其他地区之外,马来西亚市场基础最好,然而竞争潜力却较弱;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菲律宾和俄罗斯原有市场基础相对于其理想规模,市场基础较差,但其竞争能力相对优势明显。从整体上看,由于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效果指数均大于1,说明现阶段江苏省市场结构相对合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结合相应的Shift-Share分析图表,给出了不同结构状态下江苏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
全华赵磊陈田杨竹莘
关键词: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旅游建筑水环境后效与调控模型被引量:7
2003年
许多风景区内或其流域上游 ,都建有旅游建筑 ,而且在急剧增多 ,导致自然环境日趋恶化 ,其中乱建疗养院和旅馆的影响最为严重。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张家界金鞭溪水环境演变趋势 ,发现住宿设施对水环境的影响 ,比其他游乐设施更为明显。金鞭溪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蓝藻 ,绿藻迅速繁殖 ,感官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磷污染较重 ,总磷年均值 10 0 %超标。基于水环境因子的动态阈值调控模型 ,计算得出 :在不超出金鞭溪水质标准 :总磷≤ 0 .0 2前提下 ,其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的动态系列 :春季临界床位数为 1186,夏季为 3 0 5 7,冬季为5 45 ,秋季为 3 3 3。
全华
关键词:旅游建筑水环境疗养院水质恶化金鞭溪
城市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案例被引量:6
2016年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近年来旅游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旅游发展变量与经济变量(通常为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又是热点中的重点。识别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量化变动规律(一般为效应)。宏观(国家和省际)层面的旅游发展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已得到实证检验,然而,中观(城市)层面的长期均衡关系有待验证。本文选取地缘相近的四个城市(常德、岳阳、益阳和荆州,同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通过对四个城市200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回归,研究发现:(1)常德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益阳市(旅游总收入)与各自的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效应分别为0.78%和0.672%;(2)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关联方式存在城市间的差异性,这些发现对样本城市乃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经济增长新常态背景下调整旅游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王亚辉全华
关键词:旅游发展经济增长
国际友城的入境游效应——来自中国38个客源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6
2017年
国际友好城市(简称国际友城)活动是国与国之间一种重要的民间外交形式,亦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旅游活动形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友城对入境游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的时间耦合特征,其次利用1997—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客源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点回归",分别探讨了国际友城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平均效应和分位点效应。研究发现:(1)国际友城活动主要通过以经贸、文化等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或国际友好城市市长论坛促进入境游客的增加,同时,也通过国家或相邻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或示范效应促进入境旅游流的增加。(2)中国国际友城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2311"集聚特征。(3)国际友城活动对中国入境游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来看,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国际友城累计数每增加1%,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将增加0.028%,这在实践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效应。(4)国际友城活动对中国入境游的效应存在分位点差异,倒"U"型效应曲线特征明显。国际友城活动对中国入境游促进最大的是25%分位点(对应的国际友城数和入境外国游客数分别为6对和3.6万人次),其次沿着10%、50%、75%和90%分位点方向依次减弱,到达90%分位点处,促进作用变为负数。上述发现对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的国际友城空间布局及入境旅游市场拓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王亚辉全华尹玉芳
关键词:国际友好城市入境旅游引力模型分位数回归
“国际友城”的入境游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近年来交叉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主流范式。入境旅游研究一直以来又是旅游交叉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际友城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外交关系。探讨国际友城关系的入境游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有助于挖掘入境旅游的驱动力。基于此,论文将国际友城关系(城市外交)纳入城市入境旅游影响因素模型,以中国60个典型城市197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法实证检验了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国际友城累计数对城市外国游客规模增长的推动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是否因城市的区位差异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关系,显著增加了城市外国游客接待规模。平均而言,城市缔结国际友城比未缔结国际友城接待的外国游客多约150%~160%。②城市缔结的国际友城累计数的增加对城市外国游客接待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平均达3.6%~3.9%,即城市缔结的国际友城累计数每增加1%,城市接待的外国游客规模平均将增加3.6~3.9个百分点。③缔结国际友城以及国际友城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外国游客规模的推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中西部城市的异质性强于东部和东北部城市,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城市开展国际友城关系的时间长短以及与国际友城外方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密切程度等因素所致。④理论上城市缔结的国际友城累计超过50对时,再增加国际友城数量对城市外国游客规模的推动作用将不再明显。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传统入境旅游的研究视角,更丰富了入境旅游驱动力理论,同时为中国城市借助国际友城关系推动外国游客规模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亚辉全华王亚力
关键词:入境旅游
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旅游产业链延伸主要通过对县域旅游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及县域旅游系统开发的整体协调两方面影响县域旅游地的演化发展。因此,在分析旅游产业链延伸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产业链延伸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县域旅游系统开发与县域旅游产业结构演变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来研究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演化二者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县域旅游地的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赵磊夏鑫全华
关键词:旅游发展规划
水域景观治理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10年
文章基于近年来水域景观危机频发的背景,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水域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程,归纳出4条可供今后借鉴的经验,即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状态;完善体制,禁止污染;健全法规,严格执法;科学治水,重视专家作用。对比国际经验,笔者逐条分析我国相关政策,发现一些权力部门,在制订政策时,就留下许多"活口"(或称漏洞),为公权的寻租预留了空间。主管部门排污收费,治污赚钱的双重利益,导致水域景观环境的双重灾难,黑臭的程度加速恶化。
刘琼英全华
关键词:污染
国际水域景观治理研究述评——兼论对我国水域景观治理的启示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深入分析了国外水域景观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程,归纳出四条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即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状态、完善体制禁止污染、健全法规严格执法、科学治水并重视专家作用。并基于近年来我国水域景观危机频发的现实,对比国际经验,探讨了国际水域景观治理理念和治理经验对我国治污还清的启示,我国的污染治理应该在法律、政策、工程治理和全民意识上达到高度的一致,才有可能取得还我们净洁的生存空间的成效。
刘琼英全华
关键词:污染
公私合作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阿姆斯特丹和上海的案例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开展公私合作是协作型目的地营销组织的主要手段,也是旅游目的地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Wang和Fesnmaier于2007年提出的"目的地联合营销的组织分析框架"为基础,按照"先决条件—合作动机—发展阶段—营销效果"的思路,对阿姆斯特丹和上海两个城市进行了案例比较分析,研究了公私合作在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治理理论,提出了一个融多主体、全过程和混合目标于一体的新的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分析模型。
赵中华王春雷全华
关键词:公私合作目的地营销网络治理
大连交通设施景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被引量:3
2007年
交通设施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旅游的附属产品出现,行使进入性功能。交通设施可不可以进行景观化利用,开发成旅游产品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在实践中却不乏其例。以大连为实证地对交通设施景观化利用进行初步研究。对与交通设施景观化利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大连开发交通设施景观资源的意义,对大连交通设施景观及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何世辉全华
关键词:旅游交通设施景观景观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