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振杰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道德
  • 2篇辅导
  • 2篇辅导员
  • 1篇大学生公民
  • 1篇大学生网络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主体
  • 1篇道德主体性
  • 1篇德教
  • 1篇新时期大学生
  • 1篇宣讲
  • 1篇学生网络
  • 1篇学习力
  • 1篇职业生涯
  • 1篇职业生涯规划
  • 1篇生涯
  • 1篇生涯规划
  • 1篇视阈
  • 1篇诉求

机构

  • 6篇上海商学院

作者

  • 6篇于振杰
  • 2篇费黎艳
  • 1篇李艳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微”环境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协同机制探究
2015年
微博、微信的技术优势及其派生的基本属性,使大学生在"双微"空间不同程度地存在表达的情绪化、评价的片面化、体验的娱乐化等现象,并出现一定的道德失范行为。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要注重学生哲学品德的培育、网络公德的引导、校园公德的强化,形成文化熏陶、家校合作、同辈感化、社会实践协同共进的教育养成机制。
于振杰李艳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辅导员学习力:内涵、价值诉求及路径建构被引量:2
2012年
辅导员学习力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是增强辅导员工作科学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求。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制度化是辅导员提升自身学习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
于振杰
关键词:辅导员学习力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运作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载体,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概念及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职业生涯规划类大赛的运作机制。
费黎艳于振杰
新时期大学生自主管理平台设计与建设研究
2012年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学习方式、时间管理和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凸显了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内在价值。大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自主参与平台、自主设计平台、自主监督平台和自主提升平台的搭建,成为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也成为实现大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一种途径。
王滢涛于振杰费黎艳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管理
网络悖论视阈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塑造
2012年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和网络成本的逐步降低,网络基本属性构建和衍生出的虚拟与现实、工具理性与人文精神、信息富足与信息污染的悖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加强网络认知,提升道德主体判断力;培养网络道德情感,提升道德主体选择力;培养网络道德习惯,提升道德主体实践力成为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的重要路径。
于振杰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主体性
新时代辅导员理论宣讲能力维度的考察与培育
2020年
理论是行动的支点和根据。理论宣讲,具有理论性、主题性、现实性、艺术性等特征。这对辅导员的理论阐释能力、政策把握能力、问题回应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应注重从学习常态机制、多向交流机制、多维互动机制、资源供给机制等方面,加强辅导员理论宣讲能力的培养。
于振杰
关键词:辅导员理论宣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