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动脉
  • 2篇主动脉
  • 2篇像质
  • 2篇冠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干预
  • 2篇64层CT
  • 2篇成像质量
  • 1篇碘造影
  • 1篇碘造影剂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机构

  • 9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9篇黄京芳
  • 7篇邓慧仪
  • 7篇陈琴
  • 3篇周红
  • 3篇邱翔
  • 3篇王贤主
  • 1篇袁旭春
  • 1篇黄素风
  • 1篇王京
  • 1篇苏绮雯
  • 1篇周淑英
  • 1篇张志玲
  • 1篇廖文凌
  • 1篇任至新
  • 1篇张伟
  • 1篇崔彦
  • 1篇余向红

传媒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北方药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急诊CT检查的护理
2011年
总结了57例主动脉夹层64层螺旋CT急诊检查病例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认为在临床、急诊室与放射科医生护士的共同配合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临床控制血压、止痛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将专科护理与CT室护理紧密结合、减少患者的送检时间及严防病情加重是使患者顺利完成CT检查、保证检查成功的关键。
陈琴黄京芳邓慧仪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诊CT护理
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9月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221例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64层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像质量受心率、心律、心率波动幅度和呼吸控制影响,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心率和心率波动的幅度,帮助患者掌握控制呼吸的方法。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影像质量,对冠状动脉CTA成功检查非常重要。
陈琴王贤主邓慧仪黄京芳周红
关键词:CT冠脉成像质量护理干预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环径多种方法测量前后的护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多排螺旋CT成像质量达到优,比较不同的方法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环径测值的差别,探讨最优测量手段。方法 64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别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多排螺旋CT(MSCT)及三维成像测量主动脉瓣环径。结果 64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61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MSCT),一次成功,图像的质量优良,3例失败,1周后重做成功,图像的质量良。MSCT显示主动脉瓣环为椭圆形结构,TTE及TEE方法仅提供一个瓣环值。结论主动脉瓣环为椭圆形形态,瓣环径的测量应采用三维MSCT方法。MSCT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是保证检查的成功,保证图像的质量的清晰度,确保测量的精确度。
陈琴王贤主张志玲黄京芳邓慧仪周红
关键词: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狭窄护理
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将9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术后运动康复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采用1个月和6个月西雅图量表(SAQ)对两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结果研究组西雅图量表(SAQ)的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术后运动康复能明显降低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值得推厂。
崔彦王京张伟任至新余向红黄京芳
关键词:冠心病运动康复术后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检查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收集1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CT检查的方法。结果 156例患者成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的有150例,6例1周后重做成功。研究显示,患者的年龄,心率,呼吸的控制,心理因素及造影剂的浓度和药量及摄影条件,留置针穿刺部位是成像质量影响的因素。结论对患者检查前进行有效的评估,使用有效的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的心率,稳定患者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确保造影剂的顺利进入患者体内,保证检查一次成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成像质量。
陈琴周红黄京芳邓慧仪邱翔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成像质量
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急救与相关护理。方法分析66例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急症17例,亚急症49例。结果有明确诱因42例,伴有器官损害17例,所有患者血压收缩压>190mmHg,舒张压>120mmHg,经即时救治和护理后,血压得到控制和改善。结论高血压危象是严重临床综合征,迅速有效的静脉降压和做好相关护理,是救治成功的保证,并有效防止和降低重要器官损害。
邓慧仪黄京芳陈琴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护理急救处理
碘造影剂在冠脉CT扫描中风险性的观察与护理干预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对8893例冠脉CT扫描患者的观察,发现碘造影剂在使用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认为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个体因素,合理使用造影剂,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对造影剂所致的副反应要积极处理、救治,以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
陈琴邓慧仪王贤主黄京芳邱翔
成人三房心:64层CT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64层CT在成人三房心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2月~2010年3月我院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病例,发现三房心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5~71岁,完全型1例,不完全型5例。采用多种CT图像重组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容积密度投影(VIP)、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对心脏结构和冠状动脉进行分析。结果:CT可以清晰地显示心房内的异常隔膜和隔膜孔以及肺静脉和心房的连接、有无梗阻,显示并发的心脏畸形及冠状动脉血管。结论:64层CT是诊断成人三房心的有效影像学技术。
袁旭春廖文凌陈琴邓慧仪邱翔黄京芳
关键词:三房心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被引量:4
2014年
对4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检查术(IVUS)与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下行冠状动脉左主干介入诊疗术.结果 42例均植入药物涂层支架,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心脏骤停,左主干内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提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IVUS及IABP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熟练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苏绮雯周淑英黄素风黄京芳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血管内超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