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理
- 作品数:32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胆红素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脑出血38例、脑梗死30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同时测定脑出血患者3d内、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根据脑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将脑出血病人分组,并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差异。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组3d内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具有显著性(P<0.05,P<0.01),但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在发病3d内显著升高,随后逐渐降低,第7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不同脑出血量组和不同神经功能评分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是机体对氧化应激的一种反应,可能具有氧化保护作用。
- 魏瑞理郑锦志
- 关键词:脑出血血清胆红素脑梗塞氧化应激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护理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治疗上严密监测和管理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护理中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支持治疗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1例尿毒症患者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自动出院。结论提高对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认识,合理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的恢复。
- 王超男毛春节魏瑞理金小慧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高血压护理
- 弥散成像技术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弥散成像(DWI)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组织水分子的细微弥散变化情况来反映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癫痫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DWI可以反映癫痫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以及海马硬化的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定位,同时DWI亦有助于癫痫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对癫痫的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 魏瑞理郑锦志
- 关键词:弥散成像技术癫痫病理生理海马硬化
- 额、筛窦粘液囊肿的X线和CT诊断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是研究额、筛窦粘液囊肿X线和CT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鼻窦粘液囊肿方面的价值。方法粘液囊肿患者12例,共15个粘液囊肿,所有患者都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结合手术对照分析额、筛窦粘液囊肿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9个粘液囊肿发生于筛窦, 6个粘液囊肿发生于额窦。 X线表现: 15 个粘液囊肿都表现为窦腔透亮度的减低,不同程度的窦腔扩大,骨质变薄及窦壁骨质的吸收、破坏。CT表现:11个粘液囊肿表现为低密度,3个表现为等密度,1个表现为高密度(同面部肌肉密度相比)。4例行CT增强扫描,3例显示囊肿周边粘膜环行强化而中央无强化。15个粘液囊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窦腔膨大、骨质变薄,囊肿轮廓光滑完整,其中9个粘液囊肿可清晰显示骨质的吸收、破坏,囊肿突入到邻近结构。结论是CT检查能准确、全面显示鼻窦粘液囊肿的骨质改变,又能显示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对于粘液囊肿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 魏瑞理程建敏蔡志胜
- 关键词:鼻窦粘液囊肿X线额窦慢性炎症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诊断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女6例,男2例,6-40岁(平均19岁)。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3 例,妊...
- 魏瑞理王小同
- 关键词:白质脑病可逆性磁共振成像
- 文献传递
-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转铁蛋白在脑出血发病后24h内迅速升高(P<0.05),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后缓慢下降,发病第7天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2d内无显著变化,然后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水平(P<0.05),随后在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在第21天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第3天)呈正相关(r=0.654、0.514,均P<0.01),但与24h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和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过量铁离子的清除有着密切的联系.
- 魏瑞理金露孔慧梅邹明林燕陈卫东王小同
- 关键词:脑出血转铁蛋白铁蛋白铁离子
- Pannexin通道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Pannexin(Panx)通道是由panx蛋白(panx1,panx2,panx3)构成的多聚体蛋白通道,其中panx1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大组织,而panx2主要在脑组织表达,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膜表面重要的...
- 魏瑞理罗本燕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 文献传递
- 重症肌无力伴Hashimoto病一例
- 2007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反复双眼睑下垂伴饮水呛咳7年”于2007年8月入住我科。患者7年前出现双眼睑下垂伴视物模糊和成双,偶有饮水呛咳,晨轻暮重,生活可自理,但易疲劳。2年前患者出现单眼球突出伴对侧眼睑下垂,阵发性交替发作,睁闭眼困难,晨起和午休后缓解,未诊治。体检:表情淡漠,智力粗测正常,双眼睑下垂,疲劳试验(+),双侧埋睫征阳性,双眼外展内收受限,复视,
- 胡丽燕王小同邹明陈卫东魏瑞理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饮水呛咳视物模糊
- 创伤性十二指肠血肿三例被引量:7
- 1999年
- 十二指肠壁内血肿为十二指肠的一种损伤病变。单纯的十二指肠血肿较为少见,而CT表现颇具特征,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现报告3例。例1男,30岁。车祸上腹部被方向盘击伤,腹痛伴胆汁性呕吐4天。CT平扫示十二指肠水平段延至屈氏韧带处一巨大长圆形高密度肿...
- 程建敏魏瑞理虞志康
- 关键词:创伤性CT病例报告
- 脑血管成像技术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脑血管成像检查方法CTA、MRA和DS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中诊断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4 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DSA检查的同时行CTA或MRA检查 ,其中CTA检查2 3例 ,MRA检查 17例 ,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 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DSA检查共检出动脉瘤 2 5个 ,CTA和MRA共漏诊其中的 8个动脉瘤 ;CTA检出DSA漏诊的 2个动脉瘤 ;所有脑血管成像检查中漏诊的 10个动脉瘤中有 8个其直径小于 3mm。结论 DSA是诊断动脉瘤的最佳检查方法 ;非侵入性检查方法CTA和MRA是DSA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 ;小动脉瘤 (直径≤ 3mm)容易被漏诊。
- 魏瑞理郑锦志
- 关键词:动脉瘤脑血管成像数字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