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
- 作品数:2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元代杨维桢“情性论”诗学研究
- 杨维桢(1296-1370)的诗被号为"铁崖体"。赞誉者称其"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1,而貶毁者称其为"文妖",认为他的作品"以淫词怪语裂仁义,反名实,浊乱先圣之道"2而杨维桢的艺术创作和诗学思想都是在儒家思想体...
- 高杨
- 关键词:元代诗歌
- 文献传递
- 元代杨维桢'情性论'诗学研究
- 桢的作品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他是有元一代至正以后的诗坛主盟。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元代后期的诗歌创作,还对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引领的作用,他是在诗歌实践和理论探讨两个角度为明代诗歌及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镰先生在《元...
- 高杨
- 关键词:元代诗歌诗学思想
- 论电影《画皮Ⅱ》艺术实践的美学价值
- 2013年
- 电影《画皮Ⅱ》集中运用了当下流行的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将古典小说中的故事进行了现代延伸。影片通过凸显视听形象塑造具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其目的是强化观众的审美体验,并将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来。这种呈现式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意义的缺席性生成,也由此激发了我们对这部电影在艺术实践方面的美学价值的思考。
- 高杨
- 关键词:审美体验
- 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新文化运动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西方思想,在与传统文化对抗的过程中,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新文化运动立足于人的现代化,通过对西方实验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引入,切实地做着改造民众的工作。它的政治指向是建立现代民主国家,这两条规定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基本方向,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处于这一进程之中。
- 高杨张远
-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领导权社会转型
- 生态批评视域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化特性
- 2012年
- 《额尔古纳河右岸》借一个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之口,讲述了这个民族近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了鄂温克民族带有浓郁原始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作品对鄂温克民族命运的书写背后隐含着一股悲凉之气。但作品中鄂温克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本真的人性、单纯人情关系、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归属感等散发出了鄂温克文化独特的魅力,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体现出作家鲜明的审美价值取向。
- 张远高杨
- 关键词:自然生态生态伦理精神生态
- 《一代宗师》:新媒体时代视图与叙事的对抗
- 2013年
- 2013年首部华语大片《一代宗师》以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接受社会舆论的批评.这部电影仍然保持着王家卫式的视觉感受和场面调度,但是新的技术的运用使原来朦胧诗意的图片变得清晰,而这种透明性使电影的诗意成分被大幅度剥离.如果将其视为华语电影生产的一个事件,我们可以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清晰地看到这部电影内部视图与叙事的二元对立格局,但是这种并立的价值指向是二者的和谐与圆融.
- 高杨
- 关键词:《一代宗师》新媒体时代叙事视图电影生产场面调度
- 论《搭车游戏》中的人格表征
- 2013年
-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以深刻地反映并批判现实著称,并且他的创作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表现方式又有着极大的区别。他不采用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方法,而是通过典型人物的心理突出特殊政治环境的存在。小说《搭车游戏》就是以一对普通恋人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他们旅游途中的日常遭遇深刻透视出人的内心世界,使两性角色以人格表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品的悲剧结局引发的是我们对于文化钳制下的人性的思索。
- 高杨
-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 新生代都市小说的都市文化意识
- 2012年
-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都市化的发展为都市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本文以新生代邱华栋、何顿、韩东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为对象,着重分析他们的文本中活动在都市空间中的人群:都市"闯入者"和"城市空心人"、个体经营者、城市游闲者等都市新市民形象类型,和他们所体现出的都市个体存在所具有的孤独、异化、游戏等现代情绪体验,理解作家对都市生存的文化阐释与批判。
- 张远高杨
- 关键词:新生代都市小说现代情绪
- 论电影《色·戒》艺术实践的美学诉求
- 2013年
- 电影《色·戒》以其对传统电影艺术实践的颠覆和营造新的观影经验的美学诉求,成为2007年娱乐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部影片以人性化的视角表现了个人面对情感和道德选择时的两难境遇。李安导演强化了电影艺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刻画,这无形地扩大了我们审美欣赏、理解和阐释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阐释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内在人格特征,反观人的本性需要如何与这种精神层面的异化进行戏剧化的对抗。
- 高杨
- 关键词:《色·戒》艺术实践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审美范式转换——论电视剧《亮剑》的艺术特色
- 2012年
-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语境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的样态并导致审美范式的当代转换。在此背景下,电视剧《亮剑》突出地体现了影视作品在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独特变化。影视作品的内在构成质素已经难以稳定地承载原本的意义,而是向新语境中适合自身存在的方向滑动。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要求我们重新衡定艺术理论的轴心概念,对形象、情感、审美等构成审美范式的基本概念的变化进行清晰地判断。
- 高杨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