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秋
-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景颇族教育、观念与经济发展——对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调查被引量:15
- 2011年
- 景颇族是一个直过的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自然资源丰富,但其从原始社会带来的依赖集体的生存经济观念使得这个民族处于特困状态,改变这种观念的有效途径是全方位的立体教育。但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不能沿循一般模式,需要国家的政策倾斜,如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投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扶持、高考的地区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政策等等。边区跨境特困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边区稳定有着更为深远的涵义。
- 马光秋何庆国方瑞龙
- 关键词:景颇族教育经济发展
- 边区民族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悖论被引量:2
- 2015年
- 自然资源优势本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对于边区少数民族并非成立。在传统封闭市场条件下,边区少数民族依赖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生活,形成了种种生产生活习俗理念并延续下来,在现代开放经济、人均资源减少的条件下,这些习俗理念却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本文从传统自然资源优势带来的生产理念和生活理念方面,剖析了边区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反向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策略来化解传统习俗的反向作用,即以多层次教育改变传统理念,培养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依托资源禀赋发展支柱产业生产。
- 马光秋童爽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是不同的,每一次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都是伴随着技术的飞跃而产生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成为主导,到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一些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出现了垂直分离的趋势,生产组织方式又出现了新的革命。如何把握技术进步的契机来选择自己的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 马光秋
- 企业协同创新:基于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共生理念
- 2018年
-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程度的加深,形成了价值链上不同企业间的核心—外围二元结构,也构建了企业生产与自然、与社会的对立关系,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理念在经济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现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生物界的共生法则更应该在经济活动中起作用。基于共生理念的企业协同创新,一方面可以均衡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之间的二元差距,促进价值链的升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在协同创新活动中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自然、与社会共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马光秋
- 关键词:协同创新社会达尔文主义
- 企业垂直分离理论研究评述被引量:1
- 2007年
- 在传统理论中,因为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企业利润和企业一体化的规模是成正比的。而近一二十年来,在计算机、汽车等产业的一些企业中大量出现与垂直一体化相反的现象——企业垂直分离。垂直一体化的企业为什么会垂直分离,文章将现有的一些关于企业垂直分离的理论做了梳理,从知识技术、利益关系协调、外部市场和产业关联等角度对企业垂直分离的理论进行了综述,这些理论最终仍然是强调了企业的垂直分离在成本降低和利润提高方面的优势。
- 马光秋潘正勇
- 关键词:企业
-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被引量:12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就业优先战略,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数字经济发展,造成就业过剩与就业缺口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形成“二元悖论”,短期对传统就业形成压力,但从长期而言则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契机。解决悖论的根本路径在于高质量就业,促进高质量就业要构建劳动者为主体的新型劳动关系,促进合作与共享。通过机制设计,以数字平台的组织模式,促进劳动者创新的高质量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革所有制形态,提升与劳动者创新相关的财产性收入,在高质量充分就业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
- 马光秋阎荣舟
- 关键词:数字经济
- 逆三次分配与实体产业空心化的理论阐释
- 2016年
- 逆三次分配是相对于三次分配而言的本质是转移存量财富的分配方式,既有悖于一次分配的效率原则,也有悖于二次分配的公平原则。这种依靠转移财富快速获益方式主要发生在金融和房地产等非实体产业领域,造成了实体产业和非实体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其结果使得人才和资本难以流向实体产业,实体产业出现空心化特征,所以政府必须进行相应干预。
- 马光秋
-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比较
- 目前企业理论介绍较多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介绍的很少。而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企业理论的很多方面早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已经出现过,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可以使人们清楚地认...
- 马光秋
- 文献传递
- 理性理论和预期理论的演进被引量:10
- 2004年
- 理性预期理论的出现 ,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理性预期革命” ,它使得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建立在微观的基础上。但理性预期理论不是“理性”和“预期”理论的简单组合 ,理性理论和预期理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然后产生了理性预期的理论 。
- 马光秋
- 农户微观经营决策与产业协调
- ,中国多数的农户依然采取的是兼业经营的方式,这种经营导致了农业经营的低效率,阻碍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只有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才会使土地流转顺利进行,从而为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推动农业转化成现代化的产业...
- 马光秋姜自蕾
- 关键词:农户组织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