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建辉

作品数:129 被引量:390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金属学及工艺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篇合金
  • 20篇MOSI
  • 15篇等离子
  • 15篇复合材料
  • 15篇复合材
  • 14篇喷涂
  • 12篇等离子喷涂
  • 12篇离子喷涂
  • 12篇硅化钼
  • 12篇二硅化钼
  • 11篇涂层
  • 10篇MOSI2
  • 9篇金属
  • 8篇基合金
  • 7篇高温氧化
  • 6篇型材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6篇铝型材
  • 5篇致密

机构

  • 88篇湖南科技大学
  • 13篇南方冶金学院
  • 12篇中南大学
  • 10篇厦门理工学院
  • 3篇唐山科技职业...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电子工业...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常州建...
  • 1篇平安电气股份...
  • 1篇湖南金天铝业...
  • 1篇湖南玉丰真空...

作者

  • 98篇颜建辉
  • 28篇唐思文
  • 23篇张厚安
  • 16篇刘龙飞
  • 12篇郭源君
  • 10篇汪异
  • 10篇吴海江
  • 9篇徐红梅
  • 9篇欧宝立
  • 8篇李益民
  • 8篇许剑光
  • 8篇郭艳
  • 7篇胡小平
  • 7篇康永海
  • 6篇古思勇
  • 6篇陈美龙
  • 5篇陈友明
  • 5篇刘清泉
  • 4篇柳瑞清
  • 4篇严迪科

传媒

  • 9篇热加工工艺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稀有金属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矿冶工程
  • 3篇材料导报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铝加工
  • 3篇当代教育理论...
  • 2篇粉末冶金技术
  • 2篇焊接学报
  • 2篇电镀与涂饰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金属材料与冶...
  • 2篇材料科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电镀与精饰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C-TiB_2/MoSi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被引量:6
2008年
以MoSi2、Ti和B4C粉为原料,采用高温热压技术原位合成不同体积百分数TiC-TiB2强韧化MoSi2复合材料,研究了TiC-TiB2颗粒对MoSi2基体材料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oSi2、Ti和B4C粉为原料进行热压原位合成是可行的。30%TiC-TiB2/MoSi2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468.3 MPa和17 070,与纯MoSi2比较,分别增加了63.2%和83.5%。随着TiC-TiB2体积分数的增加,TiC-TiB2/MoSi2复合材料的晶粒大小明显细化,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为主向穿晶断裂为主转变,强化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
颜建辉杨艳
关键词:MOSI2TIC-TIB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规则多孔钼的制备及其吸能特性研究
2017年
采用尿素作造孔剂,利用"层铺法"和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孔隙率及孔隙结构可控的多孔钼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尿素含量、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对多孔钼孔隙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铺法"能有效保证多孔钼孔隙的均匀分布及连通性;生坯致密度随压制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1800℃烧结能获得良好的钼粉结合。在加载过程中,多孔钼主要通过孔隙壁的断裂、坍塌及孔隙壁碎片的摩擦来吸收能量。
刘龙飞曹富华卢立伟颜建辉
关键词:造孔剂
真空微波烧结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TiCN超细粉末,并以TiCN、WC、Co、Ni、Mo2C等为原料,通过真空微波快速烧结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探讨了坯料压制压力对烧结材料致密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能制备亚微米级的TiCN超细粉末;通过真空微波快速烧结可制备颗粒在1μm以下的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不同的压力压制成形的坯料,经微波烧结后,其性能存在差异,压制压力在300MPa时,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硬度最好。
唐思文张厚安颜建辉严迪科
关键词:致密化显微结构
粉末粒度对喷涂二硅化钼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分别以2.5~15μm、15~30μm、30~54μm和54~74μm四种粒径的二硅化钼为热喷涂粉末,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二硅化钼涂层,通过XRD和带能谱的SEM表征了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喷涂过程中,喷涂粉末中部分四方相MoSi2(t)转变为六方相MoSi2(h),MoSi2中的Si含量出现了损失。随着喷涂粉末粒径的增大,MoSi2粒子在沉积过程中的氧化程度减弱,涂层中的Mo、Mo5Si3等富钼相和MoO3、MoO2等氧化产物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而富硅相MoSi2逐渐增加。粉末粒度分别在30~54μm和54~74μm范围时,均可获得以MoSi2为主相的涂层。以粒径30~54μm的粉末制备的涂层组织较致密,内部出现了富钼相"网状"结构的组织。
颜建辉徐红梅许剑光胡小平唐思文
关键词:粉末粒度热喷涂二硅化钼涂层
不同Al含量Mo(Si_(1-x),Al_x)_2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
2014年
以MoSi2、Mo和Al粉末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不同Al含量的Mo(Si1-x,Alx)2材料,考察Al含量对MoSi2材料微观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和0.05时,Mo(Si1-x,Alx)2材料主要由呈C11b结构的MoSi2组成;当x=0.1时,该材料主要由呈C40结构的Mo(Si0.9,Al0.1)2和MoSi2组成;当x=0.2~0.4时,该材料由呈C40结构的Mo(Si1-x,Alx)2相组成。随着Al含量的增加,Mo(Si,Al)2晶格膨胀增大。1200℃氧化时,不同Al含量Mo(Si1-x,Alx)2材料的氧化动力学均呈抛物线规律;Mo(Si,Al)2中Al含量越高,氧化增量越大,抗氧化能力越低。当x=0和0.05时,材料表面氧化生成了连续致密的SiO2氧化膜;当x=0.1时,氧化层由SiO2·Al2O3混合氧化膜组成;当x=0.2~0.4时,材料表面氧化生成连续的Al2O3氧化膜。由于Si和Al的扩散,氧化膜与Mo(Si1-x,Alx)2界面处形成了Mo5(Si,Al)3过渡区。
颜建辉徐健建刘龙飞毛征宇王跃明许宁
关键词:MOSI2氧化膜
高耐磨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及其制备
一种高耐磨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及其制备,以Ni、Co为粘结相,加入含Ti(C<Sub>x</Sub>,N<Sub>1-x</Sub>)或(TiC)<Sub>x</Sub>+(TiN)<Sub>1-x</Sub>中...
张厚安唐思文颜建辉许剑光李颂文李鹏南严迪科古思勇
一种Mo-12Si-8.5B/Ag宽温域自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12Si‑8.5B/Ag宽温域自润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Mo、Si、B和Ag粉末混合烧结制成,制成的材料是以Mo‑12Si‑8.5B为基体,Ag以单质形式存在。本发明以高温合金Mo‑12Si...
颜建辉 张孝璠汪异
一种三维连通网状结构的钼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连通网状结构的钼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三维连通网状结构的钼铜复合材料,钼相和铜相各成独立系统又相互缠绕且相互连通,任一截面均为网状钼层包围铜区的结构。本发明的方法可获得高铜含量且力学性能良好和热膨...
刘龙飞曹富华卢立伟颜建辉
喷涂粉末对MoSi_2涂层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以自蔓延合成MoSi2粉末和团聚体MoSi2粉末为喷涂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K403镍基合金表面制备了二硅化钼涂层,考察了两种喷涂用粉末对MoSi2涂层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蔓延合成粉末制备的MoSi2涂层含有较多的Mo5Si3和Mo相,不利于涂层的抗氧化性能;采用团聚体粉末为喷涂原料,可制备出含有少量的Mo5Si3相和Mo相且致密性较好的MoSi2涂层。
古思勇张厚安颜建辉吴海江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镍基合金微观结构
地方院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生产实习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地方院校该专业目前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从构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加强本地与校内实习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实习的过程管理及革新实习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从高校到企业的"零距离"上岗。
吴海江刘龙飞颜建辉李会强徐红梅崔大田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地方院校教学模式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