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生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铁路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后
  • 2篇心绞痛
  • 2篇室性
  • 2篇死后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绞痛
  • 2篇梗死
  • 2篇胺碘酮
  • 2篇胺碘酮治疗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机构

  • 7篇郑州铁路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淮河医院

作者

  • 7篇陈永生
  • 4篇王赤京
  • 3篇张佩生
  • 2篇杨建峰
  • 2篇梁雪
  • 2篇李新华
  • 1篇屈锐毅
  • 1篇卢新政
  • 1篇李新
  • 1篇高瑜
  • 1篇卢红义
  • 1篇黄峻
  • 1篇张普
  • 1篇丁性玲
  • 1篇刘玉梅
  • 1篇雷励

传媒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口服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频发室/房早搏的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 探讨口服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频发室 /房早搏的疗效。方法 选择 30例合并频发室 /房早搏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 2 0例 ,女 10例 ;口服胺磺酮 0 .2 g,3次 /天、共 7天 ,随后 0 .2 g,2次 /天、共 5天 ,以后 0 .2 g,1次 /天维持 ;观察时间 1个月 ,若有效则 0 .2 g,1次 /天维持随访 3个月 ,服药期间密切观察心律、血压、心率 ,心功能、临床症状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 1月后显效者 10例 (33% ) ,有效者 15例 (5 0 .0 % ) ,无效者 5例 (17.0 % ) ,总有效率 83.0 % ;对室性早博的有效率为 89.0 % (16 / 18) ,对房性早博的有效率为 75 .0 % (9/ 12 )。结论 口服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频发室 /房早搏有较好效果 ,安全性高 ,但仍需注意个体差异 ,及时调整胺碘酮剂量 ,避免其副作用发生。
杨建峰王赤京陈永生张佩生
关键词:胺碘酮房性早博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2年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持续心电监护下证实的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AMI后VT患者 16例 ,按常规方法静脉应用胺碘酮 ,72h内VT控制率累计达 93 .8%,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后早期VT安全。
陈永生雷励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
甲状腺激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 (TH)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 )密度的影响。 方法 :2 8例扩张型心肌病 (DCM)及特发性心肌病 (ICM)所致的CHF患者随机分为A及B组 (各 14例 ) ,B组在A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左甲状腺激素钠 (优甲乐 5 0 ,L T50 ) 1个月 ,治疗前后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H水平、同位素放射配基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 β受体密度 ,并与 8例正常人对照。 结果 :CHF患者淋巴细胞 β受体及血清TH密度低于对照者 ,治疗 1个月后 ,B组较A组血清TH水平明显增高 (P<0 .0 1) ,外周血淋巴细胞 β受体增加 (P <0 .0 5 ) ,外周血淋巴细胞 β受体变化与血清TH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TH增加DCM和ICM所致CHF患者血清TH水平 ,上调其外周血淋巴细胞
卢新政黄峻李新华王赤京张佩生陈永生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激素Β肾上腺素能受体淋巴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后口服华法林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口服华法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 ,随机分成 2组。华法林组服用华法林 3mg/d开始 ,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调整华法林剂量 ,维持INR2 .0~ 3.0 ;阿司匹林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10 0mg/d。 2组均随访 1a。结果 :华法林组新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 ,心血管病因再住院率、心血管病因死亡率均低于肠溶阿司匹林组 (P <0 .0 5 ) ;华法林组总出血率高于肠溶阿司匹林组 (P <0 .0 5 ) ,但大多为能够耐受的小出血 ,不影响治疗。结论
张佩生王赤京张普杨建峰梁雪陈永生高瑜卢红义
关键词:心肌梗死华法林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2001年
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应用本品治疗高血压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根据WHO1980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和合并有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不稳定的糖尿病及严重心、肝。
屈锐毅陈永生
关键词: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舒张压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血压靶器官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2001年
陈永生梁雪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速避凝药物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1998年
不稳定心绞痛2例病人经常规内科治疗包括抗凝等心绞痛不能有效控制,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临床治愈。2例病人PTCA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以左前降支狭窄(99%)为主的多支病变,成功PTCA及支架术后狭窄消失,经随访未再发作心绞痛。
李新李新华丁性玲王赤京刘玉梅陈永生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支架术心绞痛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