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东
- 作品数:27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以眼后段为主要表现的眼部梅毒的临床分析
- 贾丽丽邹俊吴强李俊陈永东朱捷戴友林
- 糖尿病黄斑水肿光相干断层扫描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全身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观察探讨糖尿病(DM)黄斑水肿(DME)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与DM视网膜病变(DR)分期以及全身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135例2型DM患者2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5例138只眼,女性60例104只眼。年龄29~83岁,平均年龄(58.8±11.1)岁。采集患者身高、体重、吸烟史等一般信息并收集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血糖以及血压、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指标。根据眼底彩色照相及OCT检查结果确立DR、DME诊断及DR分期、DME分型。其中,DR分为轻度非增生型DR(NPDR)、中度NPDR、重度NPDR以及增生型DR(PDR);DME分为海绵样黄斑水肿(SME)、囊样黄斑水肿(CME)、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型黄斑水肿(SRD)及后皮质牵拉型黄斑水肿(PHT)4种类型。应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DME及其各分型与DR分期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ME分型与全身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242只眼中,轻度、中度、重度NPDR及PDR占比分别为30.99%、32.64%、23.14%、13.23%。无DME 43只眼,占17.77%;DME 199只眼,占82.23%。DME占比随DR程度加重而增加。不同分期DR患眼DME占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77,P<0.01)。DME 199只眼中,SME、CME、SRD、PHT为165、22、7、5只眼,其占比分别为所有患眼的68.18%、9.09%、2.89%、2.07%。不同分型DME在DR各分期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27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病程、HbA1c及蛋白尿是DM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0、1.510、4.123,P<0.05],同时也是DME分型中SM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2、1.445、3.942,P<0.05);蛋白尿是DME分型中CME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46,P<0.05);HbA1c是DME分型中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337,P<0.05)。 结论 DME不同OCT分型在DR各分期中的分布情况有差异。DM病程�
- 李玮杜新华李淑婷王相宁陈永东吴强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和病理性近视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
- 贾丽丽杜新华陈永东严良吴强
- 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的疗效分析
-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高度近视MHRD患者26例26眼,同期收集特发性MHRD...
- 王相宁李淑婷杜新华陈永东吴强
-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琥珀酸及琥珀酸受体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 吴强陈永东胡健艳王帅王文峰
- 开放性眼外伤82例临床特征及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82例开放性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验证眼外伤伤情判断系统的主要指标对82例开放性眼外伤术后视力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82例开放性眼外伤住院手术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初始视力、受伤的类型、伤口的情况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将术后视力〈0.1作为预后差的标准,并且与视力≥0.1组相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损伤的类型、伤口分区、初始视力分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82例开放性眼外伤男女比例为4.41:1,年龄集中在20~50岁,首位致伤器物为金属器具;最后视力≥0.1者42例,占总人数的51.22%;其中视力≥0.5者16例,占总数的19.51%;无光感及眼内炎者各1例;无行眼球摘除术者。视力〈0.1组与视力≥0.1组间的伤口分区、初始视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25),而两组间受伤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结论国际眼外伤小组制定的伤情判断系统对开放性眼外伤的视力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陈永东吴强宋蓓雯贾丽丽朱捷陈颖杜新华
- 关键词:视力预后指标
- MAPK信号通路在GPR91调控VEGF表达中的作用机制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中琥珀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沉默琥珀酸的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91(GPR91)后可明显抑制VEGF的...
- 李婷婷胡健艳杜珊珊陈永东王帅熊芬吴强
-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均进行B超和视力检查,玻璃体切割术中确认玻璃体积血原因,根据病变情况及范围进行激光或视网膜复位治疗。结果 120例玻璃体积血患眼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8例;视网膜裂孔(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2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1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7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经过治疗并对比观察术前B超检查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1.30%,视网膜脱离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89.36%,视网膜前增殖膜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9.21%,黄斑区出血B超检测阳性符合率94.74%。治疗后视力为0.237±0.025,与治疗前视力0.039±0.080相比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视力恢复水平与发病原因及病程呈线性回归相关(均为P<0.05),与年龄、性别、眼别、术前视力以及并发症无关(均为P>0.05)。结论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多种多样,B超检查对于初步判断玻璃体积血的原因有一定帮助,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手段。
- 杜新华吴强宋蓓雯陈永东陈颖罗兰
-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B超玻璃体切割术
- SD大鼠Mller细胞的原代培养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Müller细胞,在实验室建立Müller细胞株。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胞体狭长,胞浆丰富,经过3~5次传代后逐渐变得胞体宽大,出现微丝和突起。免疫组化显示,95%以上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结论:改良的酶消化法是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 陈永东许迅顾青
- 关键词:MÜLLER细胞SD大鼠
- 透巩膜睫状体激光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 宋蓓雯吴强陈颖杜新华陈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