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华
- 作品数:44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血站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探讨疑难配血三步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需要输血的患者除单纯型外伤大出血外大多伴随某些疾病,再加上患者身体素质、病情不同,用药情况的差异及其他因素,往往会导致临床配血困难,我们利用疑难交叉配血三步法对我科近期收到的疑难配血若干典型标本进行了试验及分析,探讨配血三步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准确性。
- 王志红陈善华马红丽于志强吴宗泽李慧晓
- 关键词:交叉配血疑难配血同种抗体自身抗体
- 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HIV/HBV/HCV核酸单独阳性结果趋势性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HIV/HBV/HCV核酸阳性献血者的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及建立全省统一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检出的核酸单阳性标本的数量及其阳性率,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根据核酸检测混检拆分率,分析各实验室以及各检测系统的核酸检测质量情况。结果河南省18家血站2017~2019年共计检测标本3 501 251例,核酸单独阳性标本中HBV 2 606例(流行率74/10万)、HCV 21例(流行率0.63/10万)、HIV 34例(流行率1.00/10万)。HBV核酸单独阳性标本的阳性率全省总体数据呈上升趋势,HIV和HCV核酸单独阳性标本的阳性率3年无明显差异。核酸检测系统Ⅰ、Ⅱ、Ⅳ、Ⅴ为混检系统,混检阳性5 595例,拆分阳性2 661例,拆分阳性率为47.56%,其中核酸检测系统Ⅰ、Ⅱ、Ⅳ、Ⅴ的混检拆分率分别为39.63%~47.95%、40.43%~54.36%、51.61%、70.00%~45.45%。核酸检测混检拆分呈上升趋势的为B、D、E、F、I、K、L和Q 8家实验室,呈下降趋势的为A、C 2家实验室。核酸检测系统Ⅲ为单人份核酸检测系统,只有C实验室使用,其联检阳性率为0.19%(282/145 474),鉴别阳性率为46.45%(131/282)。结论河南省血站核酸检测单独阳性标本以HBV为主,且多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实验室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存在差异,提示应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 张燕方建华葛文超王艺芳蒋祺陈善华陈丹吴佳陈楠孟毓韩慧云王登峰张晓贞张悦马凤勇贾宾李位杰孙四力赵菲周永清张素能
- 关键词:核酸检测献血者
- 2011-2018年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及从低危人群中筛选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询问病史、体检及快速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信息,分析不同特征人群HIV阳性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1—2018年,洛阳地区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638 451份,确认HIV阳性98份,确认阳性率为1.53/万,2011—2013年阳性率上升,2014—2018年下降。HIV阳性率男性(2.24/万)高于女性(0.22/万),18~30岁年龄组(2.04/万)高于其他年龄组,全血(1.64/万)高于成分血(0.22/万),个体献血(1.72/万)高于团体献血(0.59/万)。结论2011—2018年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呈HIV低水平流行,应加强献血者健康征询工作,排除具高危行为的人参与献血。
- 陈善华朱丽莉吴宗泽王志红王欢欢孙雪梅
- 关键词:无偿献血人群HIV
- 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22日期间采集的无偿献血者标本34 009份。对于筛查中发现的反应性标本(s/co≥1)再用核酸试验(PCR)和免疫印迹(WB)的检测方法进行确认。结果用ELISA方法共检出5份反应性标本,初筛反应率为0. 015%,再用PCR和WB方法检测5份初筛反应性标本,确认阳性结果 0份,确认阳性率为0%。结论从目前检测结果来看,暂未发现洛阳地区献血人群中有HTLV感染阳性,这可能与正常无偿献血者人群和绝大部分献血者属内陆地区人员等因素有关。
- 陈善华朱丽莉李慧晓吕冬冬孙雪梅
- 关键词: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 中国人ABO和Rh血型多态性标准红细胞及基因库的建立
- 贠中桥马红丽孙先玲吕运来王锐锋赵柏丽丁琪杨波杨海萍陈善华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和应用范围:该项目研究属输血医学领域。应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各学科输血病例。ABO定型错误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可能轻者导致无效输血,重者危及受血者的生命。在血型鉴定过程中,亚型是正反定型不符最难确认的,由于...
- 关键词:
- 关键词:输血医学
- 洛阳地区献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分布情况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确认阳性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方法:调查2005—2011年无偿献血HIV确认阳性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住址和感染方式。结果:共检测本市无偿献血者标本378414人份,HIV确认阳性21份,确认阳性率为5.6/10万。21名确认阳性者人群特点是以本地长住,男性,21~40岁,农民和工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结论:随着献血人群和献血目的的复杂化,采供血机构可通过招募、征询、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等措施降低HIV经血传播的风险。
- 肖鲲李建华吴文静吕运来陈善华
- 关键词:无偿献血HIV
- 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核酸检测及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核酸检测及追踪情况。方法:对2012-03-11—2017-12-31参与无偿献血的献血者标本进行2次酶联免疫法和1次核酸检测,并对ELISA检测无反应性、核酸检测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跟踪检测,定期采集其血样进行血液筛查和补充试验,以便确定是否为"窗口期"。结果:163 43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检出酶联免疫法无反应性核酸联检有反应性标本310份,进一步对这310份标本进行病毒种类的鉴别,最后鉴别出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阳性119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RNA)阳性1份,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阳性0份。最终随访到19例献血者(鉴别结果为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7例,经确认有5例OBI,2例HBV"窗口期";鉴别结果为阴性的献血者11例,经确认有1例HBV"窗口期";鉴别结果为HIV RNA阳性的献血者1例确认结果是HIV"窗口期")。结论:核酸检测确实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方法学上引起的血液安全风险,最大程度地提升血液安全,这对保证用血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陈善华朱丽莉吕素梅吕冬冬
- 关键词:核酸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洛阳地区2007-2009年献血者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 目的了解初筛(HBsAg、ALT、Hb)后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原因。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09年12月,经初筛后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2007年、2008年、2009年初次献血检测的不合格率分别为...
- 陈善华于志强肖鲲
- 关键词:献血者
- 洛阳地区2007—2009年献血者检测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分析
- 2010年
- 陈善华于志强肖鲲
- 关键词:初筛初次献血报废率血液质量
- 洛阳市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人群分布特征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人群的分布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洛阳地区无偿献血者(献成分血者除外)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ALT不合格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献血次数的关系。结果:男性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人群ALT不合格率最低,学生及军人ALT不合格率较低,干部ALT不合格率最高,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人群ALT不合格率低于第一次献血的人群。结论:相对稳定的低危献血者队伍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基础,应将高学历人群、学生、军人及多次献血人群作为目标人群,制定科学的招募计划,积极动员其投身于无偿献血队伍中来。降低血液报废率,保证本地区血液安全及临床供应。
- 周静陈善华
- 关键词:无偿献血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