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敏 作品数:23 被引量:6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保定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海马Ca^(2+)浓度及CaM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α,CaMKIl_α)mRNA的表达。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TZ组,采用PTZ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2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内[Ca^(2+)]i浓度变化,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测定海马CaMKⅡ_α mRNA的表达。结果 PTZ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细胞内[Ca^(2+)]i浓度明显升高(P<0.05),CaMKⅡ_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存在钙超载及CaMKⅡ_α的表达异常,由此引起空间学习记忆受损。 王佩 张唯 郭艳敏 卢军栋 张学艳 王维平关键词:戊四唑 癫痫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征 2020年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6759例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ANC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6759例患者中558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8.26%(558/6759),其中382例为核周型(p-ANCA),占68.46%(382/558),176例为细胞质型(c-ANCA),占31.54%(176/558)。ANCA阳性患者中抗MPO及抗PR3抗体阳性者共69例,明显低于抗其他靶抗原抗体阳性患者(489例),二者之比为1∶7.09。ANCA阳性患者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69.35%(387/558),肺间质病变发生率为64.52%(360/558),明显高于阴性患者组[40.51%(2512/6201)和33.17%(2057/6201)]。结论针对靶抗原MPO及PR3抗体的检测法不能代替IIF法检测总ANCA,否则会造成严重漏诊,及早检测ANCA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意义重大。 郭艳敏 崔京京 刘欣 宋文杰 梁颖 李伟皓 郭亚平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心脑血管疾病 支架成形术并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6年 邓志高 任翠剑 高素芹 张唯 赵小妹 刘福兴 郭艳敏 刘永刚 魏书艳关键词:颅内外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通心络胶囊 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被引量:1 2005年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35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5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27~66岁,平均48岁.32例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1例仅表现为单纯头痛.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Ⅱ级33例,Ⅲ级2例.3天内实施手术7例,其余28例于14~28天内实施手术. 刘福兴 贾战斗 张唯 支兴龙 宋庆斌 刘永刚 郭艳敏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低分子肝素治疗 弹簧圈栓塞 血管内栓塞治疗 动脉介入结合颈内动脉穿刺注入尿激酶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被引量:2 2007年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3年3月-2006年7月采用颈内动脉导管直接注射尿激酶,并辅以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的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例,疗效满意。 张唯 贾战斗 任翠剑 邓志高 刘福兴 郭艳敏 刘永刚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颈内动脉注射 尿激酶治疗 穿刺注入 动脉介入 直接注射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硬膜下血肿1例 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头痛15d收入院。15d前劳动时出现头痛,以头顶部明显,为胀痛,卧位时症状好转,当地县医院给予20%甘露醇脱水治疗,症状无好转,且站立时头痛剧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楚, 郭艳敏 张唯 王佩关键词:颅内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肿 硬膜下 动脉介入结合颈内动脉穿刺注入尿激酶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张唯 王佩 张学艳 魏书艳 高素芹 王丹 郭艳敏 刘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病,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该课题采用了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在动静脉循环时间显著延长侧的颈动脉泵入尿激酶,直至动静脉循环恢复正常,术后给予经皮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巩固治...关键词: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血管病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2004年 贾战斗 刘福兴 张唯 支兴龙 宋庆斌 刘永刚 郭艳敏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肝素治疗 低分子肝素 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 脑血管痉挛 微导管 神经介入术后止血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器、血管封堵器及血管缝合器的止血效果。方法 890例神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平均随机分为3组:动脉压迫器组、血管封堵器组及血管缝合器止血组,观察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创口处理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器相比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创口处理时间均缩短,动脉压迫器组止血时间(20.96±2.47)min,血管缝合器止血时间(3.63±1.02)min,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缝合器与血管封堵器相比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创口处理时间均缩短,血管缝合器创口处理时间(4.68±0.67)min,血管封堵器创口处理时间(5.85±0.97)min,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缝合器用于神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较少、止血效果较好、舒适度较高。 卢军栋 苏鹏 王铮 郭艳敏关键词:神经介入 血管缝合器 止血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预防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不同给药途径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价值。【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脑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扩脑血管,观察组患者经动脉微导管推注法舒地尔进行扩血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S100蛋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S100蛋白以及血清NSE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治疗后尼莫地平组脑脊液S100蛋白以及血清NSE均显著高于法舒地尔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法舒地尔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尼莫地平组(75.7%)( P <0.05)。法舒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18.9% vs 43.2%,P<0.05)。【结论】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都具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能有效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脑损伤,且法舒地尔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卢军栋 齐凡星 苏鹏 刘洁 常文龙 李恳 康丽娟 郭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