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小枫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性——附64例术后10日内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本组收集我院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的术后 10日内死亡病例共 6 4例 ,进行分组作临床分析。按原发病分为三种 :严重性疾病、一般性疾病、无疾病 ;按并发病亦分为三种 :严重性疾病、一般性疾病、无疾病 ;按手术时机分为二种 :急诊手术、非急诊手术。结果 按死亡性质分为三种 :死亡的危险性很大占 4 0 6 % ,可避免死亡占 10 9% ,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 4 8 4 % ;按失误发生的阶段分为三种 :术前准备不足占 12 5 % ,术中操作失误占 4 7% ,术后处理不当占 7 8%。结论 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较单纯的手术技巧更为重要 ,围手术期管理对医疗质量影响重大。
- 邝小枫叶小平
- 关键词:围手术期术后手术技巧麻醉方式
- 广州铁路职工1985年和1995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 1999年
- 目的 探讨广州铁路系统职工消化性溃疡( P U)临床特点与年度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 1985 年(105例)、1995 年(199 例)确诊为 P U 的住院病例逐月统计比较,幽门螺杆菌( H P)以 Gim esa 法检测。结果 ①两年流行病学资料符合 P U 发病一般规律( P > 005),但 10 月份 P U 病例数较高( P < 005)。②1995 比 1985 年并发穿孔减少、出血增多( P < 001)。内科治疗数增多、手术数减少( P < 001)( r = - 1)。③抑酸治疗复发率、再出血率高于根除 H P治疗组( P < 001)。结论 ①加强心理保健是预防 P U 及并发症的措施之一。②抑酸剂治疗不失为保守治疗的有效药物。③根除 H P可有效提高 P U 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再出血率。
- 周季英唐洪彦许子彬邝小枫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铁路职工
- 全文增补中
-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105例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52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7天(A组);B组53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200mg,每天3次口服,疗程7天(B组)。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检查Hp。结果A组Hp根除率92.3%、活动期溃疡愈合率94.2%、症状缓解率为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而B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73.6%、75.5%、77.4%、17.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少。
- 邝小枫尹金柱周季英吴礼浩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克拉霉素
-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系(附1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因素,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溃疡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分析。出血组系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并经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连续病例,对照组为同期由胃镜检出的与出血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例。两组各74例经问卷调查了解病史、药物使用史等因素并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出血组在出血前10天内有45%(33/74)曾服用含非甾体类抗炎药成分的药物,对照组有15%(11/74)曾于检查前10天内服过类似药物(P<0.01)。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例中,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使用抗感冒药者占76%(25/33)。未发现其它因素(如精神紧张、饮酒、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出血有相关关系。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溃疡出血的高危因素之一。
- 钟碧慧陈湖邝小枫邝小枫
-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出血高危因素
- 16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对诊断和治疗提出指导。方法对1993年10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共164例,观察其主要症状、并发症、所伴随的慢性疾病情况、胃溃疡发生的部位。结果表现为上腹痛仅91例,占55.5%,规律痛仅27例,占16.5%。老年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比率无差别,而规律痛发生率以胃溃疡更低、合并出血发生率高,占70.1%。胃窦溃疡<70岁组为59.1%,≥70岁组为27.6%(P<0.05),胃体、胃底及贲门溃疡合计<70岁组为25.0%,≥70岁组为51.7%(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合并出血发生率高,高位胃溃疡发生率高。
- 邝小枫蔡洁毅吴礼浩黄静薇
- 关键词: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 TLR4和NF-κB及细胞因子炎症反应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研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较全面反映出Toll样受体4(TLR4)通过激活NF-κB引起大量炎性递质的释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应用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轻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1、3、7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表达情况及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并同时检测血TNF-α、IL-1β、IL-6,分析各组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1天,MAP组、SAP组TLR4表达及NF-κB活化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SAP组TLR4表达较MAP组更为增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SAP组、MAP组患者发病第1、3、7天外周血PMN内NF-κB蛋白活性及PBMCs表面TLR4的表达与APACHE-Ⅱ评分及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一致,呈正相关,并随时间相关性呈递减趋势。与IL-6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人体急性胰腺炎发病、病情进展中较全面动态地反应出TLR4通过激活NF-κB,引起大量炎性递质的释放,加重病情的进展,为今后预测疾病进展及防治提供依据。
- 尹金柱于丰彦曾育辉梁秋玲潘敏陈瑞芳蔡洁毅袁瑜邝小枫周季英郑超伟程明
- 关键词: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4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