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彦宏
- 作品数:28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白菊内酯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小白菊内酯在制备MCR‑1酶抑制剂中的应用,通过棋盘法和时间‑杀菌曲线法验证小白菊内酯能够恢复多粘菌素对MCR‑1大肠杆菌、肺炎克雷氏菌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通过建立小鼠肺炎感染模型证明小白菊...
- 王建锋张思琪周永林吕强华邓旭明冯海华王琳邓彦宏
- 文献传递
- 一种厚朴提取物颗粒剂处方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药品厚朴提取物颗粒剂的处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厚朴提取物颗粒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厚朴提取物、混合助悬剂、糊精(质量比为4:5.5:0.5)。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剂,选用一种最优比例的混合助悬剂,与单一助悬剂相比...
- 王建锋张思琪邓旭明盛秋双刘敏达王琳冯海华周永林吕强华邓彦宏
- 文献传递
- 黄芩注射液对人工感染猪水肿病的治疗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研究黄芩注射液对人工感染猪水肿病的治疗作用,本试验以28-35日龄断奶仔猪作为实验动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O139菌悬液,建立人工感染猪水肿病模型,通过给予不同剂量黄芩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测定了增重率、治愈率、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显示,给予0.2、0.4mL/kg剂量的黄芩注射液,显著增加了动物模型的增重率,其增重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13%和90%。结果表明,黄芩注射液能有效治疗人工感染猪水肿病,为临床应用黄芩注射液治疗猪水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 廖远军崔玉梅胡汐柔郑雨薇吕红明黄丹邓彦宏邓旭明
- 液质联用测定犬血浆中硝唑尼特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的试验
- 2010年
- 为了研究硝唑尼特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试验用液质联用方法检测硝唑尼特的主要代谢产物——替唑尼特。结果发现:替唑尼特在0.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该方法日内精密度〈1.5%(n=3),日间精密度〈3.0%(n=3)。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用于硝唑尼特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董靖徐雪邓彦宏张西臣邓旭明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液质联用
- 猫眼草醇提物在制备肺炎链球菌溶血素抑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猫眼草醇提物在制备肺炎链球菌溶血素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的醇提物为以猫眼草为原料制成的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何一种剂型;所述的应用为猫眼草醇提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
- 邓彦宏 祝浩宇 盛秋双王楠 侯晓宁 杜润宝张健 黄文林
- 桑色素对猪链球菌溶血素抑制作用的研究
- 【目的】猪链球菌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革兰氏阳性机会致病菌,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能导致人和动物多种疾病,对人畜的生命健康均构成威胁。在猪群中通常引发脑炎、肺炎、关节炎以及脓毒血症等疾病,也可以诱发人的脑膜炎和链...
- 邓彦宏李根邓旭明
- 关键词:猪链球菌溶血素桑色素
- 文献传递
- 橙皮素对金黄葡萄球菌α-溶血素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α-溶血素在金黄葡萄球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菌液上清溶血活性以及α-溶血素含量测定、荧光定量PCR及细胞毒性的测定等相关试验验证了橙皮素对金黄葡萄球菌α-溶血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无抗菌活性的橙皮素在较低质量浓度下即可抑制金黄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表达及其编码基因的转录,是一种潜在的以毒力因子为靶标的前导化合物,并可进一步开发用于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
- 郭桂芳邓彦宏王建锋黎宏宇梅妹
- 关键词:橙皮素金黄葡萄球菌
- 原花青素在制备单增李斯特菌分选酶抑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原花青素在制备单增李斯特菌分选酶抑制剂中的应用,通过SrtA肽酶活性抑制试验、药物细胞毒性实验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实验验证原花青素能够有效抑制SrtA催化活性并对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建立小鼠单...
- 王建锋张思琪周永林沈雪王琳冯海华邓旭明邓彦宏
- 文献传递
- 高良姜素在制备治疗鸡坏死性肠炎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高良姜素在治疗鸡坏死性肠炎中的医用用途,并通过产气荚膜梭菌滑动运动抑制试验、产气荚膜梭菌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抑制试验、产气荚膜梭菌粘附至Caco‑2细胞试验和雏鸡坏死性肠炎模型免疫器官指数和回肠菌落定植试验验...
- 吕强华陈停停邓旭明王建锋宋泽宇邱家章周永林徐蕾王琳邓彦宏
- 文献传递
- 栀子苷对小鼠哮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Ova(鸡卵清蛋白)诱导和激发BALB/c小鼠,构建哮喘疾病动物模型,探究栀子苷对非感染性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栀子苷(80mg/kg)可显著调节Ova触发的哮喘症状,如减少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和炎性细胞总数;下调BALF(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2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及嗜酸性趋化因子水平;降低血清中Ova特异性IgE的含量;改善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气道高反应性等。结果表明,栀子苷可通过缓减炎症过程保护Ova致小鼠过敏性哮喘,其机制可能与阻断NF-κB(核转录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有关,为栀子苷在治疗哮喘等疾病及相关原料药物研发过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 张雨邓彦宏
- 关键词:OVA栀子苷炎症哮喘NF-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