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芳

作品数:48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皮肤
  • 6篇穴位
  • 6篇穴位注射
  • 6篇肿瘤
  • 6篇紫外
  • 6篇紫外线
  • 6篇疱疹
  • 5篇带状疱疹
  • 5篇中波紫外线
  • 5篇神经痛
  • 5篇小鼠
  • 5篇淋巴
  • 5篇经痛
  • 5篇甘草
  • 4篇带状疱疹后
  • 4篇带状疱疹后遗
  • 4篇带状疱疹后遗...
  • 4篇直肠
  • 4篇疱疹后遗神经...

机构

  • 33篇甘肃省肿瘤医...
  • 11篇兰州军区兰州...
  • 3篇甘肃省医学科...
  • 3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市第二人...
  • 1篇西安急救中心

作者

  • 45篇边芳
  • 22篇瞿平元
  • 11篇杨桂兰
  • 9篇刘辉
  • 7篇宁淑鹏
  • 6篇杨灵霞
  • 4篇田卓华
  • 4篇杜华
  • 4篇甘文娟
  • 3篇胡清荣
  • 3篇蔡正良
  • 3篇马淑萍
  • 2篇王剑峰
  • 2篇王佳媚
  • 2篇王兰
  • 2篇李亚琴
  • 2篇雷洁琼
  • 2篇潘桂花
  • 1篇宁舒鹏
  • 1篇张燕玲

传媒

  • 12篇甘肃医药
  • 10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临床研究
  • 1篇甘肃省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泛发性扁平黄瘤1例
2013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全身泛发黄色扁平丘疹4年。4年前尤明显诱因双上睑出现数个米粒至绿豆大黄色扁平丘疹,后皮疹逐渐增多,部分皮疹融合成片,无自觉症状。
瞿平元边芳刘辉
关键词:扁平丘疹自觉症状黄色皮疹
甘草黄酮对UVB辐射后HaCaT细胞表达IL-10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为评价甘草黄酮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甘草黄酮预处理培养的HaCaT细胞24 h后,采用30 mJ/cm^2的UVB照射细胞,于照射后6、12、24、48 h后分别以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清中IL-10含量及细胞中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UVB对照组IL-10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早期升高,12 h后显著降低(P<0.05),不同剂量甘草黄酮处理后可显著上调IL-10的表达(P<0.05),表达水平无剂量依赖关系(P>0.05)。UVB辐射导致HaCaT细胞表达IL-10降低,甘草黄酮可上调11-10的表达。
杨灵霞杨桂兰杜华边芳宁淑鹏
关键词:甘草黄酮HACAT细胞中波紫外线IL-10
青鹏软膏外用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外用奇正青鹏软膏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软膏,外用,每日2次;治疗组给予奇正青鹏软膏,外用,每日2次。两组同时口服复方芦丁片20mg,每日3次,羟苯磺酸钙颗粒0.5g,每日2次,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0%,对照组治愈率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鹏软膏外用治疗结节性红斑、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更佳。
吴爱萍边芳
关键词:青鹏软膏结节性红斑疗效
“嵌入”视角下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性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为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因此保障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引入新...
边芳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本主义可持续发展
手术+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经手术切除+放疗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的62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29.30±6.33)岁,平均病程(3.74±3.13)年,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瘢痕进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秩检验比较治疗前后VSS评分,应用Darzi瘢痕判定标准,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62例患者术前瘢痕疙瘩VSS评分为(13.52±1.004)分,术后VSS评分为(4.69±3.660)分,治疗后与治疗前VS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48,P<0.05)。有效人数53例,占总例数85.48%;无效9例,占总例数14.52%。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术后行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可有效降低瘢痕复发率。
边芳刘婷婷刘爱荣瞿平元
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氟尿嘧啶曲安奈德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评价及对血清IgM、IgE和IgA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IgM和IgA抗体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根据带状疱疹发病的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分点注射混悬液(复方倍他米松1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6mL)1.5~2mL日1次,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50mg口服日2次,维生素B.片10mg口服日3次,连续10天后进行疗效观察:采用ELISA法测定PHN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中IgE、IgM和IgA抗体水平。结果:PHN患者治疗10天后,治疗组患者疼痛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86.18%,对照组总有效率56.92%,治疗组血清IgE、IgM和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且临床副作用少。血清IgM、JgE和IgA水平与后遗神经痛密切相关。
边芳蔡正良李亚琴潘桂花刘辉瞿平元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IGMIGEIGA穴位注射
甘草等水提物对UVB诱导BALB/c小鼠皮肤光老化保护作用的初步探索
目的:探讨甘草、红景天、党参、黄芪中药提取物对小鼠光老化皮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①研究甘草、红景天、党参、黄芪提取物局部外用对中波紫外线照射BALB/c小鼠皮肤组织的保护作用;②研究四种药物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SOD、...
边芳
关键词:甘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中波紫外线
文献传递
穴位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对带状疱疹患者血清中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带状疱疹能改变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降低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边芳火万琴雷洁琼刘辉瞿平元
关键词:带状疱疹得宝松TNF-Α穴位注射神经痛
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结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传统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化疗、放疗等为主。但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的诞生为结直肠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开拓了新的天地,部分靶向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应用,部分正在临床试验中,现将近几年应用于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概述。结论不同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精准化治疗更有临床价值。
燕建洲边芳马桂张文权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靶向药物
结直肠腺癌中K-ras/N-ras基因突变状态及Fasc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Ras基因突变和Fascin-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80例散发性结直肠腺癌石蜡组织标本,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ARMS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K-ras基因、N-ras突变和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对K-ras基因、N-ras基因突变和Fascin-1蛋白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0例结直肠癌样本K-ras基因突变24例,突变率为30%(24/80);N-ras基因突变4例,突变率为5%(4/80),N-ras基因突变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Fascin-1蛋白高表达率为23.8%(19/80),Fascin-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4)及TNM分期相关(P=0.046);Fascin-1蛋白高表达率与K-ras基因及N-ras基因突变率均存在相关性(r=0.276,r=0.411,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中Fascin-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且K-ras/N-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腺癌患者更易出现Fascin-1蛋白的高表达,Ras基因可能参与了Fascin-1蛋白表达的调控。
马桂边芳马淑萍王兰任艳妮李晓梅胡清荣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K-RASN-RASFASCIN-1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