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腔内修复术(覆膜支架置入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录在CNKI、万方、维普、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OVID、Pubmed Medline、EBSCO、EMBASE、Springer Link、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关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用RevMan5.1软件对符合标准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个临床试验共纳入5618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治疗后30d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内修复组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OR=0.55,95%CI(0.46~0.65),P〈0.00001]。另外,中风(OR=0.57,95%C1(0.39~0184),P=0.005]、呼吸衰竭[OR=0.64,95%CI(0.53~0.78),P〈0.00001]和心脏并发症[OR=O.49,95%CI(0.38~0.64),P〈0.00001]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腔内修复组优于开放手术组;截瘫[OR=I.30,95%C1(0.82~2.05),P=0.26]和急性肾功能衰竭[OR=0.86,95%CI(0.41~1.80),P=0.69]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腔内修复术可以作为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 张克瑞 李新喜 王洋 罗军 辛海 王可 田野 白超关键词:STANFORD 腔内修复术 开放手术 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由外管和内管构成,所述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所述内管外部管壁上设有衔接扣,所述内管通过衔接扣与外管内部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外管两端嵌合有血管压紧装置,所述外管两端管体上设有嵌合孔和... 管笑梅 辛海文献传递 不同自膨式金属支架混合置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生物相容性及保肢率 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支架置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ⅡC/D型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病变较长,需要多个支架串联置入才能完全覆盖病变血管。目的:评价不同种类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纳入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患者39例(40条患肢),其中男34例,女5例,年龄44-87岁,每条患肢均为1枚LifeS tent金属裸支架与其他不同种金属裸支架串联置入硬化闭塞段动脉,随访39个月,评价支架置入成功率,以及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保肢率、一期与二期血管通畅率。结果与结论:40条患肢成功放置93枚支架,其中27条患肢放置了2枚支架,13条患肢放置了3枚支架;置入Life Stent支架40枚、Luminexx支架45枚、Smart支架1枚、Aurora支架2枚、Pulsar18支架2枚、Invatec支架3枚,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2%。支架置入后12个月保肢率为95%,置入后24个月血管一期通畅率与二期通畅率分别为(42.0±0.1)%,(59.0±3.7)%,未发生因支架置入导致的血管严重损伤及组织病变。表明自彭式LifeS tent金属裸支架与其他不同种自彭式金属裸支架混合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与保肢率,近中期临床疗效较满意。 陈彬 刘军军 赵宗刚 李君 李永欣 辛海 刘兵 王豪夫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成形 贝伐单抗单药或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Meta分析 2014年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贝伐单抗单独用药或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贝伐单抗单独用药和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480例患者,其中贝伐单抗组183例(38.1%)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297例(61.9%)在。平均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8.63个月(95%CI=8.54-8.72)和8.91个月(95%CI=8.69-9.13)。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33.9%(95%CI=18.1-52.1)和45.8%(95%CI=28.2-66.7)。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PFS-6)分别为38.8%(95%CI=18.8-57)和48.3%(95%CI=25.4-54.3)。停药率分别为5.5%和20%。与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相比,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组有较高的PFS-6(P=0.046),客观反应率(P=0.013)和停药率(P=0),在总生存期组(P=0.48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虽增加了停药率,但在总生存率,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都有所提高,因此可以认为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是安全有效的。 王昀 辛海 党木仁关键词:贝伐单抗 伊立替康 胶质母细胞瘤 META分析 支架植入与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1 2013年 背景:大型随机试验已证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或支架植入治疗有症状和无症状颅外颈动脉狭窄是有效的。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颈动脉支架植入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个研究7 693例患者,其中支架植入组3 835例,颈动脉内膜剥脱组3 858例。支架植入组术后30 d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术后30 d死亡与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术后1年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及术后30 d非致残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高于颈动脉内膜剥脱组(P≤0.000 1),术后30 d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低于颈动脉内膜剥脱组(P=0.001 0)。两组术后30 d死亡事件发生率及致残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种治疗模式是互补而不是对立的,应该综合分析每例患者的病情,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辛海 白超 王洋 李新喜 罗军 田野 张克瑞关键词:生物材料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 一种医疗消毒剂搅拌过滤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疗消毒剂搅拌过滤设备,包括给料启停机构、给料机构、机身机构、搅拌机构、闸门机构、过滤机构,设备能够自动加入消毒剂,设备能够控制自动给料的启停启动,设备能够将水和消毒剂搅拌成消毒液... 官笑梅 辛海 朱石男 刘金友 王友谦Castor单分支支架与单烟囱支架在胸主动脉疾病中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的疗效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Castor单分支支架与单烟囱支架在治疗胸主动脉疾病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因胸主动脉疾病就诊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应用Castor单分支支架19例,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3例,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溃疡1例;应用单烟囱支架的23例,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4例,主动脉瘤7例,主动脉溃疡2例,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的结果,尤其是在主动脉重塑以及内漏等并发症方面。结果:Castor单分支支架及单烟囱支架手术技术成功率均为100%且住院期间无死亡、脑卒中及截瘫患者。19例Castor支架组患者术后I型内漏1人,23例烟囱支架组患者,I型内漏7例,随访期间无死亡。Castor支架组随访时间为(18.9 ±5.9)个月,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烟囱支架随访时间为(15.5 ±8.7)个月,烟囱支架通畅率为91.3%。结论:Castor单分支支架与单烟囱支架均可用于治疗累积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疾病,近中期通畅率满意。Castor支架对左侧锁骨下动脉成角要求较低,术后假腔完全血栓化概率高,对于左锁骨下动脉成角大的患者优先考虑Castor支架,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邱德强 李君 辛海 刘伟丽 官笑梅 王豪夫关键词:主动脉疾病 左锁骨下动脉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再次开放手术的疗效分析评价 2025年 目的:目前75%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腹主动脉瘤修复术(EVAR)治疗,这些接受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二次介入干预和再次开放手术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单中心血管外科行EVAR术后再次开放手术的疗效分析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的26例EVAR术后再次开放手术的患者。分析EVAR术后再次开放手术的指征、围手术期并发症、再手术率、生存率。结果:在近10年里,有123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患者因腹主动脉瘤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其中26例为EVAR术后再次开放手术,在这26例患者中,包括3例急诊手术和23例择期手术,从首次EVAR到再次开放手术的时间窗平均为40个月,需要再次手术的情形包括17例(65.4%)内漏,以及4例(15.4%)支架感染,3例(11.5%)破裂,2例(7.7%)血栓形成。其中4例感染患者的支架完整取出,其余22例均为部分保留支架的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02 min,平均出血量为1330 ml,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为128 h,平均住院日为35 d。结论:虽然EVAR后再次开放手术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但在大型的血管外科中心,腹主动脉支架术后再次开放手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术式,本中心腹主动脉支架术后感染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75%),因内漏而进行EVAR术后再次开放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非内漏组好,EVAR术后因内漏而再次开放手术的患者占多数(65.38%)。Currently, 75%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re treated with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 (EVAR). Among these patients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secondary intervention and reoperation is increasing.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reoperation after EVAR in a single cent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open surgery after EVAR in t 江桂涛 官笑梅 辛海 刘旭奎 李洪 王琨 李君关键词:EVAR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流速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外科用血流速检测装置,包括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的底部调节座盘,所述调节座盘与所述电子显示屏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盘的底部设有转动座板,所述调节座盘与所述转动座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板的底部设有固定... 辛海 管笑梅 李永欣文献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自体骨髓源性细胞移植治疗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脑检索中国知网/(1990~2013/)、万方/(1990~2013/)、维普/(1990~2013/)、Cochrane图书馆、Sprin... 辛海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 骨髓干细胞 META分析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