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作品数:32 被引量:14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VCS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Beckman Coulter LH750血细胞分析仪VCS技术在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112例,经骨髓穿刺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的白血病患者163例,经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获得VCS参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挑选出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VCS参数及相应的cutoff值。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亚型组间VCS参数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于区分正常人群与白血病人群,除去MLV、MLS、MEC、MES-SD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VCS参数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可筛选出用于初步区分是否患病的三个参数:当MNC-SD cutoff值选取7.23时,其敏感度为87.7%,特异度为92.3%;当MNV-SD cutoff值选取23.35时,其敏感度为83.4%,特异度为87.6%;当MLC-SD cutoff值选取11.54时,其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7.7%。对于区分CML与AML,WBC、MLV-SD、MMV-SD、MEV、MEV-SD、MNS、MMS、ME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比较后可得WBC、MNS、MEV三个参数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当WBC cutoff值选取34.5时,其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63.9%;当MNS cutoff值选取120.8时,其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61.1%;当MEV cutoff值选取164.5时,其敏感度为71.7%,特异度为70.3%,对于这三个参数,将其联合诊断,即三个参数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大于cutoff值时,区分CML与AML的敏感度为84.9%(45/53),特异度为80.8%(63/78)。AML各亚型间,MNV、MNC-SD、MLC、MMS、MMC-SD存在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5.24、7.43、4.04、5.48、3.80,P<0.05)。结论 VCS技术方便、快捷,对白血病是较好的筛选试验,并且可对分型做出初步的判断。 徐双 刘健 赵磊 贾玫 刘宁关键词:白血病 VCS技术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评价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几种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消化道疾病患者439例血清CEA、CA199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诊断,其中良性病变患者272例,恶性肿瘤患者167例。结果CEA与CA19-9联合检测使其各单检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增加,尤其是对胆囊胆管癌、胰腺癌的诊断,CEA、CA19-9敏感性分别由单检的41.7%,83.%(胆囊胆管癌),55.6%,77.8%(胰腺癌)提高至联合检测时的91.7%(胆囊胆管癌),83.3%(胰腺癌);而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有所降低。联合检测阳性似然比较单检中最高项目的阳性似然比降低;而联合检测的阴性似然比较单检的大部分降低,但对食管癌的诊断中联合检测的阴性似然比明显增加。结论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检测作为诊断性试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胆囊胆管癌和胰腺癌;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胆囊胆管癌和胰腺癌的敏感性,可降低消化道恶性肿瘤筛选的漏诊率。 赵磊 武香玲关键词:CEA CA19-9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VKORC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及其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1)-1639G>A与1173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以检测使用稳定剂量华法林患者的VKORC1-1639G>A、1173C>T的基因型。两位点基因突变与华法林服用剂量之间关系采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结果:VKORC1-1639G>A基因型检测分布:113例AA型,31例GA型,1例纯合子GG型。VKORC1-1639G>A GG/GA组华法林剂量4.08±1.30mg/d明显高于AA组2.75±1.02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KORC11173C>T基因型检测分布:113例TT型,31例CT型,1例纯合子CC型。两位点患者基因型分布完全一致。GLM分析模型:D=exp[0.758+0.669*CM2-0.009*year+0.153*(VK-GG)-0.369*(VK-AA)-0*(VK-AG)]。结论:运用HRM检测技术,成功检测VKORC1-1639 G>A、VKORC1 1173C>T不同基因型与华法林使用剂量相关。 孟彦宏 贾玫 赵磊关键词:维生素K 环氧化合物 血浆可溶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和Tyro3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生长抑制特异性蛋白6(Gas6)系统可溶性受体Axl、Mer和Tvr03的浓度,在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的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ACS组[平均年龄(63.54-14.5)岁,男40例,女26例],42例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0.8±18.3)岁,男23例,女19例]。ACS患者在PCI术前及PCI后1h、4h、24h采集柠檬酸钠抗凝全血,稳定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于门诊采血。分离血浆,ELISA试剂盒检测ACS患者血浆Gas6,可溶性受体Axl(sAx1)、可溶性受体Mer(sMer)、可溶性受体Tyr03(sTyr03)。ELISA试剂盒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ACS组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分析它们和临床生化指标及TAT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rank相关性检验,组间差别性检验使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ACS组sMer(中位数28.02μg/L,95%CI14.48—60.47)高于对照组(中位数14.91μg/L,95% vs 7.87~25.86),U=42.5,P〈0.05。ACS组sTyr03(中位数16.91μg/L,95%CI5.81~28.52)高于对照组(中位数9.53μg/L,95%C14.17~24.56),U=127.0,P〈0.05。PCI术后1~24h其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Mer的浓度和凝血酶生成指标(TAT)相关(r=0.9218,P=0.014)。结论ACS患者血浆存在高水平可溶性受体酪氨酸激酶sMer和sTyr03,其浓度于PCI术后24h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吴俊 Dahlback Bjorn 马玉良 赵洁 宋英 陆松松 赵京忠 赵磊 刘宁关键词: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凝血酶 全麻期间持续应用艾司洛尔对患者围术期血小板、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2007年 于瑶 王天龙 吴俊 赵磊 杨拔贤关键词:丙醇胺类 血小板 手术期间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联合中度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内脏氧合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联合中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内脏氧合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神经外科病人10例,麻醉诱导后30min内行中度AHH,使红细胞压积(Hct)降至30%,术中采用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并维持MAP在55~65mmHg。观察入室(T0)、血液稀释至目标值(T1)、控制性降压至目标值(T2)、降压达目标值后30min(T3)、降压停止(T4)和术毕(T5)时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Pg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胃粘膜pH值(i-pH),测定T1、T3和T5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结果T1、T2、T5时的i-pH与T0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T1、T2、T3时的Pg-aCO2与T0时相比明显升高(P〈0.05)。T4、T5时的血乳酸(Lac)水平明显高于T0时(P〈0.05)。各时点的TNF-α含量较正常值明显增加(P〈0.05),而IL-8和β2—MG含量无显著改变。结论中度AHH可能会导致内脏氧合受损,并激发全身炎性反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可部分缓解内脏氧合受损和全身炎性反应。 赵磊 王天龙 杨拔贤关键词:高容量血液稀释 尼卡地平 内脏 氧合 实验诊断学教学面临的矛盾及改革初探 被引量:2 2021年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内容繁多学时数少、分专业授课不能体现整体临床思路、学生临床知识不足、教学内容滞后、模式单一等问题突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课程安排、授课方法、临床思路引导、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他们进入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赵磊 王辉 裴林 徐双 赵晓涛关键词: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八年制 自动校正凝血酶曲线法监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采用自动校正凝血酶曲线法监测患者脑出血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变化状态。方法收集经头颅CT确诊、发病18h内入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作为脑出血组,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体检时、脑出血组于入院6h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式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脑出血组于入院第4、8和15天或出院时,再次采用自动校正凝血酶曲线法检测机体凝血功能。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4和8天的延迟时间高于对照组[(9.17±8.90)min、(7.72±5.55)min、(6.56±4.44)min vs(3.26±0.77)min,P=0.002];入院时、入院第4、8和15天或出院时凝血酶生成潜力、峰值低于对照组,达峰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在初期呈低凝状态,凝血功能于第15天或出院时基本恢复,但仍低于健康人群。 于垚 吴俊 赵伟 赵磊 朱春鹏 高旭光关键词:凝血酶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脑出血 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机制及乌司他丁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机制以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麻醉后分离肝门,游离肝动静脉,关腹,120 min后处死。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左侧叶、左中央叶、右中央叶的血管,缺血60 min后再灌注60 min后立即处死。乌司它丁组同缺血再灌注组制作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但于阻断前15 min注射乌司它丁2万U/kg。测定阻断前(T0)、阻断50 min(T1)、再灌注10 min(T2)、再灌注60 min(T3)四个时点动脉血压、动脉血血气分析和TNF-α、IL-8水平。肝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肺干湿重比、肺灌洗液蛋白含量及磷脂水平、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肺组织SP-A tuRNA及SP-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乌司它丁组缺血再灌注肺损害较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它丁组pH阻断后降低,TNF-α和IL-8升高,TNF-α、IL-8水平、干湿重比、MDA、MPO高于假手术组,灌洗液蛋白浓度、PC、PG含量、SOD、SP-A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 0.05),而乌司它丁组各项结果要好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肝缺血再灌注会导致肺损伤,缺血前给予乌司它丁可以减轻肺损伤。 赵磊 杨拔贤 马瑞云 闫征 安海燕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 再灌注损伤 TEG(R)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的性能验证 目的 对Haemonetics 公司TEG(R)5000 型血栓弹力图仪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 EP15-A2、CLSI C28-A2、CLSI EP9‐A2 对仪器的精密... 赵磊 徐双 贾玫 刘忱 徐秦竹关键词: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