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孟和

作品数:2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7篇股骨
  • 5篇内固定
  • 4篇疗效
  • 4篇关节
  • 3篇韧带
  • 3篇韧带重建
  • 3篇前交叉韧带
  • 3篇前交叉韧带重...
  • 3篇交叉韧带
  • 3篇交叉韧带重建
  • 3篇骨头
  • 3篇股骨头
  • 3篇成形术
  • 2篇腰椎
  • 2篇远端
  • 2篇置换术
  • 2篇韧带重建术
  • 2篇前交叉韧带重...
  • 2篇切开

机构

  • 18篇抚顺矿务局总...
  • 3篇抚顺矿业集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单县中心医院

作者

  • 21篇赵孟和
  • 19篇岳云亮
  • 7篇许春雷
  • 6篇李洪权
  • 6篇康延海
  • 5篇祝勇
  • 2篇王晓波
  • 2篇李洪权
  • 2篇王岩峰
  • 2篇陆泉丞
  • 1篇张治东
  • 1篇皇甫小桥
  • 1篇赵金忠
  • 1篇范广宇
  • 1篇祝勇
  • 1篇肖云
  • 1篇朱瑞超
  • 1篇李彬

传媒

  • 4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髌骨半脱位70例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髌骨半脱位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130膝)髌骨半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例,女40例;年龄10~48岁,平均23岁。患者髌骨的形态均为WibergⅡ、Ⅲ型,其中伴有外侧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者58例108膝,高位髌骨23例46膝,外伤后股四头肌内侧头肌张力不良10例10膝。Q角20°~40°。全部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髌外侧支持带充分松解(130膝);髌内侧支持带紧缩、股内侧肌移位至髌骨前内侧(12膝);髌骨外侧部分切除(17膝);胫骨结节前、内侧移位(46膝),平均内移1.0cm、前移1.2cm;缝匠肌前移(11膝),半腱肌前移(13膝);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髌内侧支持带紧缩(31膝)。术中见全部病例髌外侧支持带均明显增厚。结果随访3~180个月,根据Insall等评分系统评估分析疗效,术后疗效优78膝,良33膝,可12膝,差7膝。患者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解除膝前痛效果显著。结论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治疗髌骨半脱位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祝勇黄孝波岳云亮赵孟和
关键词:髌骨半脱位关节镜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8月,对3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4年。结果 3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无人工关节松动、脱位、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术后髋关节按Harris评分:优20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采用生物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孟和康延海许春雷岳云亮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粗隆部骨折
骨肉瘤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P-耐药糖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P-耐药糖蛋白(P-gp)在骨肉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76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中COX-2和P-gp蛋白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OX-2和P-g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OX-2表达与骨肉瘤组织分级、肺转移相关(P=0.000),而P-gp的表达与肺转移相关(P=0.002),而与组织分级不相关(P=0.838)。COX-2的表达与P-gp的表达正相关(r=0.345,P=0.003)。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COX-2、P-gp可能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祝勇岳云亮王岩峰赵孟和
关键词:骨肉瘤骨软骨瘤环氧合酶-2
72例浮膝损伤治疗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72例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33岁。按照张伯勋等分类方法分成3型:I型27例,Ⅱ型23例,Ⅲ型22例。结果:随访6~96个月,采用Merchan标准评估分析其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其中优为56.94%,良为23.6%,优良率为80.56%。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局部条件选择治疗方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最佳。
祝勇岳云亮李彬赵孟和朱瑞超
关键词:浮膝损伤骨折固定
浅析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
2017年
目的:研究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并发症发生率8.69%,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ROM角与HSS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应微创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康延海赵孟和岳云亮李洪权
关键词: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
股骨头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股骨头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头置换组52例为A组,PFNA组5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后并发症、术后关节功能状况。结果:B组比A组手术出血量少,术后负重时间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均是治疗高龄患者粗隆间的较好方法。
赵孟和王晓波岳云亮许春雷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股骨头置换术PFNA
长柄翻修术结合钢丝环扎治疗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
2016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 B2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长柄翻修术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骨折。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X线检查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1~36个月,平均17.2个月。35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4个月,对位和对线良好,无假体松动以及内固定断裂或移位。末次随访Harris评分74~94分,平均78.2分。结论:长柄翻修术结合钢丝环扎治疗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柄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
岳云亮王晓波赵孟和许春雷
关键词:髋假体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60个月,平均(18.5±2.6)个月。术后融合率100%。术前JOA评分(11.25±2.34),随访时(24.75±3.25),改善率优25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7%。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及稳定性,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许春雷岳云亮赵孟和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间融合内固定
采用关节镜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5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行关节镜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5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手术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呈现为p <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修复的效果显著,其操作方法简单,便利,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康延海赵孟和岳云亮李洪权
关键词:关节镜
组织工程韧带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组织工程韧带代替自体和/或异体韧带(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5-01/2005-12关于组织工程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文章,检索词“tissueengineering,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组织工程韧带代替自体和/或异体韧带(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研究的相关资料。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30篇。资料综合:韧带的组织工程需要结构支架提供细胞生长的环境和基质;具有分化潜力的干细胞分布于支架,在生物和机械调制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塑形为支架样,最后替代支架;组织工程特性生物材料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营养成分的促进和生物力学因子的刺激下,干细胞能根据支架的性质改变细胞外的环境。结论:组织工程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进入到临床阶段。未来研究的目标是确证理想的培养媒体、机械刺激的力度、细胞种群和数量的选择,以及诱导组织工程韧带血管化的新技术。
赵孟和陆泉丞李洪权岳云亮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